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帆

我们常看到的关于外交的言论,似乎不出「弱国无外交」「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考量」两种。外交并非如此机械,除了国力、利益这两个要素以外,内政(国内外平衡)、战略判断、外交惯例同样重要。

就比如甲午中日战争,这场让中国人对强弱二字有痛苦认识的灾难中,外交成了国力之外的另一种比拚。日本在外交上精彩的发挥,使他们最终可以击败大清——李鸿章的外交和军队哪个更可靠,并不好说。而列强的制衡,又使日本的侵略野心暂时收敛,大清得以「赎买」辽东半岛。

李鸿章的算盘

李鸿章意图保持「和局」的办法是「以夷制夷」。所谓「以夷制夷」,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常见手法,即扶植一个周边势力,去制衡另一个周边势力。李鸿章的「以夷制夷」,是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令他们相互制衡,减少对大清的侵略,从而左右逢源,获取好处。
这种谋略有用吗?
有,但不完全有。
当时在亚洲争霸的主要是英、俄两国,英国在大清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俄国对中国北部和朝鲜有很大的野心。两国争霸,大清是极为重要的区域。大清把利益让给其中一方,那一方的地位就更有利。而且大清的洋务运动让它看起来有了一定实力。所以李鸿章确实有筹码来吸引英俄两国。
另外,欧洲外交有调停机制。大国会维持均势,保护既得利益,限制扩张行为。
这套机制有用吗?
有用,但它并不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与时任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左)、副大臣寇松(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日本外相陆奥宗光

崛起日本的外交

19世纪的日本相对于列强也是弱国,不过它通过发展,获取了英美法德等国的重视。日本得到了美国的外交支持、法国的军事代表团指导,还从德国取经学习军事、政治制度。日本竭力展现一种文明的面貌,让列强觉得他们是一类人,可以与他谈生意,于是英国在甲午战前就废除了与日本的不平等条约,这大大振奋了日本的士气。
不管日本怎么表现得文明,当它要开战的时候,总是会有必须面对的问题。日本在朝鲜发动战争,不仅是受舆论谴责的侵略行为,还打破了势力范围划分的现状。列强必定予以阻力。

若列强出面调停,该如何应对呢?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其回忆录里说,英国对日本较为友好,追求的主要是商业利益,可以略为强硬地回绝。俄国的领土野心很大,也较为强硬,所以要给足面子,稳住它。

俄国出面,日本如何开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镇压。日本政府以保护侨民及清朝出兵日本也该相应出兵为借口,不请自来,也派兵入朝。

起义被平定后,日本并不撤兵,造成紧张局势,借口是要求与清共同推进朝鲜改革。朝鲜掌权的闵妃一派倾向清朝,改革派倾向日本。这样日本的理由虽然看起来荒唐,但是明面上好歹是有了个借口,再深一层,看起来只是扶植在朝鲜的势力,并未直接抢夺列强在朝鲜的利益。日本侵略朝鲜的野心没有暴露,所以列强对此警惕不足。

1888 年(光绪十四年)5 月8 日的「特别会议」,俄国认为它在远东「地区的政治利益主要集中在朝鲜」。并制定了「竭力支持东京内阁」,保证不使朝鲜「被中国人所夺取」的方针。同时多次诱惑朝鲜国王签订密约,妄图把朝鲜置于自己控制之下,成为它的保护国。上述阴谋虽未实现,但俄国一直虎视眈眈地密切注意朝鲜局势的发展。

甲午战争前夕,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A. П. Kaccини)曾强调,在朝鲜发生冲突时,「我们当然不能置身局外」。当1894年6月20日,李鸿章首先向喀西尼提出俄国出面调停中日争端时,喀西尼认为时机已到,当即向李鸿章表示:「俄朝近邻」「断不容倭妄行干预,并谓使华以来,唯此件亦涉于俄,关系甚重,务望彼此同心力持。」

6月25日,俄国政府通过驻华参赞告知李鸿章:「俄皇已电谕驻倭俄使转致倭廷,勒令与中国商同撤兵,俟撤后再议善后办法。如倭不遵办,电告俄廷,恐须用压服之法。」同日,俄国政府驻日公使希特罗渥(Хитрово)会见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以探听日本方面的虚实。
陆奥宗光回覆道:

本政府最初所提之主张至今毫无变更,故关于此事不能特意与俄国公使相商。并如当初所陈,上述主张乃基于欲维持朝鲜独立之地位者。而为达此目的,于朝鲜保持相当之势力均衡,使清国不独逞其威力实为必要。

且帝国常守此种主张,至今绝不变更。此次事件唯有更加感到确定此种主张之十分必要。故帝国政府希望尽量避免同清国之冲突。实现此希望之措施既然正当,故无须问其施行之原因。日本之所以出兵,不外箝制清国之奢望,以求此事之和平结局而已。……日本政府之意图,乃以彻底之和平与友谊,谋求朝鲜国之改良。

陆奥宗光在谈及撤兵的先决条件有二:

第一,清国政府同意日清协同完成朝鲜改革一事之时。
第二,清国政府如以任何理由拒绝关于上述与日本协同之改革措施时,日本将独自维护朝鲜之独立及致力于其政治改革。清政府保证不予直接或间接干涉之时。

甚至在交谈结束时向俄国公使保证:

第一,日本政府对于朝鲜,于其条约中除包含由维护该国独立,并确保该国之和平安宁之希望所抱之意图外无他。
第二,无论清国政府有任何举动,日本政府亦不会自行挑起战争,如不幸而至交战时,日本乃不得已而至此者。

7 月2 日,日本政府再向俄国发出照会,略谓:日本出兵朝鲜,「实属对于现在形势不得已之举,决无侵略疆土之意,若至该国『内乱』完全消灭,恢复平稳状态,将来无何等危惧时,当然由该国撤退其军队」。并「对于俄国政府之友谊的劝告,深表谢意」。

这一外交覆照,正如陆奥宗光自己承认的那样,实际上是「以外交的笔法,婉曲拒绝俄国政府之劝告」,因为日本还是没有撤兵。

这时,李鸿章为了促使俄国出面干涉,不惜损害朝鲜利益。他向喀西尼提议,由中、日、俄三国共同改革朝鲜的内政,答应俄国可以和中、日分享同等权利。

俄国政府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事态十分复杂。接受李鸿章建议,强迫日本撤军,虽有重大利益可图,但却要冒开罪日本的风险。特别是估计到「英国显然正在等待时机,而一旦我国以任何方式表示援助中国时,英国很可能站在日本一边」。这就不仅促使日、英两国靠拢,使自己孤立,甚至要冒战争的风险。而当时俄国虽然企图积极向远东扩张势力,但由于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工程尚未完成,在远东打一场战争,对俄国军事力量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俄国希望暂时维持远东现状。日本政府既然作了对朝鲜「决无侵略疆土之意」的外交保证,为了不把日本驱入英国怀抱,从而加强俄国在远东的最大敌手——英国的势力,也就乐得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因此,7月7日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Γирс)训令其驻华公使喀西尼说:「我们完全珍视李鸿章对我们的信任,然而我们认为不便直接干涉朝鲜的改革,因为在这建议的背后显然隐藏着一个愿望,即把我们卷入朝鲜纠纷,从而取得我们的帮助。」

7月13日,希特罗渥奉命代表俄国政府向日本政府表示:「俄国皇帝陛下从日本天皇陛下的政府照会获悉日本并无侵略朝鲜意图,而且一俟朝鲜内乱完全平稳、祸乱已无再起危险时,即自该国撤回军队之意,甚为满足。」

当然俄国政府也不愿使李鸿章完全失望。因为如果李鸿章完全抛弃对俄国的幻想,就有可能转而依靠英国,这对俄国也是不利的。因此,吉尔斯特地要他向李鸿章声明:「我们对中国持有最友好的态度,并将竭尽一切以支持中国的和平愿望。」

7 月21 日,希特罗渥向日本政府发表一个声明:日本政府对朝鲜所要求任何「让与」,如果「违背朝鲜以独立政府资格与各国间所缔结之条约时,俄国政府决不能认为有效」。这个声明不过是俄国政府的一个退兵之计。它的实际用意,只是向日本政府要求俄国日后对朝鲜问题保有发言权。

正如陆奥宗光所判断的那样,「对于朝鲜国事变不能袖手旁观」之言的一种注解,并无实际意义。只要日本继续打着「朝鲜独立」这块招牌,俄国是不会用强力干涉日本的。

英国的调停

此时,英国政府担心清政府倒向俄国。所以,当清政府乞求俄国出面干涉,喀西尼与李鸿章在天津频繁接触的时候,英国政府坐卧不安。英国政府的喉舌《泰晤士报》就曾说:「北京的外交家们」请求俄国调停,是「招来了这样可怕的一个朋友」。

为了抵制俄国,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O'Conor, Nicholas. R )急忙出面怂恿清朝总理衙门,以接受「改革」朝鲜内政和「同保该国土地勿令他人占据」为基础,抛开俄国直接与日本进行谈判。很明显,英国是企图以牺牲朝鲜为代价,来谋求避免中日间爆发战争和排除俄国对中日争端的插手。

英国独自调停不成,又想联合俄法德美四国调停,然而列强各怀鬼胎,不愿联合,只是随口劝日本停手。

中国英国甚至提出中日各在朝鲜北部南部分别驻军的条件,仍被日本拒绝。
英国政府目睹这一切,知日本发动战争决心已定,无法挽回,遂于7 月23 日向日本政府发出如下照会:

今后中日两国若发生战事,中国之上海为英国利益之中心,希望取得日本政府不在该地及其附近作战的保证。

这个照会无疑是向日本政府暗示:只要日本不在上海及其附近发动战争影响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那么英国是不会加以干涉的。
列强调停未果,甲午战争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没的「定远」

结语

由此看来,李鸿章的外交有合理之处。在清朝愿意退让的情况下,日本仍然开战,这就显得日本更加无理。如果日本不能速胜,那么遭到的反噬是很危险的。

虽然列强在当时大局势中殖民侵略中国,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是近于中立的。俄国警惕日本侵略朝鲜,所以开始在海参崴增兵,战后联合法德干涉还辽。英国商人租借「高升号」运清军至朝鲜;丰岛海战、营口之战、威海之战前,英国人都曾提前警告清军防备。美国对日本在华人员,与中国在日人员,都予以保护。

说得直白一点,列强在华得到了太多利益,会略微倾向清朝。所以,只要清朝能抵挡日本一段时间,就不会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关谈判(画)

问题是,清朝实在太过衰弱,这个腐朽落后的政权处处是漏洞。清朝不仅不能取胜,还担心战争太久令统治不稳。专制国家的外交有两种极端,一种如清朝,一心维护统治,所以对外软弱;另一种如日本,依靠扩张转移矛盾,所以对外强硬。

在清朝无力更无心再战的情况下,日本各界鼓譟提出各种过分苛刻的条件,给了主持外交的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极大压力。这也是内政与外交关系之一例。

战争已然一边倒,列强自然不会为清朝火中取栗,令双方无条件停火。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洞悉各国情况,娴于外交辞令,通过一番极限操作,完成了这次冒险,日本从弱国跃入强国行列。但是,非正义的扩张总会引起他国反对,日本的这次成功,最终仍然导向失败。

本文为阅读《新编甲午中日战争史》后所作,此书对于甲午战争有极详细之介绍,可为关切历史者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编甲午中日战争史》
作者:关捷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1-10-11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在此之前,清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阿古柏等势力,开展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功,建立起湘军、淮军、北洋海军,鸦片战争的惨败似乎已成过去,号称「中兴」。然而,这些都败给了日本人更奋发务实的精神、更彻底的改革、更精明的外交、更近代化的军队。

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无数志士涌现,决心拯救国家;日本人赢得了列强的尊重,继续充满野心的冒险;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瓜分更进一步。清政府的腐朽和日本的侵略造成了双重的苦难;部分奋勇反抗的中国军队和民众成为仅有的两层亮色;具有调停能力的英国和俄国能否成为李鸿章的救星?

抛开宏大的论题,每一个有名或无名的参战者、每一场有名或无名的战斗,都是战争的过程,都有其意义。本书巨细无遗地为我们介绍了这场战争的每一个大小场面,讲述了战争的前因后果,令我们得窥一段完整的中日甲午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