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熟人做手术,没挂号没收钱,却被索赔20万!你还敢给老熟人看病吗?
明明找我看病的都是老熟人,明明就是一句话的事,怎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医疗纠纷?事儿坏就坏在一句话上!
近期,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了一则医疗损害的案例,令人感到惊讶,各位读者可以细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干过类似的愚蠢行为。
根据案由显示,患者(原告)的妹妹系医院的实习生,和医院的医生们交情很好,既属于朋友,又属于师生。2022年12月29日,患者身体不适,其妹妹将其带到了实习的医院骨科,由于患方和涉事医生都是老熟人,本着行方便的善举,在患者没有挂号、并且医生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医生就为患者进行了诊疗。
当日,医生初步诊断为右足踇趾甲沟炎,随后,患者的妹妹与杜医生一同为原告进行了“右足踇趾拔甲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杜医生叮嘱原告要按时换药及抗炎治疗,由于是熟人,只是口头叮嘱,并没有书写相关的病历资料。原告回到家后由其妹妹自行在家换药,期间并没有来医院。
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期间,原告脚部不适,其妹妹将原告的脚趾头的照片发送给杜医生,并说明原告的脚趾头发青,杜医生立即要求原告来医院,但原告也没来院治疗。
2023年1月2日,原告因疼痛明显,咨询杜医生后来到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在骨科科室进行治疗,诊断为右第一趾甲沟炎术后。
次日,因病情严重,原告要求转上级医院住院治疗,转院后主要诊断:骨坏死(右足踇趾)、闭塞性动脉炎伴坏疽(右足踇趾)。3天后,上级医院对原告进行趾截断术,右足损伤评定为十级伤残,右脚大拇趾离断,配置假肢。
患者十分愤怒,一纸诉状将首诊医院和涉事医生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① 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108545.27元;② 假肢费用103980元,共计20多万元。
经过反复论证,法院认为,本案属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根据《民法典》1218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本案鉴定机构有相应资质,鉴定程序合法,鉴定结论应当作为本案的证据。
根据鉴定意见,结合本案实际情况,被告在对原告的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该过错最终导致原告被截肢(大踇趾),医方存在明显过错,不规范行医涉及违法;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过错系同等原因;过错参与度为45%-55%,建议50%。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在该医疗过错中应当承担50%的责任:一、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各项损失99,492.74元;二、驳回原告其他的诉讼请求。
案件发布后,一片哗然,太原某三甲医院陈主任就曾于今年12月15日公开剖析过这个案件。
他表示:“就看你们以后谁还敢不顾规范乱给熟人看病,给熟人看病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依从性太低!中国是人情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碍于情面,给老熟人提供方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便利当然可以,但是在处理熟人的看病需求时,你务必要按照正规的程序流程进行,该有的病历书写是必须的,医疗文书是唯一的法律凭证,必要时可以救你一命,为何这都不懂?亲兄弟还明算账呢,给熟人看病还敢不写病历,真是一点医生的素养都没有!”
确实如此,越是不规范的诊疗,越需要写医疗文书。给熟人看病,在没有挂号的情况下还敢不写医疗文书,想着都是朋友,私底下看病无大碍,可一旦发生意外,谁也救不了你!
给老熟人开了一盒抗生素患者死亡,医生被索赔50万!
无独有偶,近期还有一个给老熟人看病致死的案例,令人心惊胆战。
根据案由显示,患者因罹患“支气管哮喘发作”到涉事医方处就诊,由于是老熟人,只经过简单的几句口头描述,医生在未作体格检查及任何化验的情形下便给予哮喘患者开具了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盐酸多西环素片。
次日凌晨4:00,患者在家中猝死。
由于患者系就诊后死亡,家属一纸诉状将医生告上法庭。家属认为,患者因气急、咳嗽就诊,医方违反诊疗规定,并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共计421289元;并赔偿律师代理费200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
随后,法院进行了司法鉴定,根据鉴定现场询问医患双方,患者虽然既往有哮喘病史,但本次就诊时一般情况较好,患者在离开医院后半天左右在家中猝死(因未做尸体解剖,患者的确切死因不能明确),因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致过敏性休克及诱发哮喘发作的依据不足。
尽管患者因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致死证据不足,但医方依然有重大过错。
法院认为,医方在接诊过程中存在以下过错:
1、违反《病历书写规范》,病史空白无任何记录,没有写病历造成对患者的病情难以判断;
2、违反临床抗生素使用规范,未写明使用抗生素的明确指征,处方药量超出诊疗规定;
3、未认真履行诊疗义务,医生在未作体格检查及任何化验的情形下便给予哮喘患者开具了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使用处方权时不严谨。
上述过错说明医方未履行专业注意义务,不能完全排除由此导致患者某些病情未被及时发现而致其死亡的可能性,医方对此应承担相应责任。
最终,该起针对患者的人身损害案件被定性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生被狠狠处罚。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医方对患者死亡的损害后果承担30%的赔偿责任,赔偿各项费用共计248980.65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律师代理费5000元。
由于是给老熟人看病,医患双方均不服,均提起上诉,患方坚持索赔50万元。
二审法院认为,该案的鉴定意见书及答复意见应当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重要证据,一审法院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酌医方对患者的死亡后果承担30%赔偿责任,并无不当,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科主任为什么不愿意亲自给自己的母亲动手术?BMJ发布最新指南医生尽量不要给亲人、熟人、同学、朋友看病
你看看,综合上面两个案例,医生给老熟人看病惹出了多少麻烦,你还敢吗?
只能说教训太惨痛,帮老熟人看病,碍于情面,对于熟人的很多不合规的要求,医生往往会被迫接受,例如:不挂号直接在医院帮助熟人看病、帮熟人省钱不做检查、免费给熟人拍片子、因为是熟人觉得没必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帮熟人多开药、帮熟人看病后朋友送礼答谢,以为不违规,就收了礼物、帮熟人看病,全程不写医疗文书,等等。
这些行为看似是顾着情面,方便了朋友,实则危险重重,稍不注意就要触犯法律。请同行们记住,虽然他们是熟人,但充当的第一个角色是患者!当熟人成为患者后,一些看不见的风险早已在背后张牙舞爪。
熟人看病,给人添忧,我们也可以从一些研究中窥伺端倪。一项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受访的 119 名门诊住院患者中,69 名有过直接或间接托人看病的经历,其中 56 名有过不止一次托人看病的经历。
吉林大学屈英和教授在另一项研究中抽样调查了 200 名临床医生和 500 名患者,问卷结果显示,通过找关系就医是患者的首选。9.3%的人每次就医都找关系,45.6%有时会找关系,15.7%想找关系但找不着,从不找关系的患者仅占 29.4%。也就是说,超七成患者希望通过熟人就医。
对此,河南郑州某三甲医院一名副院长就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表示:“丈母娘的糖尿病、舅姥爷的脑梗塞、大姑奶的风湿病,不管符不符合你的专业,统统都有熟人想要托关系找你看病,想要你为他们提供方便,你根本难以招架。但是请记住,即使要给熟人看病,也请把他们当成普通的患者,正常的流程一个也不能少,医疗文书一个字也不能缺,行方便可以,但也要保护好自己。”
关于要不要给熟人看病,2023年11月27日,BMJ发布了一份指南,希望能给医生们提供一些参考。
该指南总结为一句话即为:医生应尽可能地不向熟人提供医疗服务,应由其他医生进行诊疗。
文章指出,医生经常会遇到熟人希望咨询病情的情况,一般可分为工作中的正式问诊和工作外的非正式沟通。医生在为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提供医疗服务时可能会面临困难。
在正式问诊中,患者可能难以公开、坦诚地谈论其病史和治疗史,而医生可能会面临提供特定治疗的压力(例如倾向于不做直肠检查)、潜意识地关注好的迹象而忽略不好的证据,或是难以足够客观地看待患者的关键需求。
在工作外情境中,医生往往也很难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过敏史或拿到其病历档案。尽管有的医生觉得自己不会受到患者身份的影响,但这可能只是医学专业人士的一种心理错觉,医生应考虑与患者的关系对其专业判断和决策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权衡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职业责任。
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们科主任的母亲生病时,他拒绝自己亲自给他的母亲动手术,坚决要求别人为他的母亲看病,当时想不通,明明他的技术最好,他为什么不亲自上手呢?现在总算明白了,给熟人看病,特别是给自己的亲人看病,更容易出现意外。
老话说,做手术要避亲避嫌,看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