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四川盆地,这片被群山环抱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巴蜀文明,造就了令人向往的"天府之国"。
可当我们追溯这片土地的地质历史,却发现: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如今的四川盆地之所以成为富饶的平原,离不开长江在夔(kuí)门劈开的一道出口。
亿万年铸就沧海桑田
川盆地的形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演变。最关键的几个节点,要追溯到亿万年前。
在2.5亿年前的三叠纪,现在的四川还是汪洋大海的一部分。当时它属于特提斯海,海水覆盖了整个地区。海底沉积了厚厚的一层海相碳酸盐岩,足足有500米那么厚。谁能想到,日后这些看似普通的岩层,竟成了四川丰富盐卤资源的源头。
到了2亿年前的侏罗纪,事情有了大逆转。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特提斯海渐渐消失了。川西地区慢慢从海底隆起,变成了陆地。
但地壳没闲着,它里面的物质不断向东挤压,挤出了古龙门山,同时,岩石圈都被它压弯了,东侧出现了一个前陆盆地。没错,这就是日后四川盆地的雏形。
从汪洋大海到陆地盆地,四川可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场面,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接下来的日子里,古龙门山就没消停。经过了漫长岁月的风吹雨打,它慢慢被侵蚀、风化,残骸物沉积到了盆地里。同时,周围的江河湖泊也为盆地的发育助了一臂之力。它们带来的泥沙在盆地里堆积,愈积愈厚,盆地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就这样日复一日。转眼间,又是一亿多年过去了。到了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来了。青藏高原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一路向北"出逃",还一路隆起。
受它影响,四川盆地周围的山脉再次拔高。盆地本身却因为地壳下沉,愈发低洼下去。于是乎,盆地和周围山地的高差进一步拉大,地貌差异更加鲜明。
在天时地利的配合下,四川盆地的轮廓日渐清晰,规模也越来越大。
夔门早就四川盆地
但四川盆地能成天府之国,还得感谢夔门峡谷。是这道峡谷,为四川盆地开了条东去的水路,让积聚的水流得以泄去,让肥沃的土地得以形成。但你可曾想过,这宽仅十余米、深达千米的夔门,到底是怎么来的?
关于夔门峡谷的成因,地质学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各有各的道理。
第一种假说,是构造断裂说。这可是有地质证据支撑的,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一带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地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断裂。
尤其是喜马拉雅地壳运动让这里山脉抬升,断层纵横。长江正是顺着这些脆弱的断层线,穿行其中,经过亿万年的冲刷,终于开凿出了这条深邃的峡谷。
第二种假说,叫做溶蚀说。其实,长江流经的地方,分布着大量的碳酸盐岩。这种岩石遇水即溶,长江水一遇到它,就跟它杠上了,硬是把它给溶蚀出一条暗河来。日积月累,暗河越来越大,顶板最后"扛不住",轰然坍塌。
坍塌和溶蚀,反反复复,终于凿出了一条崭新的峡谷。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玄幻,但溶蚀作用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中确实扮演了关键角色。在重庆武隆,不就有著名的天坑地缝吗?那就是溶蚀的杰作。
第三种说法,叫做河流袭夺说。按这个说法,夔门原本不归长江管,那里另有其主。但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局势发生了变化。长江按捺不住,趁机对原有水系下手,生生把它的地盘抢了过来,夔门也就易主了。
这种“明抢”在河流发育史上屡见不鲜。青藏高原隆起初期,雅鲁藏布江不就抢了怒江的源头吗?长江抢了夔门一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种学说,各有各的理有各的例证,目前还难分伯仲。揭开夔门的神秘面纱,还需地质学人做更多研究,找出更多证据。但这三种学说,其实并不矛盾。
断裂让岩石破碎,更易溶蚀;溶蚀让地表塌陷,河流更易入侵;河流沿着断裂和溶洞,一路挟持,最终占领了整个峡谷。三种机制,可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区段,共同起作用,雕琢出了夔门的风采。
无论夔门的形成机制如何,对四川盆地来说,它都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没有夔门,长江便无路东去,四川盆地的水便无处排泄,必然变成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泊。
如此一来,盆地的自然面貌和人文格局,都将与现在大不相同。所以说,没有夔门,就没有如今的四川盆地。
同时,夔门也是长江上游进入中下游的分界点。它以上,是曲折逶迤的山地峡谷河段。它以下,才是平坦开阔、水流舒缓的平原河段。
两种河段,完全不同的面貌,却被夔门完美地连接在一起。夔门之于长江,不啻一道分水岭、一个转折点。
四川盆地若成海会怎样?
没有夔门,四川盆地要变“四川海”。虽说现在四川盆地是很富饶,但要是有个内陆海,对我国西南的发展会不会更好呢?
这还真未必。如果四川盆地真变内陆海,别的不说,光降雨量就很难顶。本来如今川东降雨就很多了,如果再有个内陆海在旁边挥发水蒸气,周围真就是一年四季梅雨季,木乃伊去了发霉。
而且众所周知,四川盆地如今是西南地区的能源宝库。地下埋着数不清的天然气资源。这些宝贝要是泡汤了,那开采难度可就大了。
再说地面上的好东西,四川的紫色土壤那可是出了名的肥沃,简直就是种啥长啥。这要是变成了湖底淤泥,靠这片沃土吃饭的老农们,估计得另谋出路。
这还不算完,可别忘了咱们的国宝大熊猫。这些可爱的国宝在四川山林里头过了好几百万年了。栖息地要是都被淹了,它们上哪儿安身立命去?还有自贡的古老井盐产业、三星堆那神秘莫测的古城遗址,这些稀世珍宝怕是都得葬身鱼腹了。
最头疼的,恐怕还是地质灾害。这么大一汪水压在脆弱的地壳上,那场面可不是一般的吓人。周边那些躁动不安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本来就地震频发、滑坡泥石流不断。这下子更得乱了套。
长江之水天上来,天府因何成宝地?
夔门保住了四川盆地,但如何让他发展成天府之国,就是长江的事了。
长江光一级支流就多达109条,河网密度之大,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尤其是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头号干流,水量充沛得很。当年连徐霞客都误把它当成了长江正源,可见一斑。
这岷江水发源于远在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一路奔腾而下,裹挟了大量泥沙,本想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谁曾想在龙泉山脚下折了个弯,泥沙慢慢淤积,竟然堆出了两个硕大的冲积扇。日积月累,这冲积扇愈发平坦宽广,形成了咱们的成都平原。
这成都平原虽说在整个四川盆地,不过占了5%的地界,可它在西南地区的平原里,那可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这不光是亩产量的担当,更是粮仓的中流砥柱。
当年,有一位叫李冰的大官,看准了岷江水患与水利的两重天性,带着他的儿子修起了都江堰。
何况,它不用人工操控,就能自动分水、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水量。这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拍案叫绝。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庄稼长势那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宋朝的时候,灌溉面积就有200万亩。到了1949年,已经超过280万亩了。再到上世纪70年代,一跃而至650多万亩。
世纪末更是破了1000万亩的大关。如今,都江堰灌区早已跨过岷江、沱江、涪江三大水系,灌溉面积达到了1133万亩,占了四川全省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还多。
光看这个数,你可能还体会不到都江堰有多牛。来说个更直观的,这灌区里大大小小的水渠,全加起来能绕地球一整圈还富裕。
像血管一样,把水输送到四川盆地的各个角落。如今,这片灌区已经延伸到了7个市40个县,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天府粮仓。
这片土地的战略地位,更是一言难尽。四川盆地地处中国腹地,北接关中,南连云贵,东进中原,西控青藏。
这种连天衣带、襟喉万里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军事家们梦寐以求的心脏要地。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割据蜀地的故事,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佳话。
为啥大家都盯着这块地儿?还不是因为它山险地要,易守难攻;民富国强,兵强马壮。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谁控制了四川盆地,谁就掌握了制胜的砝码。
新时期新担当,四川盆地的战略地位更是与日俱增。西部大开发把这里作为重中之重,“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把这里视为关键节点。成渝城市群,更是被定位为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和辐射源。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长江这条母亲河。是夔门天开、江水东去,才结束了四川盆地与外界阻隔的历史。三峡大坝的建成,更是开启了四川腹地全面开放的新篇章。
如今,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事关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守护好青衣江畔的林茵草甸,才能维系长江全流域的生态平衡。
结语
四川盆地的"天府"之称,当之无愧。而成就这一切的,正是长江水系的悉心哺育。长江水不仅没有给巴蜀大地带来灾厄,反而以其无穷智慧和力量。大江奔流不息,都江堰巧夺天工。天时地利人和,这才有了今天的茂穰蜀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