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我们大多数人都受到了如今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于早朝的了解可能就是局限于每天早上上一次朝,然后就结束了。
其实早朝并不是每天都要举行,并且聚集大臣们上朝议事,也不局限于早上。官员们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参加朝会,那么他们的住址以及办公的场地就不能太远,那么他们办公地点和住址都在哪里呢?
早朝又有哪些规定呢?
早朝的起源与变化
早朝在学术界的考证之下,大家公认的结论是,早朝最早起源于西周。早朝其实并不是全都为了处理当下的政务,在当时的条件下,除非是火烧眉毛,或者非常重要的紧急事项需要马上解决的,一般的闲杂政务,是不需要在早朝上解决的。
那么既然早朝没有非开不可的必要性,为什么君王还一定要通知大臣们进行早朝呢?这其中无外乎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早朝”有着“臣子在早上拜见君主”的朝拜之意,意思就是早朝更多的是一种朝拜。
也就是所谓的“群臣朝王”也体现的是对君王的一种礼节,每天清晨群臣都聚集大殿之上,朝拜君王。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君主在清早的时候接见群臣,是为早朝。
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和变化,早朝的规矩也都随着历朝历代发生着变化。但是基本上大臣需要上早朝的时间都是很早的,朝臣们必须在五更时分准时在大殿中等待皇帝,为了能够准时到达,很多大臣们都要提早起床。
因为睡眠时间不足,官员和皇帝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早朝也就变成了一个比较辛苦的事情,在汉朝的时候,为了减轻工作的压力,汉朝的大臣们每过5天才上一次早朝,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在早朝禀报或者办理的话,那么五天一次的早朝岂不是要荒废掉很多的政务。
所以早朝其实更像是一种礼仪,唐朝品级较低的官员,更是一个月只用进行两次早朝。也许是因为早朝更偏向于礼仪,有些皇帝可能就会产生懒惰心理,于是就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现象。
虽然皇帝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思办事,困了累了就可以不去上朝,但是大臣们则不行。大臣们如果没有按时到达,会有着严重的处罚的。
轻的就是打几个板子,重一点的就要罚他们几个月的俸禄,所以大臣们每当到了早朝的那一天,即使是自己的家距离皇宫很远,也必须按时到达。
所以地位低的官员上早朝和地位高的官员上早朝,差距就会很明显。比如一些受宠的官员,他们的家就会距离皇宫更近一些,并且每次都有人抬着轿子打着灯火出发。
他们不仅能够在轿子上补一会觉,还不用担心距离太远没办法按时到达。可是那些地位低的官员可就要惨一些了,那些官员有些住的距离皇城较远,不仅需要起来的更早,而且遇到地位高的官员还必须让行。
古代就算是京城,也都是黑灯瞎火的,地位低一些的官员有的受制于品级,不敢逾制使用一些灯笼或者是轿子,有些人更是因为俸禄微薄,没钱坐轿子,只能够步行上朝,这样的话可就要惨的多了。
要知道即使是在乾隆朝如此受宠的和珅,他的家距离皇城也有着6里地的距离,更何况是那些不受宠,同时品级又低的官员呢?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那些必须要上朝的官员,大多都将自己的家安置在距离皇城最近的东、西长安街附近,而品级较低的官员,则就在京城城南,距离皇城相对较近的地方,择屋而居。
官员们早朝后都去干什么?
到了明朝时期,早朝的重要性就逐渐的增加了,因为朱元璋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于是他就扩大了上朝官员的数量,很多官员都要齐聚正门参加早朝。
因为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而当时又没有设立内阁,朱元璋每天就不得不亲自处理非常庞杂的政务,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政务,在朱元璋时期,一天之内不只有早朝,他有时也会召开很多次的朝会。
而那些官员也都在各司衙门里面工作,只要是等到朝会的时候,官员们就会直接按时来到大殿之中,等候皇帝到来,大家再一起商议。
因为早朝的时候规矩非常的严厉,比如大臣们都必须按照品级高地严格排序站位,不能够因为任何原因出岔子。
早朝的时间很早,而且如果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大家很可能会因为寒冷导致身体不适,许多人也会携带一些食物,在路上食用。后来到了唐朝,朝廷为了体谅这些辛苦上早朝的大臣,于是就会在早朝的时候提供早餐。
这就人性化多了,大臣们来到皇宫之后,还能够吃到热腾腾的饭,肚子也就舒服了不少。但是大家也基本不会多吃,因为如果上朝的时间太长的话,一旦自己想要上厕所,那麻烦就大了。
很多人都害怕皇帝的威严,都会尽力忍住,毕竟在早朝这种庄严的场合,如果自己中途中上厕所出丑,很可能就会惹得皇帝不高兴。
所以早朝之后,很多大臣也都会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休息休息,和早朝对应的也有晚朝,只不过在明朝的时候,晚朝后来都不怎么举行了,所以早朝就会变得更加重要一些。
因此,早朝更像是现在公司集合开会,开完会后就各自前去办公了,老板也会回去干自己的事情。如果有什么别的事情需要处理,也一般不会在上早朝的大殿处理,也都会召集相关的人,前往专门办理此事的宫殿处理。
这点明朝的嘉靖皇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嘉靖皇帝在位时期曾经有20多年都不上朝,但是他却依然能够把持着皇帝的所有大权,将很多权臣玩弄在股掌之间。
早朝并没有非开不可的必要性,而且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看皇帝的脸色,早朝之后大家也都回到各自的岗位中工作。
信源:
《明代早朝述论》——中国知网 作者:胡 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