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青年出品

摘要:nothing for nothing,不费力气,一无所得!一种观点的思想深度,很多时候就是在打破丝滑、越过重重障碍中形成的。深度和深刻包含在,你得到这个结论,越过了哪些“障碍”?烈火遇到障碍物,才会越烧越旺,同样,深刻的写作也是如此,观点所要越过的“障碍”越大,这个观点也越有深度。否则,丝滑地得出来的,必然是肤浅的判断。这本《时评中国5:用批判性思维阻断庸常》,如书名所呈现,就是分享深度观点表达的一些思维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舆论场流行一个词,叫“丝滑”——描述一种很流畅、柔顺、光滑的感觉,没有“磕巴”和障碍,没有出妖蛾子,顺畅自然地滑向一个预期的结果。效率的约束下,做事需要追求丝滑,尽可能减少“障碍”带来的代价。但深刻的写作不一样,恰恰需要警惕丝滑,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过于丝滑,这个结论自然没有思辨的深度。一个观点的思想深度,很多时候就是在打破丝滑、越过重重障碍中形成的。深度和深刻包含在,你得到这个结论,越过了哪些“障碍”?nothing for nothing,不费力气,一无所得!

烈火遇到障碍物,才会越烧越旺,同样,深刻的写作也是如此,观点所要越过的“障碍”越大,这个观点也越有深度。否则,丝滑地得出来的,必然是肤浅的判断。

举个案例,怎么看“很多高校期末给家长寄大学生的成绩单,还包邮”这样的新闻。在课堂讨论时,大学生们都非常反对,觉得自己都已经成年了,应该独立,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中学已经忍够了父母的“成绩单凝视”,好不容易脱离了那种凝视,竟然还把成绩单寄回去!——对于学生们主张“成年人为自己的成绩独立地负责”,很容易理解。但我反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都主张独立“为自己负责”,反对“给家长寄成绩单”,觉得这理所当然。但这条新闻的评论区中家长却集体表达了“支持”,你们能想象出家长支持寄成绩单的理由吗?所谓深刻,不仅能想到自身角度的“理所当然”,更要能想到他者、对手方的“理所当然”。深度和深刻在于,不是阐释自己所认为“理所当然的结论”,而是越过“对手方的理所当然”那个障碍。

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批判性就意味着一种“对丝滑结论的打破”,对“自以为理所当然”的质疑。自以为理所当然的丝滑结论,常常带着某种自欺性,因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与自己心灵的特殊而亲密的关系当中,它很容易将我们的想法合理化,并蒙蔽大脑去相信它是唯一正当的。——我长大了,我独立了,我对自己负责,这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吗?

你能想到家长“支持寄成绩单”的视角吗?一个家长说:你们配谈独立吗?你们的经济远远没有独立,隔几天就跟父母要钱,在家靠父母,出门靠父母打钱,一谈成绩,你们就独立了?另一个家长说,就好像股份制企业,我投资一个企业,当然拥有对这家企业“定期信息披露的知情权”,寄成绩单就是尊重股东的知情权。这都是家长视角的“理所当然”,“独立地对自己的成绩负责”只是站在学生立场的某种丝滑口号,并非不证自明。家长的角度,就是“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独立”必须越过的障碍!

深度包含在这样“跨越障碍”的论证中。针对家长的第一个理由,一个学生这样论证:不能因为大学生经济没有独立,就否定了“人格独立”“权利独立”的正当诉求,一个人生而有独立的权利,这种权利无须“经济独立”作为前提。让孩子接受教育是父母的义务,这种“强制义务”并不拥有对孩子“独立权利”的支配,它只对应着孩子对父母的赡养义务。针对第二个理由,学生这样论证:人与人的关系跟“人与物”不一样,不能以“我出钱了所以我有权介入干预”这套经济逻辑来理解亲子关系。企业的产权在人,投资者拥有对物的产权,而人的“产权”在自己,而不是另一个人!父母花钱让孩子接受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在人格上依附自己,恰恰是为了让孩子独立!

非常棒的论证!越过了这两个障碍,打破了丝滑的“我独立我对自己负责”,观点才有了深度。实际上,正因为“打破丝滑有了障碍”,一篇文章才有了基于“问题意识”的论证意识,在“面对障碍的挑战”中去论证。

很多评论的肤浅,就在于丝滑,做一道丝滑的论述题,平滑地滑向一个未经证明的结论,变成一堆“正确的废话”:做一个独立的人,要认真读书,我们热爱和平,我们向往诗和远方——可谁不想独立呢?谁会说“别认真读书”呢?谁又会主张“反对和平”?人们的思维常常冻结在这些陈腐的结论中,自动生成地、平滑地就滑向这些结论。而批判性思维正是一套阻断机制,阻断丝滑,打破冻结,避免自己的思维在未经思考时就滑向那个陈腐而庸常的结论。

“思想”正是一种阻断庸常的心智语法。一个有“思想”的人,拥有这样的特质:对丝滑和“理所当然”保持着警惕,总在让自己的思维做“障碍挑战赛”的游戏,不会被表面的语言所惑,进行着“反对用我们的语言作为手段来迷惑我们理智的斗争”(维特根斯坦)。他也总保持一种“否定的能力”,抵制强加于它的东西的行动,对任何现成给予的答案说“不”。面对“要好好读书”“要读经典”这样的命题,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首先不是直奔结论去“论述读书和经典的价值”,而是会想:为什么读书价值在今天会受到质疑?什么不是经典?对畅销书的阅读跟经典阅读有什么区别?阻断了冻结在“我们要读经典”中的陈词滥调,观点才有了深度。

这本《时评中国5:用批判性思维阻断庸常》,如书名所呈现,就是分享深度观点表达的一些思维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了太多“理所当然”,太多“理所当然”冻结在丝滑的判断中,让我们的很多写作停留于肤浅的表面,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相比前面几本“时评中国”,本书更重视阅读积累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如何有效率地阅读,如何在阅读中形成积累,如何在日常养成批判性思维方法,如何找到有竞争力的角度,如何让表达既有深度又有美感,让时评和议论文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本书每一章前特别增加了“10个阅读与积累技巧”“10种让角度与众不同的方法”“增加语言感染力的10个途径”“迅速提升写作流畅感的10个步骤”等方法卡片,提升快思、快写、快传的写作实操力。

欢迎你,“时评中国”系列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