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的巴黎灯火璀璨,一场特殊的晚会却让中国外交官许世英成为焦点。晚宴进入高潮,一群舞者在舞台上大胆演出,许多中国代表团成员惊愕得移开视线,不知所措。

就在此时,许世英却以一种坦然的姿态观看完表演,并在场外接受了一位法国记者的提问:“许先生,您怎么看这场表演?”他是如何到的?为何许世英能在国际场合展示如此智慧的外交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外交官的崛起——从刑部书吏到国际舞台

1892年,19岁的许世英以秀才身份步入仕途,被任命为刑部浙江司副主稿,负责起草公文、审核文案。这份工作看似平凡,但在处理大量文件的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清朝法律体系的精髓,并表现出过人的细致与效率。

刑部尚书对他的表现尤为赞赏,短短几年,他就升任主稿,开始独立负责复杂案件的处理。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司法体系中积累的案件更是堆积如山。许世英在案件处理上的冷静与精准,让他在同僚中逐渐脱颖而出。

此后,他被调入巡警总厅,对城市治安、治安案件的调查管理等进行全面规划。当时巡警总厅的工作压力极大,但许世英迅速进入角色,分区域开展治安巡逻,将案件分类,妥善解决了许多社会治安问题。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城战火连天,清廷内部一片混乱。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被迫逃往西安,在这一时期,许世英因能力出众,被任命协助西安政府处理当地事务。他日夜兼程奔赴西安,负责审理司法案件、维持地方治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处理了数千起积压案件,从大案到小案无一遗漏。慈禧回銮途中,沿途经过许多战乱地区,她发现许世英总是随时随地办公,从未懈怠。不论是处理百姓纠纷,还是审理复杂案件,他都做得井井有条。

慈禧对他的勤奋和能力大为赞赏,回到北京后,特意提拔许世英为巡警总厅佥事。这一任命让许世英进一步掌管司法系统的核心事务,成为晚清司法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随着司法体系改革的逐步推进,许世英的才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1910年,清廷决定派出代表团前往美国参加万国监狱暨司法制度会议,选人名单中,许世英被列为副代表。就在这一年,许世英踏上了远渡重洋的旅程,从刑部的文书处理到国际会议的舞台,他一步步展现了一个晚清外交官的成长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鸿门宴背后的隐秘较量——“脱衣舞”表演的文化冲突

1910年,许世英随清政府代表团出访欧美,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万国监狱暨司法制度会议。会议结束后,为表达对各国代表的欢迎,美方特别安排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其中一场晚宴却成为许世英职业生涯中颇具挑战性的一幕。

晚宴场地华丽非凡,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嘉宾们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主办方安排了各种表演,从古典乐队到地方歌舞,每一项节目都展现了当地文化的多样性。但在高潮部分,一群盛装舞者登台,表演逐渐从优雅的舞蹈过渡到大胆的脱衣舞。

当音乐节奏加快,舞者动作愈发夸张,观众席中的气氛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于许世英所在的中国代表团来说,这种场面可谓前所未见。许多同团成员或低头避开,或用手帕掩住脸庞以示回避。然而,身为副代表的许世英却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或不安。

他神情自若,目光坦然地注视着台上,显然并未被眼前的情景影响。这场安排显然带有刻意的意味。由于清政府在国际上地位较弱,列强经常以轻蔑的态度对待中国官员。此次宴会的组织者很可能有意安排脱衣舞,试图以此观察中国代表的反应,甚至以尴尬场面为乐。

在这一背景下,许世英的冷静显得尤为重要。表演结束后,许世英如常与其他嘉宾交谈。他既不掩饰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没有因眼前的场面而显得拘谨或失态。宴会期间,他的从容与礼貌赢得了部分西方嘉宾的好感,甚至有外国官员主动与他探讨清朝的司法制度改革。

在这种交往中,许世英始终保持得体的言行,为清政府赢得了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锋相对的回答——如何用幽默化解尴尬

在巴黎那场被刻意安排的晚宴上,许世英的冷静表现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真正考验他的时刻发生在表演结束之后。一位法国记者在人群中穿梭,显然对刚才的舞台表演意犹未尽。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许世英从容不迫的态度,随即抓住机会提问,试图让这位东方外交官在众人面前陷入尴尬。记者的问题并不友好。他直接询问许世英对刚刚脱衣舞表演的看法,言语中透着试探与揶揄。

面对这样的提问,一般人可能会慌乱或者避而不答,但许世英沉着应对,毫无退缩的姿态。在场宾客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整个宴会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屏息等待许世英的回应。

这种情况下,他并未选择正面评价表演,也没有表露出丝毫愠色,而是用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化解了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轻描淡写地回应道:"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文化体验。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入乡随俗'。我们来到法国,自然要尊重并了解法国的文化。不过,我必须承认,相比舞台上的表演,我更感兴趣的是法国的司法制度。"

许世英的这句话一出口,现场立刻掀起一阵笑声。记者被这番巧妙的话语怼得无话可说,而在场的法国宾客则报以热烈掌声。这种轻松却不失得体的回答,无疑展现了他的语言艺术和外交智慧。

晚宴结束后,这段对答被当地媒体记录下来,并在次日的报纸上刊登,引起广泛关注。法国舆论对许世英的反应表示赞赏,称他用幽默和优雅化解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也体现出一位大国外交官的风范。这次事件,让西方社会对清朝的外交能力有了新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卑不亢的外交智慧——从巴黎到东京的另一战场

1936年,中日关系日益紧张,蒋作宾从日本回国后不再返任驻日大使,国民政府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在这样的局势下,许世英因在奉天任职期间与日本外交人士建立的关系,被临危授命,出任驻日大使。

已经年过六旬的他,从上海出发,乘船前往东京。启程前,他赋诗以晏子和蔺相如自喻,表达对国家和外交使命的担当。3月10日,许世英抵达日本后,便拜访了首相官邸,与当时的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会面。这是两人自奉天时期后第一次见面,但场面却并不轻松。

许世英在会面中提到国家间公理与强权的分野,强调“理”才是永恒的根基。这种直率的态度在日本政坛引起了不小震动,广田则试图以叙旧缓和气氛。他巧妙地将矛盾模糊化,称“争执过后,友谊仍在”。

与广田会面十余天后,许世英获准进入皇宫,与天皇进行礼节性的会晤。这场会见显然更具有象征意义。宴席间,天皇特意安排演奏了中国传统乐曲,显示了对许世英的礼遇。餐后,两人移步牡丹厅饮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天皇的恭维,许世英并未沉醉于形式上的友好,而是借机提醒天皇,作为一国君主,其每一个决定都会对和平与生命造成深远影响。天皇虽附和其言,但并未作出任何具体表态。同年4月,日本任命友田八郎为外相。许世英与友田原本相识,但这次交涉却异常艰难。

双方的谈判内容从抗共联盟到中日苏三国互不侵犯协定,涉及多个关键议题。友田坚持将防共作为核心,而许世英则提议以亚洲集体安全为基础,推动中日苏达成和平共识。这一建议得到了南京外交部的支持,但友田明确表示,与苏联签订协议根本不可能,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接下来,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野心愈加暴露。中国国内对日情绪高涨,成都和北海先后爆发反日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面对川越驻华大使提出的苛刻要求,许世英多次致电南京,报告日本内部风向。

他还致信日本外务省,提出冷静处理危机的重要性,但日本高层并未真正改变其政策。次年3月,许世英因述职返回南京,他在庐山面见蒋介石时直言,局势已经如积薪待焚,外交已无法阻止冲突。此后不久,许世英提出辞任。然而,仅仅五天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再度奉命前往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的余响——从外交智慧到爱国情怀

1937年7月16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许世英再次被任命为驻日大使。他从上海出发前往东京,途经马关时,这片曾见证《马关条约》签订的土地让他感慨万千。

脑海中浮现的是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他写下一首诗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和决心:“破浪乘风过马关,春帆楼外夕阳殷。天南遗恨今犹在,河北征师不可班。”这首诗体现了他心中的悲壮情怀,也为他此行增添了沉重的使命感。

7月19日,许世英抵达东京后,立即召开记者会。他公开表达对卢沟桥事件的严正立场,重申中国政府坚持不扩大事态、不以战争解决问题的方针。为更直接传递中国的态度,他亲笔书写“悬崖勒马”四个字,并赠予日本记者,意图以这种方式警告日本高层停止侵略行为。

然而,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日本军方的行动愈发强硬。7月底,日本军队占领廊坊,紧接着制造了广安门事件,并轰炸天津。在华北战事全面升级之际,上海淞沪会战也于8月13日打响。面对局势,许世英频繁前往日本外务省,与广田弘毅展开交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明确提出先停战、后谈判的主张,要求日本撤军以恢复和平,但广田坚持在占领区域“就地交涉”的立场,谈判陷入僵局。1937年12月,南京失陷,日本在华北地区扶植伪政权。东京召开天皇御前会议,正式决定不再承认国民政府,明确以战争解决中日问题。

得知这一决定后,许世英向南京政府发出电报,报告与日本已无和谈可能,请求批准他返回中国。然而,南京方面指示他暂留,以等待德国可能的调停结果。在此期间,伪政权派人与许世英接触,试图劝说他返回北平配合日本,被他严词拒绝。

他向来人表示,中国只有抗战才能胜利,绝不能向侵略者低头。1938年1月10日,德国调停宣告失败,国民政府最终允许许世英返国。他选择在1月20日降下使馆的国旗,结束了他在日本的外交使命。这一天,许世英乘船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此次赴日虽然未能扭转局势,但在返程途中,他总结了日本的侵略模式:以军事行动占领土地,以伪政权控制政治,以掠夺资源强化经济,以文化渗透奴化人民。他清晰地指出,日本的军事侵略与法西斯化的结合,是其扩张政策的核心。

回国后,许世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全国的赈济工作。他的外交生涯虽已告一段落,但他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始终未曾改变。许世英的分析和行动,为后人提供了理解日本侵略战争的重要视角,同时也成为那段历史中坚定爱国情怀的象征。

参考资料:

七七事变前后的许世英

辛亥革命网 2013-09-05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陈劲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