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北山经》:“又西二百里,曰北阴之山,多大蛇,长千尺,其音如击鼓。”
形象特征:身长数十丈,庞大无比,体态厚重,常潜伏于森林或河流中,能引发地面震动,极具威慑力。
象征意义:大蛇象征着自然的原始力量,是山林中的霸主,具有生物链顶端的压迫力,象征未知的自然威胁与力量。
02 长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长蛇,遍体白斑,身长无尽。”
形象特征:长蛇的最大特点是极度修长,体态如无尽的长河,身体无限延展,看不到尽头。
象征意义:长蛇的“无限延展”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性与未知的漫长力量,它的“无尽”特征也带有一定的神秘意味,代表着“看不见的终点”和“漫长的等待”。
03 登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中山经》:“登蛇居之,赤如丹火,其行所过,草木皆死。”
形象特征:通体赤红,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具有极强的毁灭性。
象征意义:登蛇象征着灾厄与毁灭,其爬行轨迹会导致环境的破坏,象征着自然灾害、火灾和荒芜之地的降临,也象征着不祥与威胁。
04 相柳
来源典籍:《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九首蛇身,所过之地,不生草木。”
形象特征:相柳是一种九头蛇形怪物,每个头都可以独立活动,且每个头都能吐出毒雾,毒雾能腐蚀一切,所到之处皆变成毒沼。
象征意义:相柳象征着毁灭性与极端贪婪,由于九头的形象,他也象征着多面性,在后来的传说中,九头的意象经常与“多头怪物”相关联,象征着永不满足的贪欲。
05 巴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南山经》:“有蛇焉,名曰巴蛇,食象,其状如蛇。”
形象特征:巨大无比,能一口吞下大象,展现出恐怖的捕食力量。
象征意义:巴蛇象征着蛮力与暴力的生存法则,这与自然界的“强者生存”法则一致,展现出野蛮的生存逻辑。
06 赤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丹穴之山……有蛇,其名曰赤蛇。”
形象特征:赤蛇通体火红,其气息如同烈焰。
象征意义:赤蛇象征火焰与毁灭,其赤红的身形被解读为烈火的拟人化,象征着不可控制的自然力量(如火山喷发、烈日高温等)。
07 腾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大荒东经》:“腾蛇游雾,天地之间,无所不至。”
形象特征:一种会飞的蛇,能够在云雾中飞翔,与龙的形象有些相似,但没有四肢。
象征意义:腾蛇象征着智慧、自由与通达,由于它可以在天地之间穿行,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灵魂。
08 肥遗
来源典籍:《山海经·西山经》:“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判木,见则天下大旱。”
形象特征:肥遗的身体像蛇,但拥有四只翅膀,能够在空中飞翔,发出的声音如同木头断裂,令人不寒而栗。
象征意义:肥遗象征着干旱与灾难,其出现往往预示着自然的惩罚,象征着不可抗拒的环境灾害。
09 玄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玄蛇守护高山。”
形象特征:通体漆黑的巨蛇,常盘踞在高山之巅,象征着威严和守护力量。
象征意义:玄蛇象征着守护与威严,与镇守秘境和看守神秘的宝藏的概念相连。
10 黑蛇
来源典籍:《山海经·南山经》:“南山有黑蛇,长千尺,游走水泽之间。”
形象特征:黑蛇的形象是通体黝黑,外形类似普通的大蛇,但其力量更为神秘,常游走于水中或沼泽中。
象征意义:黑蛇象征着水、智慧与隐秘的力量,也象征着深藏不露的神秘智慧。
11 玄武
来源典籍:《山海经·海外北经》:“玄武者,龟蛇合体,镇守北方之神。”
形象特征:龟蛇合体的神兽,蛇缠绕在龟身上,常守护水域和北方方位。
象征意义:玄武象征着守护、稳定与水的力量,是中国传统的四象神兽之一,掌管北方与水域的安定。
12 蠪侄
来源典籍:《山海经·西次三经》:“有兽焉,其状如人面而蛇身。”
形象特征:人面蛇身的怪物,身体蜿蜒而行,带有诡异的阴森感。
象征意义:蠪侄象征着恐惧与未知,因为它的“人面”特征超越了自然逻辑,给人一种“怪物混合体”的不适感。
13 烛九阴
来源典籍:《山海经·大荒北经》:“烛九阴,视之为昼,目闭为夜。”
形象特征:人面蛇身,头上长有一只“天眼”,能够控制昼夜。
象征意义:象征时间、命运的掌控者,烛九阴被视作上古的创世神,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力量。
你还知道哪些“神秘蛇”?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