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2024年,已经悄然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这同样是 风云 ( 参数 丨 图片 )激荡的一年。从价格战、舆论战,最终更能决定未来成败的,还是技术战。
这方面,仰望应该有发言权。两年来,仰望持续发布易四方、云辇-P、超级车身、云辇-X、云辇-Z、DiPilot 600“天神之眼”L2+高阶智驾等技术。仰望基于此而拥有的那些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的独门绝技,不仅仅在汽车行业内被讨论,也早已成为各个短视频平台上的流量热点,甚至可以称得上妇孺皆知的谈资。
然而,从品牌诞生开始,与亮眼技术和高曝光率如影随形的,却是对仰望的各种质疑……
巧的是,2024年的最后几天,另一个看似与仰望、与汽车行业毫不相干的热点新闻,却似乎能让我们从中寻找到仰望实现技术突破的真实意义……从军工到汽车,从航母到四驱,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规则的重新定义。仰望,正在汽车领域,以改变规则的方式,书写中国品牌前所未有的技术传奇。
“炫技”?不,仰望用技术赢未来
被质疑,在汽车行业并不罕见。别人被质疑,是因为价格、因为品质,但像仰望这样,因为技术“过于先进”而遭到质疑的,几乎史无前例。网友们质疑的是,仰望这些颠覆性创新,实用性究竟在哪里?
四川舰的横空出世,或许恰好能解答这个疑问。它率先将两栖攻击舰转型为电磁弹射的“无人机航母”。从蒸汽到电磁,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两栖攻击舰的海空作战能力发挥到新的高度,甚至可能掀起一场新变革。
突破固有认知,直面质疑,开创全新未来。无论是军事还是汽车领域,技术创新的意义从来不止眼前,更要开辟未知。
仰望,在技术探索上一直走在行业前沿,尽管许多竞争者试图模仿,但始终未能超越。四电机原地掉头和全主动悬架等技术,许多品牌纷纷效仿这些“黑科技”,试图迎头赶上。但仰望显然做得更好。这背后,有着比亚迪集团20多年的技术积累,依托全栈自研体系,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成为其强大技术实力的核心。
一旦对仰望有所了解就能发现,在看似“有趣”的表象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仰望品牌、比亚迪集团数十年来不懈钻研出的技术积累,是多年的冷板凳,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研发——这正是仰望的核心竞争力。
以易四方为例,其原型早在2004年就由王传福提出。彼时,比亚迪在ET概念车上首次展示了轮边电机技术,通过四个电机独立控制四个轮子的扭矩。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刚起步的当年,实现量产的四电机技术需要高性能电池、大功率集成电机、高效电控和精确的软件控制,这在当时完全无法想象。而现在,比亚迪攻破了诸多全球科技领域的难题,让曾经堪比“天方夜谭”的易四方从梦想走向现实,并且拥有诸多实际应用场景,显得愈发成熟……这份坚守, 比亚迪用了足足20年,当然值得钦佩。
仰望打造出诸多跨时代技术的目的,绝非要生产一个“大玩具”。在极致表象的背后,有着更丰富、更浑厚的技术内涵。而那些现在看似“花哨”的技术,或许就像军事领域的电磁弹射,它“战”其实不止是当下,更是未来。
技术,是超越一切的力量。仰望正是凭借这种力量,不断推动着行业边界的持续开拓。中国汽车从技术的追随者,到凭借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这一转变,可以说正是由比亚迪所推动的。
过去一年多来,仰望拿出了以四电机独立驱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易四方”、拿出了以四个独立电控减振器总成为核心的主动液压悬架“云辇-X”、以悬浮电机取代传统油液减振器的全主动悬架“云辇-Z”……仰望的这些技术标配,也引发了车圈的群起而效仿。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尝试实现原地掉头和“跳舞”。然而,我们几乎很难找出能够在这些技术上真正对标仰望的品牌。各家品牌的技术路线纷纷出现“仰望式”模仿,而真正将技术做得更极致的,依旧是仰望。
比如说一个原地掉头,模仿者不少,但真正达到仰望水平的寥寥无几。奔驰发布的EQG也能实现原地掉头的功能,但它掉头的场地要么在雪地,要么在砂石地,都属于低附着路面;而且“电动大G”在启动旋转之后,速度是越转越快的,最后甚至快得像个搅拌机。且不说人在车内会是怎样的感受,那样旋转,其实才是真正的噱头大于实际。
因为,对于这项技术来说,转得稳、转得准,才是更难的,也是更符合实用场景的。事实上,现实场景的路面往往难以达到摩擦力绝对均匀,四轮附着力的连续不规律变化,需要四轮具备高精度实时感知受力变化、实时独立调整四轮不同的正负扭矩输出,才能确保在现实场景中“原地掉头”的圆心保持在“原地”。仅单纯的让两侧车轮以恒定的相反转速转动,在现实场景中往往难以保证“真原地”。正是因为有着易四方四电机的精准控制,可在毫秒级独立调整四轮动态,从而优化车身姿态,提高操控稳定性,为复杂场景下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以迭代、进化打破“堆料式内卷”,仰望的另一成功密码
从原地掉头起步,易四方技术还和智能泊车技术融合,重构了传统的泊车模式,可以实现侧方位“神龙摆尾”旋转入库——当别人的原地掉头还只是单纯的秀肌肉,仰望已经将其转化为一项项能够切实帮助新手司机停车,让菜鸟瞬间变老鸟的独门绝技。
为什么,唯独仰望始终更胜一筹?
真正对汽车市场具有颠覆意义的产品,都是从基础技术创新开始的。一方面,背靠比亚迪集团2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技术鱼池,在车企用价格战、配置战卷市场的时候,仰望基于全栈自研的硬软件协同优势,从夯实底层技术根基开始,为未来更多的功能、场景预留了技术冗余,并且在智能化技术上持续投入。
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好,仰望也好,从未停止过自己前进的步伐。许许多多新技术的诞生,正是在旧有基础上不断迭代升级,才最终成型。比亚迪、仰望从不停留在现在的成功,而是始终自我革命,不断进步。
比如,车舞这件事,很多家都在跳, 仰望U9 跳得多、跳得高、还跳得远。U9已经解锁了连续15次起跳的功能。强悍的悬架性能在连续多次极限使用也毫不费力,可见云辇-X的系统稳定性,和仰望在全主动悬架领域的技术领先性。
而从首次亮相时的“原地起跳”,如今的仰望U9已经升级到“飞跃”,这也是首次在量产汽车上实现平地飞跃。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腾空离地,失去抓地力的瞬间,还能保持车身姿态平稳,落地后依然稳定行驶,体现了云辇-X强大的主动调节能力。
在产品定位和品牌理念上,仰望也将“持续进化”深入骨髓。仰望U9“跳舞模式”只是云辇-X技术实力和“可玩”功能的体现之一,新时代超跑新物种仰望U9诞生的初衷,是让超级跑车可以在千人千面的场景中创造多样化的体验及乐趣,以可赛、可街、可玩的用户体验,重构被燃油时代定义的超跑价值标杆。
在赛道成绩上,仰望U9“持续进化”。极速成绩从309km/h,到350km/h、375.12km/h,再到德国ATP试验场的391.94km/h阶段性成绩。仰望U9也因此被网友称为“养成系超跑”。
如今车市的技术力竞争就像一场长跑,尽管模仿者、追赶者众多。但仰望从未放慢自己的脚步。仰望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这,正是仰望“超越极致”的精神所在。在硬件的极限上突破,在软件的创新中超越。仰望深知,技术的领先不仅仅是领先的设计,更是全栈自研的实力和持续进化的决心。在这一点上,它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不仅引领着行业的方向,也在为未来百万级市场的智能豪华,铺就更加坚实的道路。
未来,仰望还将持续迭代。根据比亚迪最新申请的专利,仰望U9的飞跃功能未来也可能演化为“飞跃避障功能”。更大的想象空间、更多实际应用场景……仰望持续解锁,一切皆有可能。
豪华、安全与舒适的更进一步, 仰望U7
这里其实也展现出仰望的技术哲学——无论新能源怎么卷,从底层逻辑上来说,汽车依然是将人们从A点运送到B点的交通工具,虽然“新四化”赋予汽车越来越多的功能,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发挥功用,甚至被视为智能工具、智能机器人……但汽车、尤其是豪华汽车,仍然以安全为核心。
除了安全,还有舒适。比如让U9“起飞”的云辇-X,它能够保证U9在高速驾驶时有效抑制赛道中的急弯、急加速或急减速所带来的侧倾、抬头和点头等现象,从而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体验。在长时间驾驶时,车主能够感受到更低的疲劳度和更高的稳定性。
即将上市的仰望U7,依然是“仰望哲学”的践行者。甚至,它还更进一步:仰望U7凭借易四方和云辇-Z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全算法整车控制。通过传感器、智算中心和执行电机的协同工作,U7完成三向六自由度车身姿态的数字化调节,开启整车控制的全算法时代。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仰望U7在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全面领先——易四方独立控制每个车轮,快速响应突发情况,保证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云辇-Z以4个悬浮电机替代传统的液压减振器,具备超强的主动控制能力,调节速度快至5毫秒,让用户有乘坐磁悬浮列车一样的体验。从极限场景的安全,到日常场景中的舒适,这正是仰望不断钻研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如最近大火的一条视频所显示的,搭载云辇-Z技术的仰望U7,经过一道高度可观的马路牙子时,几乎如履平地、毫无颠簸,保证了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而面对用户设置五花八门的减速带,仰望U7的主动式悬架更能够进行完美的适应和调整。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为仰望U7带来了行业领先的性能,也将为电动汽车的悬架技术开辟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引领了行业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仰望品牌的迭代进化,并不是“我要我觉得”的自说自话,而是充分尊重消费者需求、尊重市场趋势的有的放矢。难怪,很多人说仰望是一个 “养成系品牌”。相比于传统品牌通过调整外观、内饰或增加储物空间来迎合用户,仰望的共创模式更为深刻。它超越了对外部体验的关注,深入车辆底层算法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打造千人千面的使用体验,真正引领共创潮流——可以说,在“共创”这件事上,仰望也领先了时代。
结语
探索未知,超越极致,仰望以每项技术深远布局未来。它不仅塑造行业的今天,更书写着高端智能汽车的未来蓝图。真正的技术优势,在于为未来铺设无限可能,从“跳舞”到“起飞”,仰望的每一步,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开拓;从追赶到超越,仰望正以技术之力,引领时代的潮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