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最远距离的远程泛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成功实施。

"几乎所有医疗数据再次创下新高!"随着年度数据的出炉,喀什二院的发展得到了最直接的例证。

2024年,喀什二院各项医疗业务指标不断提升:2024年医院门急诊量74万余人,同比增长23%;出院人次6.7万余人,同比增长11%;手术操作例数7.18万例,同比增长29%;床位使用率120.31%,同比增长10.06%……

民生连着民心,医院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援建项目之一。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始终以"把喀什当家乡看,把援疆当事业干"的工作热情,以建设新一轮"沪喀九大临床医学中心"为重点,全方位提升喀什二院综合诊疗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

10月底,第十一批两期上海援疆专家传递接力棒。第二期19名队员带着上海后方的殷切嘱托,带着对边疆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医疗援助的崇高使命,跨越万里,奔赴喀什。他们将不断深化探索"组团式"支援模式,发挥专业优势,嫁接优质资源,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好医生,助力南疆建设高质量医疗体系。

加速度

"以院包科"救治能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在上海援疆的推动下,近两年来,瑞金、仁济、中山等上海市级医院与喀什二院深化"以院包科""组团式"帮扶,喀什二院九大沪喀临床医学中心相继揭牌落地。

在心血管内科,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陈庆兴从"零"开始,开设南疆首个心律失常射频消融门诊,组建喀什二院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救治小组,建设南疆最大的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中心。

心胸外科也成为喀什二院的一张闪亮名片。在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朱家全的带领下,完成数百台心血管外科手术。其中,既涵盖凶险的A型主动脉夹层瘤,也包括复杂的新生儿法洛氏四联症。在手术患者中,既有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也有出生仅7天的婴儿。

2024年,喀什二院顺利通过国家房颤中心标准版现场认证,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位列全疆第二名,医院综合病例指数(CMI)、疑难病例治疗能力RW≥2,在全疆28家三甲综合医院中跃升至第8位,达到最好成绩,医院整体医疗救治能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二院还获得年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奖,援疆医疗队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新高度

"全球首例"接连落地喀什二院的逻辑

2024年,喀什二院填补各类技术空白68项,其中全球首例2项、全疆首例9项、南疆首例18项,医疗技术呈现新高度。

5月,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与喀什二院心内科团队携手,借助5G技术,成功实施了全球最远距离的远程泛血管介入机器人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5G超远程医疗与血管介入机器人技术结合迈出重要一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葛均波表示,5G远程机器人辅助冠脉介入手术突破时空限制,把发达地区最顶尖、最先进的血管介入手术理念和手术方法"零距离"带到喀什,为传授医疗技术、培养当地医疗人才、加强两地医疗交流搭建了平台,也保证了疑难重症患者得到及时先进的治疗。

不到两个月后,又一场跨越5000公里的"全球首例",再次由沪喀联合完成。

7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内,肿瘤科学术带头人、机器人外科手术专家罗清泉坐在机器人手术操作台,通过高清3D视野辅助,开始操控机械臂。5000公里之外,喀什二院的手术室里,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喀什二院副院长陈天翔,肿瘤科专家黄佳带领团队,在患者身旁全程辅助。双方仅用了一个小时,丝滑完成全球首例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肺部肿瘤根治手术,仿若就在一个手术室。

在陈天翔看来,5G远程机器人手术,突破空间局限,将东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南疆,让喀什地区民众享受到上海的优质医疗服务,是现有医疗援疆模式的有力补充。

创新度

打破科室壁垒建立"综合治疗学科群"

"感谢上海医生帮我捡回了一条命。"喀什青年小克在一场车祸中下巴骨头碎裂,同时脸部有大面积皮肉挫伤和撕裂,还合并有肋骨骨折、胸腔积液、骨盆骨折。第十一批二期援疆专家、喀什二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刘凯接诊后,立即联系会诊,与援疆专家、胸外科主任张俊文,骨科主任王传峰,麻醉科主任王海滨,以及喀什二院胸外科医生吐逊江·沙依木联手救治,转危为安。

援疆专家的多学科协作,同样让早前被某三甲医院判定"肿瘤无法切除"的布女士绝处逢生。喀什二院胃肠外科主任蔡正昊联合肿瘤科主任黄明主、妇产科主任胡昌东制定手术计划,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扩大根治切除术,并实现了保肛。这一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彰显了上海"组团式"帮扶在建立"综合治疗学科群"、快速提升当地重点专科专病诊疗能力中所发挥的作用。

更多的探索正在进行中:喀什二院院长助理、医疗运营部主任唐峰开设麻醉评估门诊和消化道MDT门诊服务;运动医学主任成伟男与中医科主任曾科,每月开展中医科与关节科的联合门诊,在南疆首次实现骨科中西医协同治疗;儿内科主任潘岗与麻醉科主任王海滨开展深静脉置管,助力儿童重症急救;消化科主任龚帅与消化内镜室主任乔良积极拓展ERCP、ESD等复杂操作的业务范畴和数量,全力打造喀什地区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

建梯度

援疆专家带的徒弟行才是真本事

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基石。医疗援疆"输血""造血"同向发力,人才引育建梯度。

喀什二院签约45名上海专家工作站,客座教授4名,为学科建设精准把脉。二院还引进了首位全日制985高校临床专业博士,吸引外院中高级职称人员12人,离职率同比下降20%。

"师带徒"科室骨干培养计划也结出累累硕果。第一期20位援疆专家带教43名临床学员和23名管理学员,第二期19位援疆专家带教50名临床学员。通过"一带一、一带X"模式,努力为南疆喀什留下一支带不走、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团队。在上海援疆专家的辅导下,二院2024年住培结业考核通过率82.76%,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国家线)首考通过率50%,均创历史新高。

口腔科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廖骞指导的徒弟,入选了自治区"天山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实现喀什二院人才培养项目"零的突破"。而神经内科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王子高制定"三六"带教计划:第一个六个月,做给学生看;第二个六个月,带着学生做;第三个六个月,看着学生做。如今,他的徒弟能独立完成急性脑梗死急诊取栓术以及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

援疆专家会做、能做,只代表上海专家的水平,援疆专家带的徒弟行,才是真正的本事。毕竟推动人才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上海医疗援疆专家的"外力",归根到底要激活当地医疗人员的"内力",提高全院职工对人才引育和梯队建设的重视程度,形成良好的机制持续提升"造血"能力。

更加可贵的是,当地医务人员的观念悄然转变:从依靠援疆专家干,到积极参与一起干,再到主动要求自己干,科室间的协作在一次次实战中更紧密、默契。

拓广度

辐射惠民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背靠复旦儿科,立足喀什二院、面向南疆、带动全疆……今年8月,在上海援疆前指的大力支持下,第十一批一期援疆专家陶金好发起援疆儿科医生联盟,覆盖19省市援疆医疗队的56位不同亚专业儿科专家,为全疆各级医疗机构1200余名儿科医生开展线上教学与线下指导。

跨省市援疆专科横向联合模式,是上海医疗援疆又一个重要探索,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专科大组团",为培养新疆本土医疗人才带来"裂变"效应。成立至今,联盟已下基层培训指导20余次、辐射基层医生约500人,举行援疆儿科学堂网络授课70期,累计培训约10000人次,开展远程会诊200例次。

通过交流交往交融,服务惠民拓广度。援疆医疗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戍边兵团农场、边防哨所、军警驻地等地。截至目前开展义诊巡诊50余场次,受益群众近5000人次。

上海援疆还在喀什全面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实现喀什二院与四县人民医院、80余家乡镇卫生院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南疆(喀什)新型医疗联合体远程医学中心等远程会诊持续将"组团式"医疗力量下沉到县乡村,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双提升,有效打通喀什地区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泽普县卫生系统荣获2023年基层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全疆第一名。

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医疗队领队、喀什二院院长陈尉华表示,下一步,上海援疆医疗队将持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深化沪喀九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和"以院包科"模式;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本地医护人员培训力度,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深化医疗改革与创新,加强与喀什地区各县市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实施医疗卫生领域"顶天立地强腰筑基惠民"工程;努力将医院打造成为"立足喀什、辐射南疆、面向中亚的一流医学高地",力争2025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全国排名较2022年提升100名。

作者:

图:上海援疆前指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