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埔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典型村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农房风貌、绿美生态、集体经济等各方面工作提质增效,涌现出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努力走出一条践行“百千万工程”的特色之路。
抓示范聚重点
打造高质量美丽宜居乡村
在三河镇汇城村,韩江源头江水如碧,明媚的暖阳,精美的母亲雕塑,犹如梦中的冬日画卷。这里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去年以来,汇城村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聚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乡村绿化等工作,蹄疾步稳推进典型村建设,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典型村建设让我们村变得更漂亮了,没事绕着村子转一圈,到处都是好风景。”汇城村村民饶琪锋说。
据汇城村党总支书记周世祥介绍,汇城村充分利用村内现有资源,在维持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补植绿化等工作,并争取资金对城西水系因地制宜打造“水文化”功能区,让乡村提“颜值”、增“底色”、升“品质”。目前,汇城村已完成三清理653处、三拆除133处,提升农房风貌178栋、“三线”整治2.7万米。
在绿美村庄建设方面,汇城村突出绿化和美化协同,制定完善乡村绿化作战图,在进村口、村主干道两侧等地打造绿美景观带。目前,汇城村接受捐赠苗木632株,新种各类苗木约2500株,打造“党员先锋林”“巾帼林”等4个主题林,创建美丽庭院17户。
产业方面,结合乡村绿色发展,汇城村因地制宜推动分布式屋顶光伏农房建设,充分利用村集体和农户闲置屋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依靠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万元。”周世祥告诉记者,汇城村积极探索“光伏+”融合发展模式,计划引进企业发展光伏农业,即光伏棚下培育灵芝,夯实产业基础,可助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11万元增长至40万元以上。
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汇城村打造智慧鱼塘,大力发展清水鱼、松茸菇、蜜柚等兴村富民产业。探索推进农文旅融合,汇城村全力发挥中国传统村落、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华润希望乡村项目集约周伯明故居周边土地,打造红色文化示范区,同步引进休闲茶室、书吧、特产购物中心等业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业。
据了解,大埔华润希望乡村项目主要修缮传统民居,配套行车道路及景观工程,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惠及汇城全村903户2400多人,预计明年6月竣工验收,将打造成为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示范和标杆。
近日,汇城村还入选2024年第四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周世祥表示,接下来,该村将充分发挥好中山纪念堂、“一门九清华”陈氏宗祠、华萼楼等特色古民居古建筑的资源优势,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特色村在农村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强措施活经济
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走进光德镇上澄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洁白墙面上一幅幅精美的主题墙绘,还有整洁美丽的“四小园”等,处处让人感受到乡村的美丽和谐。
村里的“四小园”修葺一新、老旧房屋翻新修缮、村里的乱搭乱建拆除……提起这一年来村里环境的大变样,上澄村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以来,上澄村以典型村培育为牵引,制定“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新风貌。
据上澄村党支部书记李达强介绍,该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契机,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做好清拆工作,动员村民积极配合,争取资金对全村卫生环境进行全覆盖清理整治。目前,该村拆除鸡鸭寮舍、乱搭乱建共计50处,拆除危旧房11栋,清运各类杂物、柴草、建筑垃圾8.5吨,清理生活垃圾9吨。同时,完成村级生活污水治理、道路提升改造、公厕建设等项目,助力乡村提“质”增“颜”。
产业兴旺是和美乡村的基石。为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拓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今年7月,光德镇探索在上澄村成立光德镇首家强村公司——大埔德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以“各村经济联合社+民营企业+镇集体企业”的入股方式,引导各村参与进来实现利益联结,让村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以前村里各家各户都是自种自产自销,价格和品质波动比较大,今年成立了强村公司,不但会有免费的农业技术培训,蜜柚、茶叶丰收的季节还会有企业集中来收购,种植产量和收入都能得到很大的保障。”李达强说。
“成立强村公司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整合资源、盘活资源、做强平台、联农带农等系列措施引领全镇高质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破解地方经济发展瓶颈。”光德镇党委副书记江思峰表示,目前该镇联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共建上澄村“山塘综合养鱼”示范点,以科技赋能生态养殖。接下来,该镇还将通过“产业村长”机制联动村级党组织,探索创新农业产业链条和经营方式,同时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蜜柚、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释动能提风貌
促进和美乡村典型村建设
在西河镇北塘村,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花草环绕,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乡风文明、环境宜人的和美乡村画卷。
去年以来,该村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大力推动典型村建设,传统村落逐步呈现出崭新面貌。
据北塘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恒介绍,去年以来,该村以创建典型村为着力点,集中力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发动村干部、村民和志愿者共同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其中,累计完成“三拆除”面积超1500平方米;分三期逐步推进104处存量农房微改造;对农村垃圾、污水、厕所进行专项整治,实现公厕管理常态化,生活垃圾收集率、处理率达100%,污水治理率超90%。
经过一年的打造,如今北塘村出门见绿,推窗见景,口袋公园小而美丽,黄发垂髫尽情享受着家门口的微幸福。
“以前村里的污水到处流,有时候还散发臭味。现在建设了污水管道,没有脏水了,到处干干净净,心情也变好了。”北塘村村民张女士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兴旺。北塘村充分用好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做优特色农业,做大农旅产业,借助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
“我们开展了‘三资’清产核查,摸清闲置资产资源底数,重点围绕集体土地流转、承包发包等做文章,通过盘活闲置鱼塘,支持企业发展对虾养殖,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近万元收入。”张国恒告诉记者,北塘村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320万元实施千亩丝苗米基地建设项目,动员企业参与运营,项目建成后预计能为北塘村增加3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
西河镇人大主席何少华表示,接下来,该镇将持续加强北塘村的产业发展,强化土地集约流转,培育种植大户,扩大水稻、烟叶、蜜柚等特色农作物种植规模,扩宽渠道引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完善“三线”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建设的收尾工作,加快推进农房风貌提升进度,年底前完成今年拟提升改造目标。同时,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做好网格化服务管理,强化“无信访村”创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外有“颜值”,内有“气质”。北塘村正发生美丽蝶变,村美、民富、业兴的愿景正一步步实现。
来源:掌上梅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