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脱钩四个字,近些年总是伴随着各种惊天动地的预言,像什么全球化终结啊、产业链断裂啊、双输格局等等,是个人都能出来说几句。但谁也不能否认,自从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打响对华“贸易战”以来,中美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降低,到2024年前11个月,美国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已经跌至11.2%,创造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的最低水平。
一、历史新低
这一数字背后,是两国贸易关系持续降温、科技博弈不断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不安的具体表现,但脱钩真的有这么容易吗,在这个过程中,又是谁受损更大呢?首先我们要认清一点,中美两国几十年的经贸关系,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交织,两国在多项产业上都是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5000亿美元的商品中,有3000亿美元是美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后返销美国的。这些商品利用了美国的技术专利,世界各国的原材料,和中国的产业链,想要一道行政令就完成脱钩,根本不现实。而在这一整个生产、销售环节中,谁更不可或缺呢?是美国,还是中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用汽车。以它为代表的美资车企,每年在中国的销售量约为300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6%。如果通用汽车响应脱钩号召撤离中国市场,中国用户买不到美系车了,还可以买德系车、国产车。而通用如果丢掉中国供应链,恐怕连他们供应美国国内的汽车都产不出来。
二、背后的真相
同样的事情,还存在于其他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领域中,比如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等。也就是说,美国想通过脱钩来“驯化”中国,这根本无法实现。2024年的数据显示,美国芯片产业有60%的市场需求来自中国。如果芯片供应链断裂,美国企业的高昂折旧成本将无人分担,研发投入难以维系,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美国多家咨询公司、产业专家都指出,对华脱钩将使美国芯片产业在两年内陷入衰退,到时候谁会从中受益?还是中国。
美国是自损八百,中国的处境又如何?不少人认为,中美脱钩会对中国的出口创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事实可能没有那么悲观。从贸易数据来看,美国占比下降,没有让中国陷入出口寒冬。相反,我们正在通过市场多元化策略,迅速填补来自美国市场的空白。同样是在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值达6.29万亿,同比增长8.6%,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也保持了8.2%的增长,数据喜人。
当然,这其中有一部分商品,是地区国家从中国低价进口,再加钱卖到美国,以绕过美国恶意加征的关税。最典型的莫过于咱们的好邻居越南和美国的好邻居墨西哥。但不管他们怎么卖,中国的出口数据都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可以借助越南和墨西哥,辐射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市场,何乐而不为。
三、我们该怎么做
至于技术领域。美国试图通过限制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来卡住中国的脖子,但这一策略反而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中国虽然仍然依赖部分关键设备,但国产芯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过去两年随着中美科技博弈升级,中国在芯片设计和生产方面的自主率已大幅提高。某种程度上,这种被脱钩反而成了推动中国技术升级的催化剂。脱钩,让中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这不是一件坏事。
说到底,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同样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消费能力远不如中国。连特朗普这次赢得竞选的最大功臣马斯克,都多次公开表示,没有中国,特斯拉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美资企业大可以撤走,你看看德资、法资企业会不会趁机抢占市场。类似的剧情,已经在澳大利亚跟我们打“贸易战”时上演过,最终的结果是莫里森政府被赶下台,阿尔巴尼斯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跟我们修复关系。
总之,还是希望美国早日认识到,中美之间真正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要不要脱钩,而是如何在后全球化时代,寻求新的合作与共赢模式。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共同发展。不管是拜登还是特朗普,又或者是之后的美国总统,都要好好记住这句话才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