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2024年的图书出版领域,女性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读者带来了一系列优秀作品。本年度图书报告精选了女性情谊、日常生活图景及非虚构作品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位置和情感体验。从张莉的《重塑姐妹情谊:社会性别意识与现代女性文学谱系的建构》到孙萍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再到王柳云的《走过一座海》,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生活和情感,也反映了时代洪流中女性的自我寻找与表达。期待这些作品能如星辰般,引领我们发现更多未知的宝藏。
■ 杨凯麟
2024年即将落幕,回首过去这一年,中国图书出版呈现出丰富景象,女性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为广大读者群体带来了许多优秀作品。笔者试图通过梳爬这一年度各大女性图书榜单,归纳女性图书的创作趋势和出版动向,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期待这些作品能如星辰般引领我们发现更多未知的宝藏。
她们的情谊:女性命运与情感纽带交织缠绕
随着世界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不断地被引介,有关女性情谊的世界文学拼图在中国读者心中逐渐完善。女性之间的友谊,一直是一段被忽视的情感历史,读者群体已经不满足于过去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情谊的陈旧和刻板描绘。他们开始寻求更加多元、真实和深刻的女性形象和关系书写。“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深耕女性文学,在其2024年四季的榜单中可以看见作家为重新书写女性情谊所做的努力与尝试。有许多作家都试图展现女性之间复杂而丰富的情感纽带,以及女性生活细腻真实的切面。姚鄂梅的《我们的朝与夕》讲述了四位女性因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在梦想与现实的对峙中挣扎,在乌托邦破碎之后又继续奔赴理想。张悦然的《天鹅旅馆》中两位女性的友谊跨越阶层直面生活的重击。家庭内部女性成员之间血脉相连的情感共同体亦是女性情谊的重要面向,辽京的《白露春分》深入家庭生活内部的残酷真相,祖孙三人在爱的废墟上相偎相依。贺淑芳的《蜕》与殳俏的《女字旁》聚焦家族几代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自我救赎与精神蜕变。
值得关注的是,学者、批评家张莉最新的学术评论集《重塑姐妹情谊:社会性别意识与现代女性文学谱系的建构》勾勒出姐妹情谊在中国土壤上的缘起与变迁,试图还原一条基于本土化经验的女性文学发展道路,这无疑击中了当下读者所关心的点。
此外,亦有不少书写女性情谊的外国文学佳作被引进出版。意大利作家达契亚·马拉依妮的长篇小说《玛丽安娜的漫长人生》由18世纪聋哑贵族玛丽安娜的个人史辐射到家族史。在命运的沉浮中,玛丽安娜与家族的其他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美国作家范妮·弗拉格的长篇小说《油炸绿番茄》讲述20世纪80年代两位女性在养老院中的忘年之交。土耳其作家艾丽芙·沙法克《失踪树木的岛屿》以女儿的视角,去探寻母亲心底深藏的往事。这些作品打开了女性情谊的多元面向,让那些未被言说的情感被发现。
她们的所在:日常生活图景与当下时代经验书写
女性情谊构成女性生活画卷不可或缺的一角。当我们把关注面扩展到女性生活的整体景观,会发现女性作家在描绘女性生活的同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女性生存体验的细腻把握。孙频的“小城女性”系列(《天空之城》《白貘夜行》《狮子的恩典》)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的小城女性在梦想与现实的裂隙中的艰难前行,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女性命运的侧写和对时代情绪的捕捉。付秀莹的小说集《谁此刻在世界上的某处哭》关注到现代化进程中在城乡之间游荡的边缘女性群体,书写她们漂泊不定的生存状态。盛可以的《建筑伦理学》通过日常经验的书写展现现代情感结构,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得以窥见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独特位置和情感体验,她们如何寻找自我、表达自我和塑造自我。
在对城乡二元叙事和现代都市经验书写之外,作者还将具体的地方作为其文学世界的地理锚点,书写具有地域色彩的女性生命经验。迟子建的《东北故事集》将目光投向东北大地,将当下平凡人的际遇与东北历史故事相结合。马金莲的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呈现了西北人民与故土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青年作家龚万莹的《岛屿的厝》入选“2024豆瓣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榜单,创造出萦绕着淡淡乡愁的闽南世界。内蒙古作家娜仁高娃的《驮着魂灵的马》与广西少数民族作家陶丽群的《万物慈悲》延续少数民族生活书写,少数民族文学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望中呈现出不一样的质地和光泽。少数民族地区在作家的笔下不断地被重新建构和阐释,乡土为故事赋予实感的基调和厚重的底色,同时也在一个个承载着生命记忆篇章的塑造下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宽阔的象征范围。
真实的她们:在非虚构中抵达生活的多重面向
非虚构作品无疑是抵达当下真实生活的直接抓手,它引领读者窥见那些未被聚光灯照耀的无数人生活的真实面貌。王柳云的自传式文集《走过一座海》使女性打工者的生活得以被照亮。李颖迪的《逃走的人》入选“2024豆瓣年度图书社会纪实”榜单,记录了一群在鹤岗生活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试图为生命意义寻找一个新的答案。入选“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的《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注意到平台经济下劳动形态的变化以及骑手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伊丽莎白·卡明斯·穆尼奥斯的《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揭示了移民保姆替白领母亲承担母职工作的现象,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价女性工作的价值。这些非虚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让我们见证不同群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追求,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活都值得被关注和理解。
在今天,女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一些曾经被历史长河掩藏的女性人物和故事逐渐浮现。在散文集《念念平安》中,苏枕书在书画诗文中发现了那些曾经消失的女性身影和姓名。美国知名科普作家达娃·索贝尔《玻璃片上的宇宙:哈佛天文台与测量星星的女士》书写了为天文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女性不为世人所知的故事。《耶鲁需要女性:她们如何改写藤校规则》以口述史的方式讲述耶鲁第一批女本科生如何在性别不平等的环境下推动教育模式变革。2024年,许多重磅传记陆续推出,深刻缅怀历史上那些卓越的女性典范。如《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我的战争都埋在诗里:艾米莉·狄金森传》《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等,它们为读者与已经逝去的灵魂搭建起心灵对话的桥梁,让我们得以亲触她们在各自的时代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除了对女性历史的回顾外,我们亦可以看到女性作者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和生命记忆进行整理和再编织。在“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中,沈书枝的《月亮出来》记下自己一步一步离开故乡,走向外面世界的道路。入选“豆瓣2024年度图书”的《猫鱼》,陈冲以其电影人的视角,将个人生命经历转化为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生活的起伏和情感的流转。榜单之外,赵园在《灯火》中以学者的深邃和文人的温情,勾勒出一代学人的半生曲折,展现了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风骨。她们以笔为舟,穿越记忆的河流,共同绘制了女性作者对自身经历的深刻反思与艺术再造。
在过去的一年中,图书市场有许多描写女性生活多样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让读者在过往与当下,生命与历史中,与真实的女性生命经验相互映照。女性作者群体的壮大和新声音的涌现,为女性图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女性图书仍处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女性写作需要突破传统题材和风格的限制,拓宽写作面向,以敞开的姿态与时代脉搏共振,以写作响应当下读者的需求。相信未来女性作品的萤火之泽终将汇成闪耀的星河,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