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尹星云)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2025年北京市将继续建设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共有494.8万老年人,其中入住机构养老的占比不足1%,超过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为了满足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将专业养老服务送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要求,全市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截至2024年12月31日,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标志着这一民生工程圆满收官。
2023年12月,北京市印发《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及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助餐服务发展、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等“1+N”系列政策,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这一概念。据了解,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是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可以统筹调动辖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普惠养老服务。
2024年初,北京市民政局系统梳理了全市老年人信息, 分析绘制出老年人分布热力图。重点聚焦老龄化程度高、“老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密集地区,按照“政府无偿提供设施、以空间换服务”的思路,遵循就近就便、普惠服务、功能集成、安全运营等四大原则,按照转型升级、配套新建和整合设置三种方式,全面布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制定“两指引、一方案、一协议”(即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指引、验收指引、效能评估方案、运营协议范本),着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确保“建一个、成一个”。
2024年全市新建的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分布在16区与经开区,辐射了全市476家养老服务驿站,惠及155万老年人及32万“老老人”。据悉,2025年北京市将继续建设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持续织密养老服务设施网络的同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据介绍,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综合体,其总体上具备两类六项功能,即集中养老、养老助餐、老年学堂、康养娱乐、心理服务等基础服务功能,以及志愿服务、疾病筛查、公益宣传等拓展服务功能。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习惯用手机上网,北京养老服务网近期还测试上线了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信息平台。未来,这一平台将全面汇集老年人线上线下服务需求,形成服务订单并精准匹配服务商,让获得养老服务像电商购物、网络约车一样便捷。同时,信息平台可通过后台对各类养老服务订单实现全过程管理,确保提供服务的人员有资质、品质有保障、过程有记录、进程可追溯。有需求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可以直接前往离自己最近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获取相应的服务,也可通过电话联系或登录北京养老服务网及同名微信小程序获取相应的服务。
下一步,北京市民政局将持续创新和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专业养老”,全力打造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高地、人才队伍高地与标准体系高地;发展“普惠养老”,以“空间换服务”为保障,以培疗机构改革为拓展,推动普惠养老机构认定,让首都老年人方便快捷“称心”养老;发展“智慧养老”,强化大科技、大数据、大模型应用,让养老服务既“省心”又高效;发展“温度养老”,坚持人本理念,加强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养老有尊严、生活有品质,营造养老服务行业“暖心”氛围;发展“阳光养老”,通过推行“无感全息的政府监管”,强化“高度自觉的行业自律”,打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秩序”,加快形成养老服务“安心”环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