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委会,遗址面积约12平方千米,核心区为3平方千米。2008年的滇池史前聚落考古调查确定该遗址为青铜时代,推测是古滇国的中心都邑。自2014年启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工作以来,通过大量的考古调查、钻探,结合小规模的发掘,可确认河泊所遗址的河泊所片区为滇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其堆积为台地和水域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是有意识的人类行为。2021年,对河泊所遗址河泊所片区上西河村地点的发掘,发现道路、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以及出土包含“益州太守章”在内的大量官印封泥。2022年上蒜第一小学地点校园内清理的H18出土了包含“始元四年”“滇池以亭行”等字样的简牍,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上蒜一小地点及周边区域为益州郡的郡治。此后,近几年都有遗迹和遗物的新发现。目前,出土各类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达1800余枚,出土简牍25000余枚,其中有字简牍达5000余枚,简牍的种类很丰富,主要为官方往来文书,司法文书、户版、名籍、书信和典籍,涉及政区建制、职官制度、赋税制度司法制度和民族关系等。

河泊所遗址古滇都邑与益州郡相对位置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泊所遗址古滇都邑与益州郡相对位置图

2024年,在国家文物局和云南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围绕益州郡郡治,在该地区做了大量考古工作,在城墙、道路和建筑基址等发现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勘探与解剖

考古钻探表明:西起西王庙、东到金砂村的区域发现有整体呈长方形的环壕,其中北环壕长1471米,南环壕长2355米,东环壕长275米,西环壕长457米,环壕内面积约773000平方米。环壕内为文化堆积区,环壕外发现的文化堆积极少。在环壕内发现有零星分布的人工堆积体,怀疑为城墙残段。

河泊所遗址U形环壕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泊所遗址U形环壕示意图

对道路L6的解剖表明:该道路始建于西汉中期,延续至南朝时期,至少分五次铺筑,分别采用瓦片、细碎螺壳、黏土、石块等材料。道路路面由窄渐宽,道路边上均配有路沟。

考古发掘

本年度的考古发掘位于2023年发掘区的西北部(道路L6北侧)、西部(道路L6南侧)、西南部(上蒜一小校园内),以及西南角新开探沟TGN58E83,总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清理发现柱坑、房屋、灰坑、灰沟和水井等遗迹。出土遗物十分丰富,除了陶器、铜器、铁器、漆器外,还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近发现的“益州”云纹瓦当、“滇王相印”等近400枚封泥以及包括“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在内的有字简牍。

西北部存在大型建筑基址,主要位于道路L6的北侧,由柱坑、居住面、灰坑和水井等遗迹构成。尽管柱坑的排列不甚规整,但可以明确这一地方存在官署建筑。在建筑旁边的灰坑和水井中,都发现有封泥和简牍等遗物。在H780中,清理出包括“滇王相印”“蜀郡太守章”在内的400余枚官印和私印封泥;在J17中,出土包括邮书传递、物资出入、家庭财产申报和书信等内容的简牍。

西部发掘中,在道路L6的南侧发现明确的类似磉墩的方形柱坑,柱坑边长约80厘米,用纯土夯筑,在其底部用砖块或者石块铺垫,但方形柱坑保留也欠规律。在柱坑的旁边除活动面遗迹以外,还发现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益州”云纹瓦当即在此出土,在该遗迹旁边的H414灰坑的清理中还发现有封泥和简牍等遗物。

由此可以推测,在道路L6的南、北两侧均有官署建筑。

在西南部的发掘中,J11是打破H18的砖井。J11中清理了包含“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在内的大量东汉时期的简牍。

在TGN58E83的清理发掘中,发现了类城墙和环壕堆积,城墙为东西向,与道路L6的走向基本一致。城墙由城墙、环壕和护墙组成。从堆积来看,城墙似分为早晚两期:城墙宽约10米,夯面夯窝不明显,由土层、石子和瓦片等构成,城壕宽约10米,护墙宽约3.5米;早期城墙宽约10.6米、夯层明显,由土层和砂层分层夯筑,土层下有与墙体平行排列的原木6排,在各排原木的间隙,用木桩斜向下插,南侧有两排横木,横木直径10—30厘米、北侧有五排横木,横木直径18—40厘米,每一根横木中间以一定角度插直径较小的树桩加固,南侧也用成排的立木加固,目的是加固中间成列的横木,使其稳固。

河泊所遗址上蒜一小片区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了该片区就是汉中央政府所设立的益州郡郡治。大量包括“益州太守章”和益州郡所辖24县中19县官印在内的封泥,跨城东西向的大型道路L6,TN69E91—94、TN70E91—94、TN71E91—94发现的建筑基址、活动面、灰坑、水井等相关遗存,连同最新出土的包含“滇王相印”、“蜀郡太守章”在内的封泥和有字简牍,表明位于道路L6北侧的遗迹确为官署建筑,特别是“益州”云纹瓦当的发现,为该地为益州郡郡治增添了实证。

河泊所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证明了早在西汉武帝时期,西南边疆的云南就已经纳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为我国边疆的边疆治理和边疆学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图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