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3年底,中国知识产权人才规模显著增长,从“十三五”末的69万人增加至86万人,彰显了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并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推进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这些地区在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促进人才交流合作以及畅通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尤其是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工作,涵盖地方行政管理人员、新领域新业态急需人才及远程课程建设等多个层面。国家级培训机构如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已累计培训近2000人次,并广泛开展民间交流。同时,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专业硕士项目,旨在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人才。
然而,面对新时代对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更高要求,下文或许可以从荀子《劝学篇》的智慧中汲取灵感。荀子有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这一理念对于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同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博学多识,与时俱进
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知识产权法律专家,首先必须广泛涉猎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保护以及反垄断法等众多法律领域,特别是前揭法律与反垄断法间的交叉地带。不断拓宽知识边界。同时,还需紧跟时代步伐,从阅读关于产业趋势的白皮书开始,如沙利文联合头豹发布的《中国未来50年产业发展趋势白皮书》以及其他权威机构发布的产业报告,洞察行业动态,理解法律实践中的新挑战与机遇。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确保自己的专业素养始终与时俱进。
三省吾身,提升素养
在广泛涉猎法律知识的同时,知识产权法律人才还需每天反思自身在法律知识上的掌握程度,更需审视自己在职业道德、行业敏感度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确保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同步提升,力求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智慧明达、行为无懈可击。正如荀子所言,“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这一理念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防范风险,坚守道德
在追求专业精进与人格完善的旅途中,知识产权法律人才还需时刻警惕法律风险,恪守职业道德。以专利非实施主体(NPE)为例,这类主体通过不当手段扰乱市场、攫取不当利益,严重损害了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为避免“专利蟑螂”等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我们不仅要从个人层面提升法律素养,避免为虎作伥!更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加强法律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健康发展。
熟知法规,精通案例
作为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必须对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了如指掌,包括《民法典》、《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更甚者就是欧美日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同时,还需定期研读最高人民法院和欧美日等各国法院与知识产权侵权相关的指导案例或重要判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通过熟知各国法规、精通中外案例,确保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时能够准确区分案件类型、精准施策。
选择环境,塑造自我
在选择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时,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应遵循荀子“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的原则。力求置身于正气凛然、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以此为根基打造坚实的职业生涯。在中国,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等三大国际科创中心正以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引领着中国的创新发展。同时,中国新兴城市如台北、杭州、南京、苏州和厦门等也在全球“创新高地”排名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卓越的科技与经济实力。这些城市为知识产权法律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发展机遇。
坚守正道,追求卓越
在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时,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应坚持正道而行,对非正道之言行坚决避开。通过坚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体现公正与合理。同时,还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知识产权法律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荀子所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对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学养要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博学多识、三省吾身到防范风险、坚守道德,再到熟知法规、精通案例以及选择环境、塑造自我和坚守正道、追求卓越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继续秉承荀子《劝学篇》中的智慧精髓,不断学习和实践,为知识产权法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吴尊杰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