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高校会适时调整专业设置,那些培养方向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与需求脱节,招生困难、就业率低的专业会被逐步淘汰。
2024年年末,山东各高校集中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从中我们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校,统计出被停招的“重灾区”专业。
1. 物流管理: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泰山学院
2. 日语:齐鲁理工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3. 朝鲜语:济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4.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青岛大学(环境工程-撤销)、齐鲁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申请撤销)、济南大学(环境科学)、泰山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环境工程)
5. 电子商务: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6. 旅游管理: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7. 公共事业管理: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8. 材料化学:泰山学院、齐鲁工业大学
9.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学院
10. 信息与计算科学:青岛大学(撤销)、曲阜师范大学
11. 播音与主持艺术:齐鲁理工学院、泰山学院
12. 德语: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
在停招或撤销的专业中,传统文科类专业受冲击较大。语言类: 多个高校都停招了日语(齐鲁理工、青农、曲师)、朝鲜语(济大、曲师)、德语(济大、山财)、商务英语(曲师)、汉语国际教育(济大)。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这些语言类专业的需求下降,或是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人文社科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齐鲁理工、济大)、社会工作(青农)、哲学(青大)、公共事业管理(济大、山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济大、泰山学院)等专业被停招或撤销,表明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能不足,或者招生生源质量不佳。
艺术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齐鲁理工、泰山学院)、动画(青大)、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青科大、济大、泰山学院)、舞蹈学(泰山学院)、广告学(泰山学院、齐鲁工大)、摄影(济大)等专业停招,可能与行业发展变化、人才需求调整有关。
同时,传统理工科专业也面临调整。基础理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齐鲁理工)、信息与计算科学(青大、曲师)、应用统计学(曲师)、分子科学与工程(青科大)等专业停招,可能说明这些专业的就业面相对较窄,或者培养模式需要更新。
传统工科: 环境科学(齐鲁理工)、环境工程(青大)、化学工程与工艺(第一医大)、轻化工程(青科大)、包装工程(青科大)、油气储运工程(青科大)、船舶与海洋工程(青科大)、材料化学(泰山学院、齐鲁工大)、自动化(泰山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第一医大、泰山学院)等专业停招,可能反映这些专业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生物、制药类: 制药工程(曲师)、生物工程(第一医大)、药物制剂(第一医大)、药物化学(第一医大)等专业停招,可能与市场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有关。
部分“传统”热门专业面临调整: 物流管理(青大、青科大、泰山学院)、电子商务(山财、海大)、旅游管理(山财、第一医大)等曾经的热门专业也在部分学校停招,说明市场需求在动态变化。
就业率较低专业成为调整重点, 山东师范大学明确提到停招“就业率偏低、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专业。这说明就业情况是高校调整专业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学科逐渐被更注重交叉性的学科取代,例如信息与计算科学被人工智能所覆盖。
高校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匹配,大量传统专业的停招,显示专业设置的就业导向更加明显, 高校在调整专业时,越来越重视专业的就业前景。就业率低的专业容易被停招,而新兴产业所需的紧缺专业则会得到优先发展。
新兴产业发展倒逼专业升级改造,许多高校都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新兴专业,这反映出高校正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加快布局新工科、新医科等领域。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创新,高校专业布局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型,以打造具有地方或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相对“基础性学科”,更注重“交叉性学科”,随着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学科逐渐被更注重交叉性的学科取代,例如信息与计算科学被人工智能所覆盖。
从“单一培养模式”到“多样化培养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行业指导课程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平台,以弥补传统培养模式的短板。
通过停招部分专业,高校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中,提高整体的办学水平。
但是也要看到,被停招的专业中很多是过去的热门,各校一哄而上,重复设置、专业同质化现象突严重,难以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当前一些学校新增设的专业也难免出现同样问题,导致热门变鸡肋现象再次发生。
对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学科优势,明确办学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避免简单地增设专业,而忽视了专业建设的质量。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就学生而言,应理性选择和规划职业发展,多了解社会需求,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避免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选择不喜欢的专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大众新闻记者 李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