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肉价随礼”倡导文明风尚

在你的家乡,邻里办喜事要随多少礼金?近日,一则标题为“一斤猪肉价随礼”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中,湖南省茶陵县龙匣村一户正在办喜事的村民翻开礼金册子,上面工整地写着“15元”“20元”等随礼金额,当地村干部解释道:“现在一斤猪肉15元左右,就随15元嘛,是亲戚的话也可以多随一点。”

红白喜事随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临近春节,亲朋好友“接二连三”的喜事加上数目不小的礼金,让网友们直呼这是“喜庆的负担”。在这则视频下,网友们纷纷留言,“这种做法太好了!”“建议全国推广!”“肉价随礼”背后有哪些故事?记者走进龙匣村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制定随礼标准?

“要说‘肉价随礼’,那就要从我青年时期说起了。”一见到记者,今年52岁的龙匣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文华就打开了话匣子,“过去,龙匣村办喜事请客吃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末,村里一有红白喜事,龙匣村村民为了不耽误一天的工作,都会早早地来到喜主家吃饭。“那时候喜事的桌数至少有40桌,所以一般会吃两遍,当地的朋友和外来的宾客分开吃饭,这就产生矛盾了。”李文华解释道,“村民们急着干农活,着急吃第一遍,把外地的客人晾在一边,时间一长别人都说龙匣不好客。”

随礼金额不同也会引发村民之间的不愉快。“两家人一前一后办喜事,你给一家随5元,下一家随6元,没有平等对待,自然会引起矛盾。”一场喜事,引发多重矛盾,这可急坏了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寿元。“村里不团结,直接影响其他工作的推进,必须尽快想办法。”73岁的李寿元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觉得历历在目。

20世纪90年代,李寿元和当时的龙匣村老年协会会长李甲喜经过多次商议,决定以一斤猪肉的价格作为随礼的标准。“猪肉是我们村宴席上最常见的食材,一斤猪肉的钱数既不会让村民承受不起,也不会让主家亏得太多。”李寿元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准制定后,执行却不太顺利,很多村民一开始并不愿意执行,觉得“管得太宽”。作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李甲喜带着老年协会的成员一一劝说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在半年后,“肉价随礼”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认可,邻里之间的矛盾也少了。李寿元趁热打铁,推出了“红喜事邀请一个村民小组,白事邀请两个村民小组”的规定,这样大大缩减了办事时的桌数,也让当地村民和外地宾客同坐一桌,其乐融融。

矛盾被化解了,村民办起事来没有了后顾之忧。谁家办喜事了,同组村民一家派一个代表,轻松地递上一份饱含祝福的礼金,喜主、客人都欢喜,“肉价随礼”让龙匣村洋溢着和谐团结的气氛。2024年5月,茶陵县印发了《2024年茶陵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随后就在各村开展“移风易俗大家谈”活动,“县电视台来到龙匣村时发现这个风俗很特别,就制作了一个视频,没想到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茶陵县委宣传部新闻室主任阳童说。

标准因何得以执行?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一斤猪肉价随礼”早已纳入龙匣村村规民约中,老一辈村干部的集体智慧润物无声地塑造着龙匣村的好风俗。“肉价随礼”短视频受到关注后,人们给龙匣村好风俗点赞的同时,也有网友提出疑问:“十几元的礼金,主家会不会亏太多啦?”

在龙匣村,记者采访了办完喜事不久的村民李峰,“多少是会亏一点的。”李峰坦言,“这是我们村的传统,没有人在意会亏多少,无论红事还是白事,亲戚朋友能聚在一起,我们的心就暖了。”记者采访了龙匣村多个村民,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村民们更在意的是“宾客能不能乐乐呵呵地吃好”。

村民们简单朴实的回答背后是老一辈人营造新风尚的智慧,李文华进一步解开了网友们的疑惑:“我们村对宴席标准作了规定,一桌酒席二三百元,有肉有菜,这是在村民大会上一致通过的。龙匣村能把这个规定延续下来,除了‘肉价随礼’符合村民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村子的家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家龙匣水,滚滚入南溪。”明代忠臣李东阳青年时期回乡祭祖所写下的诗句,成为龙匣村村名的由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在历史上曾出了10位进士,更是有李东阳、李馀等历史文化名人。“这棵枫树就是9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李馀种下的。”李文华指着远处的枫树介绍,直到今天,龙匣村近八成的村民还是李姓,“李馀对他子孙的教育十分严格,他的后人还专门建了杜陵书院供子孙学习经典之用,耕读传家、心有家国,好家风一直传承至今。”

“都是一家人。”这是记者在龙匣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村口的祠堂门前,龙匣村老年协会四组组长李新元正在和村民们讨论刚刚结束的糍粑节。“村里把首届糍粑节举办地放在了第一村民小组,一组很多村民不姓李,其他组就有意见。”今年70岁的李新元心直口快,在村民之间很有威望,在他的劝说下,四组的村民解开了心结,“无论姓什么,都是一家人”。

文化最能滋养人心。“肉价随礼”的规定虽简单,但饱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几十年间这一规定在龙匣村被完整地传承下来,靠的是村民们对“同根”的认可以及传承百年好家风的责任感。龙匣村祠堂内,“同根同源”“旺族增辉”的牌匾是龙匣子孙从五湖四海寄回家乡的,“李家的祠堂有400多年的历史,2021年我们根据村里老人们的回忆,重新修整了祠堂,费用全部是村民自筹。”李文华介绍。

村庄风气持续向好

祝笋是龙匣村驻村第一书记,2024年是他来村里的第二年了。回忆起初次来到龙匣村的情形,他说:“山明水秀,是我对龙匣村的第一印象。”随后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入户走访,与村“两委”商议后确定了将文明乡风培育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龙匣村文化底蕴深厚,具备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的良好条件。”

“龙匣村,底蕴厚,状元第,学士里……肉价礼,情意重。”2024年7月,祝笋和其他村干部一同将原来的村规民约改编成“三字经”并张贴在村委会门口的墙上。新版的村规民约读起来朗朗上口,包含了龙匣村的人文历史,还将“肉价随礼”“邻里和睦、重视教育”等内容也写入其中。“新编村规民约更加规范了,增加了龙匣村历史和好风俗等部分,提升了村民们的文化自信。”祝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龙匣村新旧两版村规民约,记者注意到新版增加了“敬老人,尊伦理”的内容。“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人接近一半是60岁以上的老人,所以我们将尊老爱幼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也放入村规民约中。”祝笋解释道。为了丰富村里老人的生活,龙匣村在重阳节为年满60岁、70岁和80岁的老人过集体生日,在这一天过生日的老人们可以得到围巾、蛋糕和面条等礼物,其他60岁以上的老人也会发放纪念品。“过集体生日把老人们都凑在一起热闹热闹,还能增进邻里感情。”祝笋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村民也不需要重复办寿宴了,这样过集体生日既有意义也避免村民铺张浪费。”

“三字经”村规民约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集体生日暖了村里老人的心,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如何刹住村民农闲时爱喝酒、打牌的风气是祝笋和村干部们一直在琢磨的另一个难题。“李东阳那句‘我家龙匣水,滚滚入南溪’给了我们灵感。”在村委会的牵头下,龙匣村“南溪舞蹈队”成立了,“村民们排练的舞蹈在集体生日上展示,还被选送到株洲参加市级比赛,村民们都非常高兴。”龙匣村党总支书记李小文说。谭茶娥平日里喜欢跳广场舞,是“南溪舞蹈队”的主力队员,见到记者她兴奋地说:“‘肉价随礼’的视频在网上火了之后,我们可高兴了,自己家村规民约里的内容竟然能上网络视频,大伙儿觉得非常自豪,跳舞更有劲了。”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银银

山东肥城市安驾庄镇

“一碗菜”背后的好风俗

在不少农村地区,婚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禁而未绝。一些人家因此口袋空了、亲情淡了。“死”要面子“活”受罪,逝者葬礼变成生者负担,陈规陋习成为紧箍农村群众的一道“难题”。

从十人一桌的大席,到一人一碗的烩菜,从东借西凑办丧事,到厚养薄葬待老人,2024年以来,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针对农村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问题,创新探索白事“一碗菜”做法,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助推了乡风文明的新风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一碗菜”,如何成为破除殡俗陋习的“利器”?近日,记者前往安驾庄镇张家埠村、冯家楼村,探访“一碗菜”背后的故事。

从坐大席到“一碗菜”

“忙活一上午了,大家吃一碗歇歇!”安驾庄镇张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张敬正在忙着招呼客人。

“以前村里办白事,所有的客人都要到场,吃饭要坐大席,有的酒席会上12到14个菜,一般都是三四十桌,至少500元一桌,算下来一场白事要花两三万元。”村民张庆涛说。张敬接过话茬:“现在我们村办理白事都是一人一碗菜,菜品很简单,一般是普通的肉和菜炖一炖,一碗也就10多元,馒头随便吃,提倡不用烟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安驾庄镇,像这样丧事简办的村庄还有很多。“我们村白事由村里处事公道、在群众中威望高的退休教师和村民代表出面,组成红白理事会,帮助村民操办红白事,既省事又省钱。”冯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李会说。

然而,“一碗菜”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推行之初,也遇到了一些波折。当时村民们谁也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怕被亲朋好友说小气,落个不孝的名声。李会感触颇深,她带领村“两委”走街串巷挨家劝说,付出了不少努力。

针对丧事攀比之风,安驾庄镇组织多个调研组,赴全镇70余个村庄走访群众近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制定十条“硬核”标准,形成《关于进一步规范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详细规定丧葬用餐标准,一律吃“一碗菜”。

“白事‘一碗菜’,既顾全了主家的面子,又大大降低了费用。”安驾庄镇民政工作负责人孙红介绍,“一场改革下来,当地村民办丧事花费从两三万缩减到两三千,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

据安驾庄镇民政部门统计,丧事就餐“一碗菜”的做法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共计300万元。孙红介绍,如今,“丧事一碗菜”在安驾庄镇71个行政村已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丧事操办流程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模式化、规范化。

从“祭之丰”到“养之厚”

老人去世,“薄葬”仅是形式的简化,“厚养”才更值得关注。

“一锅饭吃一天、一个菜吃三餐”,是很多农村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从2023年以来,安驾庄镇立足实际,开设了幸福食堂、如康家园,结合全镇推行的“一块田”改革,打造“一块田”养老服务站,村集体将“一块田”经营所得收益用于养老中心的持续运营。养老中心每天为老人提供一荤一素一面食一汤,老人们时常聚在一起,一边品味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一边拉家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解决农村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基础上,安驾庄镇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养老中心建有康复室、寝室、澡堂、理发室、洗衣室等各类功能室,为老人提供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医、辅助就业、日间照料、家政服务、休闲娱乐等内容在内的八项“服务清单”,切实解决了农村老人养老难题。

随着运营能力的不断加强,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儿童、军属、残疾家庭等人群,增设“以地抚小”小饭桌、“以地拥军”小食堂、“以地助残”志愿队,建成集“养老、托幼、拥军、助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既增进了民生福祉,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在正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理论宣讲室里,村党支部书记刘庆贺正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他用“一碗菜”的省钱账单,向群众展示“一碗菜”的工作成效。

记者了解到,推行“一碗菜”后,以善治家、以孝传家、以德兴家已成为安驾庄镇新风尚,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倡导移风易俗。“我们提倡老年人在世时厚养,去世之后薄葬。厚养能使老年人晚年更幸福,薄葬则能省下一些费用,减轻年轻一辈负担,让他们未来的日子能过得更好更踏实。”安驾庄镇宣传委员陈浩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祁倩倩

移风易俗要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移风易俗,是一项兼具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无疑需要外部因素的推动,而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则更为根本。在城乡中国背景下,乡村内生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各类村民自治组织。近些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内生动力被发现、被培育,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移风易俗归根结底要依靠村民的认可和带动。乡村内生动力来源于村民,他们扎根乡村,能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面对移风易俗时产生的矛盾纠纷,能够更快协调各方利益,解决问题,增进村民间的理解信任。另一方面,村民的主动参与,也能增强其责任感和积极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升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和信心。

移风易俗,殊为不易,要讲方法善引导,重仪式有人情。只有因地制宜挖掘、培育、运用好乡村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进来,同时坚持疏堵结合,协同推进,才能让文明新风润泽每一寸乡野大地。在湖南茶陵县龙匣村,“一斤肉价随礼”的风俗,近期受到广泛关注。这种简便易行的做法,让村民免去了“人情债”负担,让邻里情更简单纯粹,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乡村的特有文化是村民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纽带,能够凝心聚力,有助于移风易俗。在此项风俗形成过程中,该村的自治组织——老年协会协助制定了具有可行性的标准,因势利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革除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需要多方合力。如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企业、文艺工作者等,都是激发、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有力力量。他们深入乡村,开展文艺演出、培育农民歌唱团等,精准对接农民的文化需求,帮助村民找到本村推行移风易俗的有效着力点,再加上社会的持续倡导,那么喜事新办、白事简办、人情适度的新风正气,就有可能从一起起个例变成潮流趋势。

作者:崔现芳 陈银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受访者供图

监制:侯馨远 编辑:刘婉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