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成立仅仅1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从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走了出来,国家经济正在逐步恢复。
三月,陈毅与周恩来等领导人来到了桂林参加军委常委会议,几位领导人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这次好不容易聚首都十分高兴。
会议结束之后,按照惯例,陈毅等人便一起来到了桂林的榕湖饭店会餐。
就在几位领导人谈笑风生的时候,陈毅的警卫员走了过来,递给了陈毅一张小小的纸条。
这张纸条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陈老总见到之后却百感交集,急忙走到门口与一名妇女相见。
这名妇女到底是什么身份,能够让陈老总如此高兴呢?
原来,她便是红军曾经的名将胡少海的女儿胡贞。
“五少爷”胡少海的参军路
1898年,湖南省宜章县的胡家村有一户大地主,老爷胡泮藻是这个县里的首富,家里有着大片的土地,雇着上百个长工,家底十分殷实。
这年冬天,胡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
胡泮藻有了自己的第五个儿子,这个刚出生的婴儿白白胖胖,十分招人喜爱,胡家给他取名为胡振弼,字少海。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身于地主家的少爷,后来竟然成为了红军的一位名将。
胡少海作为胡家的五少爷,他的童年无疑是让人十分羡慕的,他的父母都对这个小儿子无比疼爱,可以说是要啥给啥。
比起村子里,那些连吃饱饭都困难的同龄人,少时的胡少海几乎没有体会过人生的艰难。
如果一切顺利,胡少海长大后,应该会像他的几个哥哥那样分到家里的一大片土地,然后靠着“当地主”,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胡少海天生就有着一颗无比善良的心,他的父亲胡泮藻尽管家财万贯,却是一个眼中只有利益的人,整天挖空心思如何压榨百姓。
胡少海和他的父亲截然不同,他不仅对村里的百姓一视同仁,还经常与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打成一片,对父亲在村子里的种种倒行逆施,十分不以为然。
稍稍长大之后,胡少海前往武汉继续求学。
在这里,他对中国外忧内患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而他对家庭的不满也越来越深。
在胡少海二十三岁那一年,他终于无法忍受家中勒索百姓、欺压良善的行径,毅然与家族决裂,来到嘉禾县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
战火中历练
在嘉禾县参军两年之后,胡少海所在的部队,被整编为了广州陆海军元帅府下辖的一个独立旅。
胡少海似乎天生就是一颗打仗的苗子,他几次在剿灭土匪的作战中勇往直前,多次立下军功,受到了上级的赏识。
短短几次作战后,胡少海就被提拔为了独立营营长,国民党内的几位领导都对这个军事才能出色的年轻人十分欣赏。
不久后,国共两党展开了第一次合作,胡少海进入了程潜开办的一所讲武学校学习。
在这里,胡少海第一次接触了共产主义,甚至听过周总理在这里讲授课程。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胡少海受到了马列主义的熏陶,革命的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发芽。
毕业之后,胡少海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的营长参加了北伐行动。
胡少海由于早年练武,不仅有着出色的枪法,还有一身高强的武艺,很快就被一路提拔为了团长,参加了攻克武昌等著名战役,多次立下战功。
然而,随着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无数共产党人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秘密逮捕和谋杀,全国上下一片愤慨。
胡少海也对蒋介石发动的种种暴行无比地愤怒,他毅然放弃了在国民党中的职位,率领一部分同乡士兵脱离了国民党,回到家乡湖南继续革命运动。
湖南是我国著名的“红色”省份,诞生了毛主席等众多党的领导人与革命先辈。
在这里,胡少海和他的队伍,遇到了在同一地区活动的中共地区领导人高静山和杨子达等人,胡少海很早就接受过共产主义的教育,经过深刻接触之后,胡少海毅然决定投入共产党的怀抱中。
他把手下的队伍交给了中共宜章县的党组织,自己也顺利地加入了共产党,踏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智取”宜章县城
不久之后,南昌起义爆发,这支起义部队后来多次转战我国的西南一带,并在之后的行动中,由朱德和陈毅率领,来到了汝城。
蒋介石得知信息之后,急忙给这一地区的国民党部队下达命令,企图抓捕朱德与陈毅等人,两位老总率领部队多次巧妙转移,并且制定了湘南暴动计划,受到了杨子达和胡少海等人的迎接。
在经过仔细研究之后,两位老总与胡少海等人,制定了一个夺取宜章县城的“锦囊妙计”。
这一天,穿着一身国民党军服的胡少海,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进入了宜章县城,他的身后则是几名由共产党人打扮成的贴身警卫,胡少海昂首挺胸进入了宜章的县政府,点名要求县长出来迎接。
胡家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县长对这位胡家的“五少爷”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奉上茶点招待胡少海等人。
一问之下,县长更是大吃一惊,这位曾经的“五少爷”如今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团”的一名副团长。
胡少海告诉县长,自己来这里不过是打个前哨,团长“王锴”马上就会率领大部队来到这里,要求县长做好迎接的准备。
县长自然不敢怠慢,这天黄昏,朱老总假扮的“团长王锴”率领部队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县城,朱老总一番指挥,部队立刻接管了县城里的各处要冲和各个部门。
朱老总率领的这支部队,全都穿着国民党军队的衣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这天晚上,胡少海摆下了几桌酒席,款待县长和当地的士绅大户。
这些人喜出望外,在酒桌上大呼小叫,十分尽兴,浑然不知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酒过三巡之后,很多当地士绅已经喝得不省人事,就在这个时候,大厅里冲进来一名“跑堂”的,喊出了准备完毕的信号“鱼来了!”
朱老总猛地站起身来,把手中的酒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周围的战士们一拥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酒席上的人和周围的警卫。
酒席大厅一切顺利,县城里也是如此,我党的几百名战士纷纷发动起义,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县里的各处武装力量打了个落花流水。
战斗结束之后,我党的王尔琢指挥部队对国民党的警卫进行缴械,还打开县里的粮仓赈济灾民,全城上下一片欢呼声。
起义胜利之后,朱老总对这支起义部队进行了改编,胡少海担任这次起义农军的指挥。
与家族决裂
由于这次起义的地点正是胡少海的老家,他的父亲胡泮藻也很快得知了这件事。
胡少海在起义结束之后曾经回到家里,给自己的父亲和几位哥哥,讲述了共产党的政策和参加革命的道理。
胡少海一片赤子之心,他极力劝说自己的父亲拥护共产党的革命政策,把土地还给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免除他们欠给家里的各项债务。
但胡泮藻是一个极为看重利益的大地主,他怎么可能把属于自己的财产分给那些穷苦的老百姓呢?
胡泮藻大为生气,对这个“离经叛道”的儿子感到无比地失望,和胡少海大吵一架之后拂袖而去。
没过多久,胡泮藻让胡少海的两个哥哥前往胡少海的驻地,劝说他脱离共产党回家当少爷享福。
胡少海毅然说道:“我要跟着党的队伍打天下,消除这个世上的不公平!”
他的哥哥们劝说无果,只好灰溜溜地回了家。
尽管朱老总和陈老总在这里的起义获得了成功,但当地的局势依然十分复杂,反动势力无比庞大,就连胡少海的弟弟也在当地拉起了一支反动民团。
胡少海曾经率领部队在家乡平叛的过程中,与自己的亲弟弟激烈交火,他麾下的战士们都称赞胡团长大义灭亲。
面对五儿子的“不孝行径”,胡少海的父亲气得直哆嗦,他甚至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了一份“悬赏通缉”,悬赏五百银元捉拿胡少海。
而胡少海也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此与家族彻底决裂。
英年早逝
在这之后,胡少海一直率领部队在湖南一带坚持作战,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在胡少海等人的努力下,这一地区的革命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给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到了1930年,胡少海已经升任为红二十一军的军长,奉命向广东一带发动进攻。
由于此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仍然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胡少海的作战行动并不顺利。
在一次进攻敌人炮楼的过程当中,胡少海身先士卒,坚持到作战的第一线观察地形。
就在胡少海专心思考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时,炮楼里的敌人发现了他,
一阵枪响之后,胡少海中弹倒地,最终伤重不治壮烈牺牲,此时的他年仅三十二岁。
陈毅与故人之女的重逢
胡少海在参加革命队伍之前就已经成婚了,他的妻子王瑞月是当地一家大户的闺秀,两人生育了两个女儿,一个叫做蝶英,另一个叫做慈英。
在这之后,胡少海为了革命事业南征北战,很少有时间能够陪伴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胡少海曾经与陈毅老总多次并肩作战,陈毅也由此认识了胡少海的妻女。
但胡少海牺牲之时我党正处在一个极为艰难的境地,组织也失去了与胡家母女的联系。
直到全国解放十多年之后,早已成为高级领导人的陈毅在桂林一家饭店与同事们吃饭的时候,他的警卫员忽然来到他的身边,告诉他门外有一位妇女希望和他见一面,并递给了他一张小纸条,这张纸条上只写着短短的一句话:
我是胡少海的女儿,请求一见。
再次与故人的女儿重逢,陈毅十分高兴,但激动中又掺着追忆故人的伤感,他连忙让警卫员把那位女子带了进来,亲切地问道:
“你是蝶英还是慈英?”
女子答道:“我是慈英。”
原来,这位女子就是曾经与陈毅并肩作战的战友,壮年牺牲的革命英雄胡少海的第二个女儿胡慈英。
在父亲胡少海牺牲之后,胡慈英的母亲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桂林讨生活,时光流逝,胡慈英已经结婚生子,她的名字也改叫做了胡贞。
两人叙旧之后,陈毅热心地询问胡贞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胡贞爽朗地回答道:
“家里一切都好,我只是想见见您!”
然而,此时胡贞的生活并不像她所说的那样如意,胡贞在结婚之后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为了抚养儿女,胡贞同时干着几份工作,而其中一份工作正是在陈毅聚餐的榕湖饭店洗衣服。
但即便如此,面对身居高位的陈毅,胡贞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在她的心中,能够与自己父亲当年的战友见上一面比什么都重要。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党的许多革命先烈在奋斗当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胡少海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尽管出生于地主之家,却始终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火热之心,
在革命的道路上壮烈牺牲。
作为革命烈士的女儿,胡贞继承了父亲胡少海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尽管在面对陈毅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她依然选择了依靠自己努力奋斗,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与学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