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落难之际,有一众人落井下石,搬出解放战争中南麻、临朐战役的陈年旧事来抹黑粟裕,直言粟裕“根本不会打仗”。
谁知陈赓听后,毫不客气地评价道:“说粟裕不会打仗,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让他站出来让我看看。”(选自陈赓传)
这番硬气的话,不仅体现了两位将军坚韧的革命友谊,也有力诠释了粟裕“战神”的威名。
那么粟裕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指责,陈赓说这句话的底气又是什么呢?让我们细细讲来。
马失前蹄
时间回到1947年,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一年是解放战争的大分水岭,是年仲夏,刘邓大军出其不意,千里挺进大别山,避其两拳,直插国统区胸膛,掀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而彼时的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实际领导下,刚刚在孟良崮围歼了蒋介石的王牌部队“七十四师”,击毙敌将张灵甫,神勇无两,扬名内外。
为了更好配合刘邓大军及中原战事,中央命令华野兵分鲁西、鲁南,南渡黄河,一方面牵制敌军力量,另一方面打开与刘邓大军会师之通道,以随时策应。
粟裕则观察到了蒋介石的战术布置。“鲁中会战”后,国民党绞尽脑汁反思战术,最终祭出一步新棋:滚筒式战法,即几套军队轮番前进,一是打消耗,二是打突击。这套战术的特点是迷惑性大,几个兵团若即若离,交相前进,很难安排即战术。
若一如既往集中力量打大型歼灭战,则敌军恐怕会避免主力碰主力的机会。粟裕思忖良久,最终决定将华野兵分三路,分别奔赴鲁西、鲁南和留守沂水,各自为营接应刘邓,这就是著名的华野“七月分兵”。
谁知正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粟裕没有想到敌军早已做好防御的准备。敌军兵强马壮,统帅范汉杰狡诈多谋,而先头部队整十一师师长胡琏,吸取了老乡张灵甫葬身的教训,此次格外精明谨慎,布下坚若磐石的子母堡阵形。所谓子母堡,实则借鉴了日军侵华的碉堡据点战术,在南麻设密密麻麻的大小子母堡垒,堡内兵力不多,火力猛,供给充足,易守难攻。
华野尚未对付过这样的布局,每次攻占据点都伤亡惨重,又恰逢“天时”不占,大雨倾盆,华野的弹药物资供给告急,以至很难在层层嵌套的敌军防线上撕开口子,渐而陷入被动。不得已撤退至临朐城外,谁知天气放晴,敌军空中力量给华野攻城又造成了很大麻烦,为避免陷入包围,粟裕不得不命令部队撤退。
这一战马失前蹄,粟裕十分自责,向中央引咎自批,承认这次既有“战术上”失策的问题,也不能推卸自己战前“过分乐观”的责任。中央谭震林发了长信给粟裕,告诫他不能“在军事上粗心大意”,常常”只看到一二步”,部队中也起了一些消极情绪,这大概就是那些居心叵测者日后攻击粟裕的来源了。
然而中央实际上并未仅仅盯着一城一池的得失和单纯的胜败,而是回复道:“......并不要紧,望安心工作......以期再战。”陈毅等人也一致支持粟裕,认为“粟裕等......脱颖而出,前程远大。”
随后,粟裕根据指示迅速重整旗鼓,率部南下支援刘邓,而让“战神”真正扬名立万的故事,正在悄然来临。
相见恨晚
华野准备整兵南下之际,刘邓也非孤军作战。晋冀鲁豫野战军和西北民主联军各部联合起来,强渡黄河,进军豫西,与刘邓构成品字形攻势,并一路高歌猛进,史称陈(赓)谢(富治)集团。
但有趣的是,日后成为知己的粟裕和陈赓,此时甚至还未见过一面,可以说是只闻其名,未谙其人。两人早期都参加了南昌起义,但陈赓在贺龙的麾下当营长,而粟裕在叶挺的部队中,未在一部,故互不相识;后来粟裕上了井冈山,而陈赓则在上海白区进行秘密斗争;抗战爆发,两人一个由江西苏区转战太行山脉,一个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兵皖南与淮河,同样难得一见。
所以此次中原逐鹿,两人方才从久仰大名变成了“幸会幸会”,性格才情相投的二人顿如故知重遇,相见恨晚,平日经常会交流作战心得和战略战术的思考。
两人也都很佩服和尊重对方的军事才能,并在后期的作战中紧密合作。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在围歼黄维兵团时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在无险可依的大平原上进攻占据火力优势的敌军,往往冲锋距离过长,在阵地战不占优势的同时,又极容易成为敌军空中力量轰炸的目标;另外国民党军发扬光大的“先进经验”子母堡也仍然是一个症结,以往在野战中战无不胜的拿手战术已经完全失效。
陈赓从中野第9纵队的近迫作业中受到启发,认为应该把交通壕挖到敌人眼皮底下,把部队隐蔽在地下,以工事对抗工事,最大限度减少冲锋的距离,从而发挥我军刺刀加手榴弹的近战优势,给以敌人猝不及防的迎头痛击。这种做法果然有奇效,进攻趋于稳定,火力均匀,伤亡也大大减小。陈赓将这个战术在他的第四纵队中推广开来,受到包括粟裕的大多数人的支持。
但是时间一长弊端也显现出来,每次进攻都需要挖战壕,工程量巨大,且推进缓慢,反对声音也不绝于耳。中野统帅陈毅想到粟裕曾经对付过子母堡和冲锋战,于是打电话咨询粟裕的意见,果然粟裕经过一次战败早已琢磨通透,他说:“先挖坑道,迫近敌人阵地,继而突然发起攻击,分割歼灭之。”
没想到粟裕的办法竟和陈赓不谋而合!陈毅不禁十分欣喜,更为坚定地支持陈赓既有的战术思路,将其在整个中野推广开来。于是,其他各纵队也都纷纷仿效,纷纷开建工事,战壕挖到哪,解放军的阵线就推进到哪,边挖边进,一直到黄维兵团全军覆没。
其实,虽说是不谋而合,但也是二人多次探讨分析战术,相互借鉴的结果。可以说,经过了这一战,陈赓对于粟裕的军事才华更加佩服了,他多次专门率人到华野取经。粟裕也在配合策应刘邓作战的过程中,再次展示出他卓著的军事敏锐度,成为中原逐鹿的一颗智多星。
一战扬名
粟裕真正成为公认的“战神”,是在淮海战役之后。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最多,也是逆势取胜的经典战役。林帅在淮海战役后感慨道:我打仗,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的时候,风险太大,一般不去打......而粟裕长期孤军作战,只有冒险才得以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能够围歼杜聿明,没让他跑掉,就很值得我研究、和借鉴。
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到底有多神?
1948年10月下旬,东北战局进入尾声,中部歼击整体时机较为成熟。华北野战军整编了16个纵队,济济40万大军,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20万之众。在中央总前委的部署下,华野和中野将引敌至徐州以东,联合作战,用正面对抗的方式与国民党交锋,粟裕率领的华野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而粟裕心中的红叉名单中,写在最前面的是黄百韬。这黄百韬绝非泛泛人等。解放战争中他到处“立功”,在国民党将领中首屈一指。粟裕早期封神一战豫东战役中,黄百韬亲自率领坦克部队打头阵,救出受困的七十二师,让他成为了国民党中的名将,甚至因此获得了蒋介石亲授的“青天白日”最高军功勋章,风头一时无两。话说回来,这样的敌将,也正是我军首要打击的对象。
蒋介石此时顾虑重重,一边是兵临徐州,南京可望,不乏有以退为进殊死一搏的招数,而另一边是东北溃败后党内部分新势力的“逼宫”威胁,让蒋介石丝毫不敢松懈。最终,他决定展开“徐蚌会战”,将各大嫡系部队集结于徐州徐蚌沿线,做足防御等待决一死战。
“剿总”总司令刘峙手握80万优势兵力,但心中也是顾虑重重。他的上任,是经过政治权衡的,而军内还有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他采用了黄百韬的战术“乌龟战术”,令黄部第七兵团掩护四十四军从海州撤往徐州。谁知撤退必经之河上只有一座桥,十万大军步履缓慢,被华野追上,黄百韬情急之下下令就近在碾庄扎营抵抗,为了保险,他令李弥兵团事先在碾庄周边掩护接应。
李弥兵团一直在碾庄西的曹八集守卫,直至眼看第七兵团要赶到,才放心撤离。谁知粟裕牢牢抓住了这短暂的空缺时间,提前占领曹八集,一举歼灭先头的四十四师,并彻底截断了黄百韬撤退或固守的全部希望之路。
不过好巧不巧,杜聿明带兵救援来了。
战况突然急转,杜聿明带着武装到牙齿的美式机械化部队,配合空军轰炸,硬是将华野的战线攻进了数十里,而此时华野的弹药也已告急。这时,粟裕发现,对手除了黄百韬部之外,都不擅长打夜战,这是所谓“美式战法”的传统,白天进攻夜间防御,没有飞机大炮打头阵就不冲锋。
粟裕又利用自己早已烂熟于心的近迫式对壕作业法,在夜间推进壕沟,展开猛攻。他还预留了5到8个纵队作为阻援部队,布置在战线两侧,堪称神来之笔。国民党军不是美国大兵,杜聿明的洋战法又只是皮毛,在夜间受击如惊弓之鸟,果然大败。
杜聿明不甘心,又依仗凶猛的火力加持,采用“火球战术”,即同一时间内全部兵种齐上阵,声势浩大,火焰冲天。别看这招只剩下野蛮,对于缺乏重型武器的解放军却很难应对,一时间消耗巨大。但即便如此,粟裕也坚持不上阻援部队,而是先坚守后分路撤退。
一时间,“徐州大捷”的消息传得满天飞,刘峙也是欣喜若狂,但他们只高兴了“一时间”,因为下一时间,长驱直入的黄百韬就发现,深入敌军阵地后竟然寸步难进。
粟裕令侧援部队应势合围,剑锋直指黄百韬,而不肯相信现实的杜聿明却还在后面强行下令前进攻击。眼看要全军覆没于瓮中,黄百韬顿足长叹,将部队交由副将,拔枪自杀。
华野最终全歼黄兵团,但此次也称得上血战,由于吃了装备的亏,华野在碾庄失去了数万名同志。
碾庄一战,称得上是粟裕的超神一战,赢得了众多赞扬。作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消灭了黄兵团之同时,也消灭了敌人提前大决战、速战速决的气焰,而杜聿明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由此,华野和中野相互支持,共同作战,以守为攻,以激流汹涌之势冲刷整个徐蚌,最终在举世闻名的陈官庄一役中全歼杜聿明集团,把杜聿明送上了军事生涯的末路。
结语
毛泽东对粟裕在淮海战役中指掌千军运筹帷幄的大将智谋赞赏有加,他曾多次说,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同志是立了“第一功”的。建国后会见国外友人时他还不忘称赞粟裕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他夸赞道:“这锅夹生饭,本来不成熟呢,他们硬要吃下去了。”从此,“战神”的名号叫得更响了。
常胜将军也会有战败的时候,但是瑕不掩瑜,粟裕作为我军的传奇将领,其大大小小征战广为传诵,故而面对趁人之危的抹黑,作为其挚友,陈赓也只能一笑置之,回答他:“那不知道谁会打仗...不如让他站出来让我看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