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夕阳的余晖温暖地洒在机场上,微风送来阵阵清凉,惹人心生涟漪。不远处,中航工业哈飞客户服务中心外勤机械工门晓东刚刚圆满完成职业生涯最后一“舞”,正目送直升机扶摇直上。

外场人的荣耀:退休在外场 驰援为祖国

最后一“舞”,“来之不易”,深情款款。作为高级技师,门晓东曾受聘为集团特级技能专家,在哈飞外场服务保障的圈子里,是大家口中的绝活儿专家和传奇人物。在用户口中,他是高手中的高手,亲人一般的存在,但两年多来,他却很少出现在外场。

当时光的直升机缓缓掠过熟悉的外场,六十岁的门晓东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二十几岁时的影子。还是那架直升机,随着时光送走了匆匆过客,静静飞向另一个故事。

两年前,一直生龙活虎的门晓东生病了。岁月不饶人!此后,单位重点照顾老同志,即便他的身体已大大好转,也很少给他安排任务。

叱咤外场三十多年,从外场到办公室,门晓东的眉宇间多了几分落寞。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在保证门师傅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我们要让他在退休前完成最后一‘舞’。”“对呀,退在外场,才是对门师傅最大的关爱!”在大家的策划推动下,门晓东迎来最后一“舞”。

正值盛夏,进入汛期,直升机高频出动抢险救灾,用户提出一部分老型号亟需技术支援。恰巧,这是门晓东的绝活儿之一。单位派出门晓东和徒弟于任龙执行任务,师父“主战”,徒弟一边学习一边“护航”。“老夫聊发少年狂”,接到任务后,门晓东的双眸立即明亮起来,尤其一想到这些直升机正等着奔赴抢险救灾一线,他就越发急迫。这是最后一次,也像每一次一样,坐了一上午火车到达目的地,师徒二人匆匆安顿好行李,简单吃口饭,不做休整,马上抵达机场开工。

最后一“舞”:紧张有序 优质优雅

当天,门晓东要完成一架机的尾轴校准工作,以确保第二天的试飞和马上开始的飞行任务。此行,他不仅要做好技术支援,高质量响应好用户需求,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门儿技术传下去,把工作的秘诀和“心法”言传身教给于任龙。

工作的秘诀是哪些?从干第一架机开始,门晓东就手把手教学,干一步讲一步。他把怎么识别风险、识别哪些风险悉数告知,毫无保留传授操作手法;把怎样检测质量、检测哪些质量一 一细心讲述。在此过程中,门晓东的手脚不如以往灵巧了,口齿不如以往伶俐了,但坚持一步一步清晰演示,一句一句慎重表达。

工作的“心法”是什么?门晓东说:“用户和我们就是一家人,这种意识是前提。用户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推’,工作质量关乎飞行员生命。要以百分之一百二的责任心做好每一项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尾轴校准的各个阶段,门晓东都干出极高的质量,并要求徒弟用目镜仔细查验校准质量,自己再检查一遍。在整体工作检验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后,他还有一个附加动作——邀请用户再次检验,持续优化,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夜幕降临,师徒二人圆满完成第一架机的任务,优质、流畅、紧张、有序,他们的校准精度已经满足并超越设计要求和用户需求。像往常一样,门晓东宝刀未老,用户喜笑颜开。“看着师父在工作梯上爬上爬下,吃力地又精神头儿十足地给我演示和讲解,我的心里不是滋味,却又备受激励。”于任龙说道。

我们的故事:昨天今天和明天

此后的半个月,门晓东和徒弟不仅完成了用户需要技术支援的相关任务,还把同型号其他几架机的尾轴重新做了校准,把当下问题和后续的潜在问题一体化高质量解决。其间,于任龙基本出师,前往其他用户所在地牵头完成了一次尾轴校准任务。最后一“舞”,圆满落幕。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门晓东和徒弟聊着天,不禁感慨万千。脑海里和话语中不时闪现着昨天、今天和明天。

往事随风难再见。列车高速行驶,穿过田野、高山、河流,门晓东的脑海中回响起年轻时很火的那首歌《往事随风》,“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都随风,心随你动”。1987年入职哈飞,弹指一挥间,37年过去,一些经历不时涌上心头。1994年大干进港机;1997年保障驻港部队直升机顺利起飞,震国威壮军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护卫雄鹰振翅长空;在国外保障运12进行飓风救援和火山救援;十年的海外出差时光,曾经夜不能寐,如今都已尘埃落定……

未来可期情犹在。今天,任务圆满完成。明天,门晓东将走进另外一个故事。他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了80分,37年里,水轰5、运11、运12系列、直9系列等一众型号他都干过,但因为年龄限制和工作分工,有些型号他还没上过手,算是遗憾吧。马上退下来了,他终于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家人,尤其是多陪陪老妈,照顾她的起居,弥补几十年来的缺憾。

有人最后一“舞”,有人正“起舞”。“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在“门晓东们”的最后一“舞”中具象化了,在航空人的故事里代代相传、代代践行,写上蓝天、融入家国。(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