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雪;本文来源:公众号“李雪爱与自由”(ID:lixuexinlixue)。

一位上过多种育儿课的学员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觉得特别关键,分享给大家:

“孩子在学校无辜被老师批评了冤枉了,有的育儿课程教的回应给人感觉很温暖,而你却讲要闭嘴,看上去比较冷漠。请问老师你为什么要求父母此时闭嘴呢?

举例,孩子回家气嘟嘟地说:同桌上课看我的日记,结果被老师没收了,老师要求我下次考试90分以上才还给我。

温暖的回应孩子:老师没收了你的日记,又不是你在看,你真得很难过、很委屈。

而您有时候却教父母闭嘴倾听就好,除非孩子提出具体要求,否则不要做什么。”

1

我为什么教父母闭嘴,这不是冷漠的位置,而是空性的位置。

孩子的大脑是量子态,也就是脑神经尚未被坍缩成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父母后退一步,处在空性无为的位置,就会给孩子的量子态大脑保留空间,让智慧得以升起。

你们想一想,如果你处在孩子的那个位置,一个倾听者立刻“共情”你被连累的难过和委屈,你会怎么反应,你是不是就顺势滑进了无辜被伤害的角色里?

如果另外一个倾听者,她稳稳地存在,只是听你说,你的感受如何?可能说着说着,你的情绪就平复了,可能会开始思考,我能做些什么,我需要那个日记本的话,可以怎样去跟老师沟通。甚至进一步思考,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行事,不分青红皂白的没收日记本,甚至能洞察到老师看见同桌不听讲看日记时,瞬间自恋暴怒的心理动机。

这时候智慧就开始产生了。智慧只能产生于“角色之外” —— 剧情里没有爱,也没有智慧。

2

所以温暖的回应没有错,那会是很好的妈妈。但我的目标是智者 —— 保护孩子的智慧不被坍缩,孩子自然会成为智者。

孩子天然的处在空性中,脑神经尚未固化,同时孩子无条件依恋父母,也最容易被父母带入剧情。之前发过的一个视频,各个国家的父母抱着孩子,用手指敲下墙壁,假装孩子的头被磕到了,关心安抚孩子“宝宝磕到了,宝宝好疼吧,妈妈摸摸”,孩子立刻都配合着大哭,没有例外。

这是人类的初始设置 —— 孩子无条件忠诚于父母,配合父母的投射。

所以父母的位置几乎决定了孩子的位置。孩子日记本无辜被没收,有点不开心,此时孩子依然处在各种可能性中。

如果父母站在了剧情角色位置:你被连累了,你被冤枉了,你难过你委屈,我共情你。那么孩子立刻顺势缩进被伤害的角色里,真切体验到难过、委屈的情绪。

如果父母站在空性的位置,孩子便有了观察自己,观察老师,思考事情因果逻辑的智慧空间,孩子的量子态大脑可以自由运算。

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孩子站在什么位置呢?

3

多数成年人的脑神经已经彻底固化,比如我妈妈,最喜欢跟人倾述:“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姓李的全家都对不起我......”同时她最喜欢被“共情”:“是啊,你命可真苦啊,你这么好的人...”只有这样的“共情”,会让我妈觉得温暖。

你必须认同我的角色,你才是好人,否则你就是要害我 —— 这是很多成年人的心智水平。

我管这种人叫做“活死人” —— Ta们肉体还活着,但精神已经彻底不再更新。

可能有人会疑惑,如果父母处在空性才能保护孩子的智慧火苗,这也太难了吧。

是的,如果你真的处在空性状态,那不用上任何课了,面对孩子,你说什么都是有益的、智慧的。我想说的其实是,知道什么时候该闭嘴,不让满脑的剧情外溢到孩子身上,即便你内心故事乱如麻,但只要行为上守住边界,孩子的心智依然可以保持量子态。

人类的初始设置,是孩子无条件的忠诚于父母,但只要父母下大决心闭嘴,等于给了孩子自由 —— 孩子可以无条件忠诚于内在的智慧。

4

网友留言:我发现我家孩子不需要被共情,只是听他说,孩子就很感激我愿意耐心听。而我自己有情绪时特别需要被共情被抱持。最近两年觉察到自己没有主体性后,人格开始独立起来。

回复:说明你养孩子养得好,孩子主体稳稳哒

网友留言:以前我问孩子:“你希望我怎样跟你交流?”她说:“就是你听我说,你别bb。”我:“就是在你身边做个人形立牌就行了是吗?”她说:“差不多吧,但是你要在。”——这个【在】是太难了,孩子不需要父母多少言语,他需要父母安住在体内。

回复:【在】可以落实为 —— 我如实听见你说了什么,且没有改变你的欲望。

网友留言:之前上过的育儿课,教的那些话术说起来很矫情、不自然,果断放弃了。现在学会了边界感,感觉完全不一样。老师教的工具可以让你有清晰的判断,判断客观事实,感觉这是理科客观题,不是文科主观题,理解了老师想用物理学的逻辑来解释心理学这件事情,我喜欢。

回复:我的目标是用物理事实解决人类的精神痛苦。

网友留言:我婆婆跟我吐槽她婆婆,我就两个字“少去”;跟我吐槽我公公,我就两个字“离婚”。所以她基本不找我吐,都找她儿子,她儿子会给她讲道理,最后俩人打起来…...

网友留言:茅塞顿开啊,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会到处诉说求认同和同情。如果别人跟我同仇敌忾,就是跟我一伙的,否则就是敌方。这里没有事实,只有情绪。无限循环,生不出智慧。

回复:好赞的觉察

川妈说:这篇文章转自另一位心理工作者,里面的内容有90%认同。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孩子性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恰好遇到一个“高敏感、高需求”的孩子,光闭嘴是不行的,适度的共情,以及积极的心理疏导,也必不可少。

--------End---------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121我二胎备孕生女儿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