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国改革(2024)年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地方实践高层研讨会上,绵阳市游仙区《深化院地协同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县域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畔游仙

近年来,游仙区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度集聚独特优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科技城新区集成授权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契机,持续深化院地协同,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重点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全区科研行业和科技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27.36%,有效发明专利达373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5.76件。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创新百强区。

聚焦技术创新突出重点攻关

2024年11月7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博览会上,落户游仙的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展示了e-Flash新一代放疗设备。这标志着该设备已成功通过型式检验,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

中玖闪光相关负责人表示,e-Flash放疗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在肿瘤放疗前沿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而这项成果的应用场景开发得益于中物院技术团队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密切合作。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游仙区把科技创新作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着力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建成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子技术研究院等55个国省级创新平台,一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大尺寸仿鸵双足机器人等核心产品填补国内空白,X射线Flash放疗射线源研究入选省“十大科技进展”,市“十大科技进展”榜单中一半来自游仙,全区有效发明专利3952件,居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设备

同时,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游仙区聚焦国家战略、面向经营主体,加强沟通联络,做好服务保障,以“院”为主,着眼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以“企”为主,对接市场需求,全区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76.6%,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6%。以“政”为主,搭建“联姻”机制,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科研项目组织机制,推动供需精准对接。

2023年,院地企联合在核检测、激光安防、国防装备等领域完成协同技术攻关8项,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X射线FLASH放疗技术高能效应,并推动进入临床运用。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人才引育方面,游仙区加快构建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三年来赴哈工大、北航等知名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58场,引进硕博士、副高职称以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2700余人,培育入选国省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05名。目前,全区已汇聚各类人才近10万人。

聚焦成果转化强化支撑保障

2024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激光科技创新产业大会在绵阳市游仙区召开。大会以“光聚新质、科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激光行业应用,发布了绵阳激光产业发展路线图;由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牵头,整合绵阳、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地高校院所和企业资源,成立了西南首个激光产业发展联盟。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源头的激活、创新资源的链接,政产学研用各主体全方位协同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截至目前,绵阳拥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有11家布局在游仙,拥有如此富集的科技资源,游仙是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中间环节。游仙区充分发挥平台集聚转化功能,提高院地企协同科研攻坚、标准通用、检验检测和成果转化水平。组建区级领导牵头的“一对一”服务院所专班22个,量身定制“三张清单”和“两个一批”,探索“地方推动+院所技术牵引+N个研发团队”模式,通过织密院地联结纽带,促成国家战略科技和地方产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先后建成光子技术研究院、624科创中心等10余个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实施“地方配套+院所主研”模式,强化概念验证、中试孵化、成果对接、技术交易等功能支撑,游仙区与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建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国产氮氧化锆传感器,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可控核聚变领域深低温温度探测传感器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阳楼

游仙区以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契机,出台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措施,助力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近三年,成功转化科技成果项目54个,实现产值26亿元。中玖闪光电子射线Flash放疗设备可将传统放疗1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到1秒钟,同时降低放疗副作用,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此外,游仙区还聚焦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组建科技创新发展集团和盈远基金、高创基金、白鹭基金三大基金,探索推出“游仙创客贷”科易贷”“人才贷”“成果贷”等科创类专属信贷产品。2023年以来,游仙区累计为全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超10亿元。

聚焦资源禀赋拓展产业优势

“这个生产基地初期具备每年3至4套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2024年11月初,中广核技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的首台设备正式下线。据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广核质子医疗战略专项总设计师段卫胜介绍,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希望。这座落户绵阳核医疗产业园占地27.9亩的生产基地,是中广核技精心打造的国内首个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

游仙区探索院地共建特色专业化园区,择优引入承接企业,推动院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就近中试熟化、产业化,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样落户核医疗产业园的国通(绵阳)新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企业生产所需重要原料——医用同位素,通过原有国道运输,从院所到企业必须绕行,花费2小时左右,但同位素半衰期短,对物流配送时效有极高的要求。在了解到企业这一难题后,游仙区投入1200余万元,历时3个月打通连接院所与企业的下穿涵洞,将运送时间一举缩减到15分钟以内,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更为院所与企业交流合作拉近了距离,加速了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园区提质、企业满园”。作为推动游仙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游仙高新区着力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已形成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为主导产业,以激光技术应用、核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为特色产业的“3+3”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度达91%,正加快建设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核医疗健康产业园、航空与燃机产业园三大特色园区。“力争2025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游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陶刚信心满满。

为何如此有底气?关键在于发展后劲强和营商环境优。

“我们培育了一批成长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据陶刚介绍,园区现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5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户、产值过50亿镇园之宝企业2户。同时,近三年来招引5亿元以上项目33个,签约金额超500亿元,其中,中久光电、迈科核盾、文隆新材料等13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此外,游仙区通过“软环境”优化,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推出“上门办理”“企业小管家”等特色服务,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从签约、建设、投产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厚积发展底气。(李健 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