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德国选择党联合领导人蒂诺·克鲁帕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约必须尊重包括俄罗斯联邦在内的全欧洲国家的利益,不然德国可考虑北约存在有何用处这一问题。报道中,克鲁帕拉表示:“至今,欧洲一直被迫去实现美国的利益,而我们德国选择党是反对这种做法的。”他还指出,国防界应当“接纳并尊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前内政部长奥托·乔治·席利近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称,对欧洲和德国来说,首要的是应把中国视作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呼吁欧洲的政治家们积极构建全球伙伴关系,而不是给全球合作设置阻碍。一段时间以来,欧洲部分人士将中国同时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有评论认为,这种定位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具备可行性,只会给中欧关系造成干扰和阻碍。席利表示:“我不会把中国称为‘制度性对手’。”

经济低迷不振,能源危机令人不堪重负,外交政策也未给人以希望曙光。民众怨声载道,企业也苦不堪言。就在此时,德国选择党突然冒了出来,呈现出一种“敢说敢做”的态势。德国选择党是何许政党?该政党在德国政坛向来特立独行。其主张常常与主流政党相悖,尤其在移民政策、外交立场等事务上,表现得极为独特。此次其针对北约的态度,不仅是对德国政府的一次挑战,也使欧洲其他国家对德国的未来疑虑重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喊话尽管看似荒谬,却对普通民众具有吸引力。在许多德国人眼中,援助乌克兰是一件既无益处又耗费自身钱财之事。如此一来,“选择党”的声音反倒显得“贴近民众”。基民盟的默茨虽支持北约,却也不得不在极右翼的压力下对自身立场作出调整。并且,德国这场政治危机的根源其实是其经济问题。俄乌冲突致使德国失去了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对工业生产和家庭开支产生了拖累作用。

德国制造业向来是其“王牌”,然而当下却深陷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汽车产业尤甚,在中国电动车的竞争面前,其市场份额急剧缩减。副总理哈贝克的强硬态度,不但未能使问题得到缓解,反而加剧了德中之间的矛盾。这致使德国企业界对政府越发不满,觉得政府只会推诿责任,却无法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德国民众最为关注的当属经济问题。过去数年间,能源危机、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上升等状况,令许多民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朔尔茨政府的表现同样也难以让人看到希望。

中国驻德大使于28日在大使馆国庆招待会期间就中德关系作出表示。在中国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进程中,中国一直站在合作与伙伴的立场看待德国以及欧洲。中方也期望“伙伴”这一关系定位能够持续被欧洲和德国在看待和发展对华关系时列为优先考量。事实已经表明并且将继续表明,中国的发展不但会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还会为德国和欧洲打开更多的机遇之窗。就德国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尽管德国整体对外投资大幅削减,但其对华新增直接投资的规模几乎与以往持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恰恰反映出德国国内在北约立场方面存在的矛盾。德国方面称,自身为北约承受了巨大的防务压力,然而其回报是什么呢?不但要以高昂的价格购买美国的军火,而且还得承受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这哪里像是盟友关系,分明是换了种形式的“冤大头”。当然,美国或许对这些分裂的声音并不在意,毕竟北约的核心就是掌握在美国手中的指挥棒。但关键在于:这个联盟真的能够依靠“指挥棒”维持下去吗?背后的逻辑愈发明确:任何局部冲突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国际力量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