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人才引进计划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截至今年11月底,各计划合共收到申请近42万宗,26万宗获批,17.5万已携同家人抵港。
当中还不少是巨星,高调官宣的有去年通过高才落户的前NBA球星马布里,以及今年通过优才拿到身份的两位斯诺克传奇人物——奥沙利文、特鲁姆普。
然而不管通过什么计划落户香港,想要最终申请永居及香港特区护照,要经过漫长的7年。
除了优才的成就计分制首次可以拿到8年的签证,其他首次都只是2年或3年期限的签证。
靠什么续签7年?
贡献。归根究底就是在香港工作或者是创业,对经济做出贡献(纳税)。
说起来,香港职场的确有众多因素吸引各地人才向往。包括简单低税制、联通世界的发展前景。
对于内地人士来说,它是跳脱35岁职业魔咒和996福报的绝佳选择。高薪/高福利/平等职场氛围/拒绝无效内卷……每一个都打在35+职场人的心趴上。
但这些人才到了香港,工作好找吗?
肯定有过得好的。
香港此前针对通过高才通来港的人才做过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已经就业,月薪中位数高达5万,更有¼月入10万。
小红书有通过优才计划来港的博主说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找,面试15家,有10家拿到offer。
媒体采访通过高才B来港的陈先生,也是到香港之后才开始在各大求职平台上投递简历。一个月就顺利找到工作,现在是新加坡跨国银行的App开发程序员。
同属B类高才的兰先生就更顺利。之前在一家美资全球工业公司担任业务总监,因为公司在香港有分部,他连“找工作”的步骤都省了,直接内部调职。
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
找工作难的新闻在高才通年满2年正值续签潮时爆出不少。
部分岗位香港其实没有对应的坑位。
例如有个石油业的专才到港,很难在香港找到石油产业吧。例如有高才原先在华为设计新能源汽车,但暂时来说香港能提供到的类似岗位非常有限。他们或许只能靠转行破局。
不然就是怕工资达不到续签资格。
来自广州,持有硕士学历的王小姐,因为向往香港自由的文化氛围通过高才来港。
对口是艺术类工作,但发现机会很少,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最终是在本地大学做研究助教,又怕薪资够不到续签资格。现在在考虑投身保险业作为副业。
或者是干脆找不到工作的。
来自深圳的高才通人才刘先生,原本在内地从事多年销售行业,3月份来港,来港居住且待业了半年,最终决意投身保险业工作。
可能你也发现了,身边大多数拿了高才签证的人最终都跑去卖保险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