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渡河两岸,群山陡峭,江水奔腾。300年前,一场关乎西南交通命脉的浩大工程在这里展开——泸定桥的建造。仅用一年时间,清朝工匠克服险阻,将40吨重的铁链架在湍急河流之上,创造了古代工程史的奇迹。然而,铁链如何运输?桥梁如何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桥为何“步步难”?木桥与石桥皆告败

1705年秋,清朝康熙皇帝决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梁,以解决长期以来汉藏交通受阻的问题。然而,这项计划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当时的大渡河以其湍急的水流和深不可测的河床闻名,修建桥梁的难度可想而知。

工匠们最初提出修建木桥的方案,毕竟木材取材方便,施工工艺也更为成熟。河岸两侧,数百工人日夜忙碌,从附近的山林中采伐巨大的松木,再将木材沿崎岖的山路运至河边。

然而,木桥刚刚建好桥墩基础,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大部分结构,桥墩连根拔起,桥板残骸顺流而下,消失在汹涌的河水中。这次失败让人们意识到,木桥根本无法抵御大渡河的汛期考验。

于是,修桥计划转向了石桥。修建石桥看似更加稳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更加棘手。经过多次勘察,工匠们发现河岸两侧的土质极为松软,根本承受不了石桥的重量。即使桥墩能够建成,整个结构也会因河岸塌陷而无法保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糟糕的是,石材的运输同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山高路险,石块沉重,每一步都充满风险。几个月过去了,建桥的计划迟迟无法推进。眼看修桥工程陷入僵局,一些匠人提出暂时放弃。然而,康熙皇帝的命令不容懈怠,工匠们只能继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一种更为大胆的设计——铁索桥。这个想法当时并不常见,因为铁材的获取和施工技术的要求都远高于其他桥梁类型,但它却可能是唯一适合大渡河特殊地形的选择。

修建铁索桥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铁材需求巨大,而泸定一带本身并不产铁,工匠们必须从数百里外的荥经县运送铁材。除此之外,铁索桥的重量如何分布、铁链如何固定、桥体如何承受湍急的河流冲击,这些都是全新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链从何而来?跨越200里的运送之旅

泸定一带并不产铁,这就意味着铁材必须从远处调运。最近的铁矿区位于荥经县,距离泸定有两百多里路。于是,大批铁匠开始忙碌,他们日夜锤打,将铁锭锻造成一环环铁链,每个环大小一致,需精准无误。

一根铁链需用862到997个铁环相扣而成,而整座桥共需13根铁链,铁链总重达40吨。铁匠铺内,工匠们为了确保质量,在每个铁环上刻下名字和籍贯。经过数月努力,铁链终于锻造完毕。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沉重的铁链安全送至泸定。

运输队伍很快组成。为减少破损,每根铁链都被仔细包装,用厚厚的草垫包裹。运输过程中,这些链条被分成若干段,捆绑在结实的木架上,以便由人力或骡马拖行。崎岖的山路上,队伍呈长龙,每天行进不过十余里。一些陡峭地段甚至需要卸下链条,用滑轮缓缓放下,再重新装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山高路险,时常有巨石滑落或河流阻断。运输队员中途还需要搭建临时桥梁或修整道路。最艰难的时刻出现在接近泸定时,队伍需要翻越海拔数千米的二郎山。这里气候恶劣,高山上大风呼啸,运输队员只能用厚布裹紧铁链,防止它们因寒冷收缩导致断裂。

沿途村落的百姓得知这是一项修桥大计,纷纷前来协助。他们为运输队送来热水和食物,还主动参与修路,帮助搬运较小的铁环。这种集体协作的努力,使运输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铁链最终运抵大渡河岸。工匠们将这些铁链摆放整齐,逐一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湍急江面,如何完成铁链跨河?

1706年初,运送至大渡河两岸的40吨铁链终于迎来了它们的终极挑战——跨越湍急的大渡河。工匠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这些重达数吨的铁链安全地架设在河面上。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时代,这一任务无异于在自然的巨力面前搏斗。

最初的尝试是利用船只将铁链渡河,但这条河并不平静。河水流速达到每秒六米,漩涡、暗流更是时常出现。几艘装载铁链的小船被急流击翻,工人们侥幸逃生,却不得不重新打捞散落的铁链。船运计划失败后,工匠们意识到必须另辟蹊径。

这时,一种被称为“索渡”的技术被提上日程。这种方法在西南山区常被用来运输物资,工匠们决定将其改进,用来完成铁链的跨河工程。他们首先从竹林中挑选粗壮的竹竿,制成长长的竹索,再用更细的绳子将竹索的一端甩到对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确保竹索能牢牢固定,工匠们在对岸挖坑埋入木桩,用石块加固。竹索固定后,他们将10余个竹筒串在竹索上。这些竹筒是特制的运输工具,外壁光滑,内部宽敞,正好能容纳铁链。工匠们将铁链的一端与竹筒相连,另一端则由数十名工人协力拉拽,使竹筒顺着竹索滑行到对岸。

在整个过程中,工匠们还用粗绳绑紧竹筒,以防铁链因重量过大滑脱坠落。首次尝试时,竹索因张力不足而下垂,竹筒在河流中段被湍急的水流阻住,无法前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匠们反复调整竹索的高度和紧绷程度,最终将竹索的中段升高至离水面十米的安全高度。

调整完成后,铁链运输的效率大大提升,工匠们一根接一根地将铁链成功送到对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牢不可破的桥基:卧龙桩与地龙桩的秘密

在13根铁链成功跨越大渡河后,工匠们立即开始构筑桥基。这是泸定桥得以稳固的关键环节。河岸两侧并不适合直接埋入铁链,因为土质松软,无法承受40吨铁链的重量和桥梁的拉力。工匠们决定挖深井,并利用特殊的桩基设计,为泸定桥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匠们先在河岸选定地势较高且较稳固的位置,然后开始挖掘深井。每座桥头的井深达数米,宽度足够容纳巨大的铁桩。挖掘过程中,工匠们会不断观察井底的地质条件,直到找到最坚硬的土层才停止。他们将井底清理干净后,开始制作用于固定铁链的锚固装置。

铁链的固定装置包括两种桩基设计:卧龙桩和地龙桩。卧龙桩横向放置在井底,用来分散桥链的拉力,防止单点受力导致崩塌。而地龙桩则垂直插入地面深处,与卧龙桩交错排列,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龙桩和地龙桩的连接部分采用浇铸的生铁固定,每一处接缝都要经过数次反复检验,确保能够承受长期拉力和振动的考验。

桥基完成后,工匠们开始将铁链与桩基相连。每根铁链的尾端被固定在卧龙桩上,铁链环环相扣,用特制的铁扣连接到地龙桩的顶部。为了进一步加固,工匠们还在桥台表面铺设大块条石,用砂浆填缝,让整个桥基与铁链融为一体。

在整个固定过程中,工匠们必须小心翼翼。一旦铁链固定不到位,整座桥可能会因拉力不均而崩塌。为了验证桥基的牢固性,工匠们设计了简单却有效的压力测试:先将几块巨石放在铁链上,通过测量桥基的沉降幅度来判断是否合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定桥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传承

泸定桥竣工于1706年春,它横跨大渡河,两岸连接的桥头坚固如堡垒,桥面上是9根铁链铺设的通道,两侧扶手则由4根铁链组成。桥梁整体设计科学合理,历经三百余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

在清朝时期,泸定桥被誉为“入藏要道”。它让茶叶、盐巴等商品从四川顺利运往西藏,也使藏区的皮毛、药材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地,汉藏之间的贸易逐渐兴盛。随着交通便利,川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也愈发频繁,汉族的工艺技术和藏族的宗教文化借助泸定桥实现了深度融合。

民国时期,这座桥梁还见证了许多历史转折。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为桥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22名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猛烈火力,从拆掉桥板的铁索上匍匐前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泸定桥因此成为红军长征精神的象征,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现代,泸定桥成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它被列为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数次修缮,桥梁的原貌得以保存。1970年代,桥身铁链被替换为更耐用的低碳圆钢,但仍保留了原有设计特色。在铁环上,至今还可以看到清朝工匠的名字与标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泸定桥成了重要的文化景观和教育基地。桥东的“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详细展示了桥梁的建造历程和红军的英雄壮举。

参考资料:

“飞夺泸定桥”的党史“必修课”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杂志社调研组 2023-05-12 14:40: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