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2016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军哥已经26岁了,这是一个远超同届同学的年龄,也让他有远超同届同学的理性和眼见格局。

名校毕业,自然是不愁工作的,当时他们同学基本上都是去中字头施工单位、地产等大型企业,但是军哥选择不同,他选择了省建工集团,因为他觉得与其去中字头或者其他外地的大型企业,盘子太大,优秀人才太多,不利于各方面资源的积累和快速出头,与是他选择了省建工集团,慢慢熬,更有利于在城市积累资源和安家落户。

而且,当时西安的房价一路走高,或者说那时候全国的房价都长势喜人,而军哥敏锐的差距到这样的猛涨趋势是不健康的,风险很大,不会长久。而且工地上就那么点事,钢筋模板混凝土,没什么技术含量,没有什么差异性的优势。

于是,在入职省建工集团没多久,听说公司有海外项目的时候,他就主动找到公司人力,主动要求去海外项目工作。

当时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当时国内的地产行业风头正盛,工程专业的就业还可以,所以大家都不是很愿意去海外,另一个是军哥本身英语还不错,毕竟高中学了整整六年,背了六年。

而且军哥是安全工程专业出身,去了海外,虽然项目上有请翻译,但有些专业术语还是不太好沟通,军哥就成了项目上工程技术人员里面英语最好的,英语翻译人员里面最懂工程技术的,两方面的降维打击。

2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出海,在尼日利亚的项目上,军哥只待了三个月就裸辞了,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国企单位第一次出国干项目,把很多国内的作风和不良习气都带到国外的项目上了,这一点到现在也依然是。

但是军哥可不惯着,他已经26岁了,没时间在那里慢慢耗,加上家里也有些事情要处理,就裸辞回国了。

军哥的工作思路是:直接领导就是你的老板,跟谁干就给谁干,干不好就不要干,学不到东西就直接把他开掉,换不了人就换公司,不行就换行业,换区域,不要想着去迎合你的领导,不要被PUA,大家都是雇佣关系,我就是来干活的,我把本事,技巧,核心竞争力学到了,我扛着袋子就走了,星光不负赶路人,你要稳固地位权力、你要搞人事斗争、搞尔虞我诈那些事,我还要往前走。

当然,这个思路并不是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后来的职场生涯里慢慢成型和升华的,而且也是一直贯彻执行的。写在这里,只是对军哥第一份工作才干几个月就敢裸辞的事情作一个解释说明。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大型国企,也是海外公司,军哥以安全员的身份入职,到提桶跑路的时候,军哥的职位变成了综合部长、行政主管,属于是转岗不转行,但是为转行做准备。

从安全员过度到综合办、行政管理岗,最开始只是帮着项目上做些采购、安排一下人员机械,慢慢地就产生了做行政工作的想法,原因如下:

第一,如前所述,工地上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了,无非钢筋模板混凝土,国内都是这样,更何况落后的非洲呢?

而搞行政职能的是最容易过度到老板角色的,因为搞公司管理,行政管理,是需要经验、需要视角的,专业的事情可以外包,而行政岗位做的事情都是老板最需要的,我们去跟老板对接,平台是公司的,资源是公司的,如果有一天我想创业的话,能拉到投资的话,马上就可以干起来。

其实就专业性来说,我们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岗位和层次,其实都接触不到高精尖的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转岗的第二个原因,就涉及到思维和勇气了,当时军哥察觉到对于中资企业在海外区域的管理,人员的吃喝拉撒,外联等等,这方面的工作,其实中资企业是非常欠缺的。

因为学历高的硕士博士一般是看不上这种岗位和能力的,觉得这种工作就是跑腿啊打杂啊之类的,看不上。而国内那些大型企业里面的行政管理人员,虽然国内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是他们没有海外经历,怎么跟非洲那些地方政府打交道、怎么管理黑人,这方面他们是空白的。

这就造成了在海外发展的中资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高精尖人才看不上,国内高管又没有经验,就形成了市场空白。军哥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就猛打这方面的能力和优势。

第二份工作干了五年,2017.05-2022.07,后面因为一些人事变动的原因,加上疫情的原因,再加上想跟老婆结婚了,手里也有点钱了,年龄也来到了31岁,就辞职回国了。

第三份工作,军哥实现了四大跨越:从非洲到东南亚的地域大跨越,从英语到越南语的语言跨越,从工程行业到新能源行业的行业跨越,从粗放式的工地管理到高精尖的工厂管理的管理模式跨越,但是岗位没有变,属于是换区域、换语言、换行业但是不换岗位,还是行政管理岗。

后面的几份工作,包括自己创业的事情,不逐一列举了,大致概括一下:

第一份工作,三个月,传统工程行业,非洲。
第二份工作,五年,工厂行业综合行政管理岗,非洲。

第三份工作,一年,新能源行业行政岗,越南。

第四份工作,1年,传统制造业行政岗,非洲。

第五份工作,三个月,矿业行政岗,非洲。

断断续续,军哥在海外漂泊了八年多,基本实现从一无所有的农家子到二线城市小康家庭的转变,解决了基本的房车家庭,达到了二线城市级别的财务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关于海外工作

以军哥在海外打拼这么多年,接触到的方方面面来说,目前出海工作,主要聚焦在五个方面:工程、新能源、通信、矿业、传统制造业。

这其中,出了工程行业是以传统的央国企为主,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在打主力,都是早些年在国内市场发了财的老板们在向外拓展,没办法,国内的情况大家都知道。

大家一定要对出国打工这件事情祛魅,今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句话放在出海打工领域尤其合适,不要以为出国就多么了不起,那些去非洲投资办厂的都是早些年在国内吃了政策的红利而发展起来的土老板,什么都不懂。

而非洲东南亚那些地方,比国内落后不知道多少倍,有些行业、有些管理模式,你搬过去,直接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不要害怕走出去,反而,要趁着年轻,多折腾,多见识,多学点东西。

4

关于个人发展

1-职场,或者说人生,拼到最后,其实都是在拼人品。

如前所述,军哥在为人处世这一块是非常到位的,而其中最杰出的表现是:他始终让自己保持在吃小亏的状态。

用军哥自己的话来说:当你感觉你吃亏的时候,其实在别人看来刚刚差不多,当你感觉你占了大便宜的时候,你就要翻车了。只有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吃亏的状态,你才能够螺旋式地上升。

靠着这种做法,军哥这些年在海外积攒了非常多的人脉,在找工作的时候,前同事,包括以前的领导和下属,都愿意给他提供就业信息,把自己认识的猎头介绍给他,把自己知道的招聘信息发给他。

其实他在行政岗位上,也有一些职务上的方便,懂的都懂。很多同事不知道,也有哦很多人知道,但是没有点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估计就是:你能挣到钱,但是别人不会眼红你的成就,甚至说你能挣到这个钱是你的本事。

这一点,一般人估计是做不到的。

2-一定要经常性的,反复地总结和复盘,咀嚼自己的过往经历。

之前介绍军哥最近一次找工作的时候说过,他投了1400多份简历,加了98个猎头,面试了67家公司,基本上所有的有点知名度的中资海外企业,他都聊过。

其实军哥每一次找工作,每一个工作岗位,他都是在学习,在提高自己,而不是想着吃老本,去耗时间。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遇见一些新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有优点,有闪光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去研究别人的优势,总结并改正自己的劣势。

第二份工作入职国企的海外公司,军哥是同期一起进去的32个人里面唯一拿到自有员工offer的,后面入职那些民营企业行政岗,也基本上是那些公司有史以来给出的最高待遇。

这些,都是军哥自己争取到的,都是自己一次又一次去跟人洽谈、磨嘴皮子磨出来的,都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并且反复地复盘总结然后修正,才获得的。

所以一定要反复地总结和复盘自己过往的经历,做得好的,继续发扬光大,做得不好的,改正。

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优先的时间更值钱,让别人更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来雇用你。

3-关于频繁跳槽换工作。

对于公司的忠诚度,来自于你直接领导对你的提拔和栽培。

大家都是出来打工挣钱,都是出卖劳动力,你愿意让我干,愿意提拔我,我就忠诚。

我出门打工我是要挣钱的,家里老婆孩子是要吃饭的,我不是来跟公司领导谈感情的,你跟我感情好,你怎么不给我升职加薪呢?

打工跟谈恋爱是一样的:要么给我钱,要么给我爱,要么给我滚。

非洲很远吗?航班直飞国内。这工作能干我就干,薪资待遇我满意我就干久一点,要是不满意,连夜提桶跑路,怕个卵。

4-赚钱与i定要趁早,把握行业、区域、岗位的红利期,趁早下手,穷追猛打,在落幕前离场。以军哥的经验来判断,海外行政岗的红利期,估计还有五年左右,后续国内太卷,会有大量的专业型高学历人才参与到海外岗位的竞争中去,半吊子水平的人薪资会越来越低,能接纳的好公司会越来越少了。

5

对于军哥职业生涯的介绍,暂时就到这里了。

其实我的文章,写不出军哥这些年经历过程的万分之一二,也很难体现其真正的优点和能力,用军哥自己的话来说:在海外混了这么多年,对于中资企业出海的情况、怎么跟当地相关部门打交道、怎么管理当地的工人,怎么做好这些综合行政工作,还是有点经验和能力在的。

军哥的故事教育我们:

第一,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不要对出国工作有什么恐惧和阴影,想去就去,没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多关注自身成长,多想办法让自有限的时间更加值钱,少吃公司领导画的饼,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换,换不了领导就换公司,乃至换区域、换行业,都是可以的。

最后,有想了解出国工作的,或者已经在海外想跳槽的,或者想要认识一下军哥见识一下海外工作的真实情况的,可以关注一下他的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