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是电影诞生走过百年历程的一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大话西游》《爱在黎明破晓前》《狮子王》《勇敢的心》……在这一年出炉,成为在之后几十年被人念念不忘的银幕经典。这一年,全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件。就像歌手黄舒骏在他的歌词《改变1995》中写到,“张爱玲在秋天渡过了她最后一夜,英国少了一位黛安娜王妃……歌坛出了一个张惠妹,王菲变王靖雯又变回王菲……Madonna还是我们呼风唤雨的娜姐。”

对于中国的大西南,1995年,有一个事件的发生意义非凡,振动到蜀地乃至全国传媒界的心: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1月1日于成都正式创刊,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报业的“都市报时代”,引领全国一批都市报出现的风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创刊号

弹指一挥间,时光如白驹过隙。 202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迎来30岁生日。

三十而立。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的“三十而立”,不仅仅有事业有成、成家立业的意思,更是强调个人在道德、价值观上的成熟,拥有独立思考、辨别判断的能力,敢于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并承担责任,能保持内心的坚定。

1985年,30岁的山东高密文学青年莫言完成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创作,并在《中国作家》杂志上发表,震动文坛。这篇小说得到了著名作家汪曾祺史铁生等高度的评价,从此莫言开始他文学创作上的井喷期。1989年,30岁的四川马尔康青年诗人阿来,意识到“地理是文学的骨架”,深入草原骑马、徒步,在大地上的阶梯上漫游,找寻文学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深入思考自己与大地、文化、族群的关系写下了诗篇《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天哪!我正/穿越着的土地是多么广阔/那些稀疏的村落宁静而遥远/穿越许多种人,许多种天气……”在行走中,他确定了自己的表达要转向小说,“一种更复杂、更能面对当下世界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西都市报》走过30年,阿来分享与华西的缘分。

2001年8月,华西都市报受邀到上海采访《粉红女郎》电视剧开机仪式。记者在现场发回关于这部经典漫画改编的热门电视剧的第一手报道。23年之后,2023年12月,朱德庸推出最新绘本作品《人生未爆弹》。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小组,通过线上会议室的形式,与朱德庸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跨越屏幕,跨越时间,跨越山海,云上链接。

从华西都市报到封面新闻,不一样的媒介平台,同一份专业的精神。30年,新闻行业随时代风云跌宕。《华西都市报》从二维平面的纸媒时代到多维立体的全媒时代,再到智媒时代,勇立传媒融合发展潮头,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三十正青春。

面对汹涌的时代大潮,技术变革,我们稳得起,不着急。30岁的苏东坡还没有写出千古绝唱《赤壁赋》,还没有写下“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幸福会跟上来,你只管努力。

时代不是一条河流,而是一张网。就像大运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张水网一样。寒冬时节,大雪封河。但春天的生机,已在大地深处积蓄力量。

朱德庸有一个漫画是这样写的:“喂,幸福找你一天了,有空回复一下。”

让我们互相找到,回复彼此。行稳致远,走向崭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