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2025年是联合国宣布的“量子科学和技术国际年”,预计年内有一系列活动,纪念和肯定量子理论给科技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规划未来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从量子技术发展中受益。然而,在科技进步的天空中有一片乌云。1月2日,美国限制其个人和公司投资中国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领域的新规正式生效。对所谓“科技冷战”的担忧,给世界因量子技术而产生的乐观情绪投下了阴影。

对量子科技这一可能改变未来国际影响力格局的“颠覆式技术创新”,世界上各主要科技大国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其中以中美两国成果最为突出。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年末,谷歌宣布其最新超导量子计算芯片Willow,在5分钟内完成了当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需要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几天后,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在研究分享平台发表,展现出“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舆论普遍认为,在量子技术的三大领域中,中美各有优势,大致旗鼓相当。两个创新大国经常被外界拿来做比较实属正常,但如果仅从竞争和博弈的角度看待两国科技发展就未免狭隘。在一些具体领域,中美虽有竞争,但这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实际上带动了整个人类在量子科技领域的突破,也有助于中美两国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比起竞争,中美之间更应该合作。全世界期盼以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颠覆性创新激发“第四次科技革命”从而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下一个繁荣期已经很久了。中美作为两个科技大国,有责任为这一全球愿景的早日实现携手。

然而,美国有人把美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一些优势视为所谓“量子霸权”,用“量子竞赛”来给中美两国在这一领域的互动加上冷战滤镜。在这样的思维下,为赢得优势,华盛顿不是追求公平、合理、良性、有规则的竞争,而是搞所谓“绊脚战略”,无视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竞争之名动用国家机器,全政府、全方位、全领域对中国打压围堵遏制。

中美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中国这个“对手”是美国一些人虚构出来的,预设出来的。在量子等科技领域如此,其他领域同样如此。为限制中国科技进步,美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分别设置栅栏,其中对量子计算的限制尤为严格。然而,正如在其他领域一样,遏制并没能成功阻碍中国量子科技的前进步伐。2024年1月,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10月下旬,我国科学家又在“本源悟空”上成功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

中国的进步不是“威胁”。中国无意跟任何国家打“科技冷战”,更不会去追求所谓科技霸权,中国追求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让技术改变生活从而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中美科技战升级的风险引起其他国家的高度担忧,中美更有责任通过实际行动化解对抗风险,稳定国际预期。

美国前总统卡特日前百岁辞世,在他的对华政策遗产中,近期续签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重要一例。自协定签署后几十年间,中美两国的科技合作令两国都受惠其间,有统计显示,美国研究人员与其他任何国籍研究人员的合著论文都不及与中方人员合著的数量。中美在科技领域各有所长,如果合作,能够发挥1+1>2的优势,推动新的科技革命早日实现,包括两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将从中获益。而如今美国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一进程的推进,希望它早日回到1+1>2的正确道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