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广东省妇联成立70周年。回望过往,七秩芳华,广东妇联始终与党同心同行,与广大妇女群众同舟共济,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在这70年的岁月里,有一批亲历者与广东妇联同成长共奋进,她们是南粤大地妇女事业蓬勃发展的领航者,是携手广东妇女建功立业的巾帼英雄,是推动妇联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智慧力量。

为回顾广东妇联的发展历程,发扬广东妇联的优良传统,省妇联特别推出《70年,我与广东妇联共奋进》专栏,一起分享与广东妇联、与妇女儿童事业的深情厚谊和奋斗经历,共同续写广东妇联新征程上的新篇章,并肩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守初,1983年任广东省妇联主任、2001年任海南省委常委

做妇联工作

就要“不待扬鞭自奋蹄”

文:王守初

1968年,我到广东省三水县(现佛山市三水区)国营迳口农场当知青,主要任务是消灭血吸虫病。一开始,我有些害怕,慢慢地壮着胆子投入消灭血吸虫的战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农场的血吸虫彻底歼灭。这个过程中,我和农场的兄弟姐妹共同奋战,特别有成就感,这也是我人生中参与的第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后我当上了农场妇女主任,从此和妇联结下不解之缘。

妇联能干些什么?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974年,广东省妇联重新组建,急需人才,关键要“笔杆子”。当时物色了三位中文系女毕业生,其他两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而我来自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然后最终只留下了我。时常回想起来,我都认为自己和妇联有着特别的机缘,生来就注定要当广东妇联人。1983年,我当上广东省妇联主任、党组书记。这也是一个机缘,那时要求妇联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当时36岁的我成了全国最年轻的省妇联主任,压力非常大。我常想:如果我做不好,可能组织上以后都不敢再找年轻干部来当省妇联主任了。所以我下决心,拼了命也要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王守初(后排中)作为广东省代表团团长与张壁(后排右)去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的家里 ( 西花厅 ),探望邓颖超大姐(前排左)和康克清大姐(前排右)

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都比我年龄大,虽然职务比我低,但经验丰富,我十分尊重她们,凡事都主动向她们请教和商量。

和我相处多年的同事都说我身上有务实精神,还有用不完的活力与闯劲。我在工作中有个习惯,常常一个点子来了,就会马上把大家喊过来一起商量,能办的、可行的,立即付诸行动。妇联工作要做出成绩,没有一点创新意识是不行的。创新从何而来?就是要到实践中去调查研究,别无他法。

那时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妇联能干什么?政府部门都很齐全,社会组织也很多,妇联工作如何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说到底,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1989年,全国妇联联合多个部委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旨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于是,我们结合这一活动,在全省农村妇女中开展“农业十项女能手大赛”活动,组织农村妇女开展科技培训、劳动竞赛和社会化服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妇联的大力赞扬和肯定,1989年初被纳入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范畴,推广到全国各地,外省的妇联工作者纷纷过来取经。

妇联工作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我们妇联人意识到,妇联要为国家分忧,为各级党委、政府分忧。如果社会不安稳,怎么能发展呢?党委、政府不可能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去做工作,这些工作就需要妇联去做。

当时我们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场,非常注重实效,切实把人们的关注点和注意力吸引到家庭建设上来,带领各级妇联组织,研究推广建设好家庭的实用办法和举措,扎扎实实地评选,真正起到树典型强引导的作用,带动社风民风的转变,促进整个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因此这个活动深得民心,强化了妇联组织的引领力。

在1989年11月召开的广东省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我作了题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弘扬“四自”精神,谱写妇女运动的新篇章》的工作报告。我和与会代表们围绕改革开放中妇女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进行了充分讨论,号召全省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教育妇女继续发扬“四有”“四自”精神,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妇女的进一步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11月,广东省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图为代表们进场的盛况(前排左一为王守初)

和同事们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是最值得回忆和纪念的

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家庭工作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将家传统、家文化抛之脑后,家庭建设大受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整个社会就没有好的细胞,怎么发展?怎么和谐?对于家庭来说,妇女起的是主力作用,妇女是家庭稳定的支柱,把建设好家庭的重点放到广大妇女身上。广东省妇联积极响应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号召,凭着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首开了几个先河——

为了引导妇女建设好家庭,1982年创办了第一本以婚姻家庭为报道对象的杂志《家庭》,一跃发展成为全国名刊大刊。当时家庭教育工作也刚刚起步,考虑到许多父母不是很擅长教育孩子,同年成立了全国首批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在国内最早提出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命题。1983年在广州市乐贤坊小学创建第一所家长学校,紧接着家长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中小学校开始设立,成为家庭教育的有力抓手。母亲节,也是我们广东省妇联于1988年首次提出庆祝的,后来就成了全国性的母亲节。为了解决妇女们的后顾之忧,幼儿园、托儿所办起来了,儿童活动中心也有了。那时我们的工作就非常注重长期性、系统性,点线面相结合,而不是零敲碎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8年5月,广东省举办首届母亲节活动,王守初在会上讲话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女干部选拔任用和保障妇女政治权利,要求在领导班子里至少配备一名女领导。但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社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女性成才的整体后备力量素质薄弱。那时,广东省妇联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女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都说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有提拔的机会,但女干部自身没有能力、没有水平,人家为什么提拔你?占着位置不干活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为了提高女干部的素质,广东省妇联创造一切条件办好妇女干部学校,鼓励地市县(区)妇联创办学校或培训班,把提高妇女干部素质的工作落到实处。1990年组织第一期广东妇女社会地位调查;1991年在全省城镇妇女中开展“南粤巾帼建功”活动,同年举办广东省第一期中青年女干部培训班。

妇联干部要团结和带领广大妇女,必须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1985年1月,省人大通过《广东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这是广东省第一个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地方法规。同年6月,成立广东妇女儿童律师事务所,这是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为困难妇女儿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当时我们就创出这样的口碑:妇女儿童只要有困难都可以寻求妇联帮助,妇联是知心的娘家人!

在儿童工作方面,广东省妇联也推动了许多首创之举。1983年广东省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成立,1993年更名为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省妇联承担。1986年成立广东省科学育儿实验基地。1990年6月,成立广东省儿童少年工作奖励基金会(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前身)。1991年省政府颁布实施《广东省儿童发展“九五”规划》,这是我省第一个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五年规划。

20世纪80、9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探路阶段,很多工作都是从无到有的“摸着石头过河”,都是高楼平地起的奠基性探索实践。虽然困难重重、条件不足,但是那段岁月至今是我最难忘的,最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7月,省妇联在从化县召开省统战工作会议(前排右一为王守初)

与祖国和时代同行,奋力书写新时代广东妇联工作新答卷

退休后这些年,我依然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广东省妇联,关注着广东妇女事业的发展成果。

弹指一挥间,广东省妇联已经走过70个春秋,依旧壮志在心,使命不改,风华正茂。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妇联组织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妇联人永远不变的初心使命。70年来,广东省妇联旗帜鲜明引领广大妇女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全面贯彻落实党对妇女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多渠道反映妇情民意,多举措惠及广大妇女的民生福祉,在团结动员妇女建功立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深化自身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奋力书写新时代妇联工作新答卷。全省各界妇女群众奋发努力、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展,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妇女人才和女性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女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壮大,农村妇女也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变化。

过往辉煌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启。希望广东省妇联继续当好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引导广大妇女以奋斗为美、实干为荣,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融入党的奋斗目标,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洪流,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妇女,认真倾听妇女呼声,积极回应妇女诉求,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真正让妇联工作更接“地气”、妇联干部更有“生气”、妇联组织更聚“人气”,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儿童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篇章贡献巾帼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省妇联宣传部、《家庭》杂志(责任编辑:邓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