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造出了中国诗歌史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是一个奇迹。”——著名诗评家谢冕评价蔡其矫
福建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金三角”之一,现当代以来走出林徽因、郑敏、蔡其矫、舒婷、汤养宗等一批名响全国的诗人。其中,蔡其矫(1918年12月-2007年1月)以独特的英雄战歌、海洋诗和行吟诗,给中国新诗界、世界诗坛带来了卓越的贡献。
蔡其矫出生于晋江园坂,童年随父母旅居印尼。他在抗战的烽火中开始写诗,受过惠特曼、聂鲁达的影响,也从祖国传统的诗词和民歌中吸收营养,近70年间留下了1000多首诗。他热爱海洋,向往自由,自称是“海的子民”,在诗中重建中国古代的海洋历史和海洋文化,被评为新诗史上最有成就的“海洋诗人”。他广交文友,扶持诗人,与聂鲁达、奥克塔维奥·帕斯有着书信联系,与艾青、聂华苓、顾城、北岛、舒婷密切往来,在中国新诗界被铭记缅怀。
作为海洋文化系列短视频《听见这片海》的编导之一,接触蔡其矫先生的选题,缘起2023年12月在福建晋江举办的首届蔡其矫诗歌节,节目组受到刘志峰先生(蔡其矫诗歌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的邀请前去探访学习。那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诗人舒婷等数十位诗界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在蔡其矫的家乡紫帽园坂,睹物思人,题字怀念,在济阳楼(蔡其矫故居、蔡其矫诗歌馆)前留下了珍贵的大合影。
第一次来到蔡其矫诗歌馆,只见眼前近百年的济阳楼安逸可爱,南洋风格朴素文雅。在蔡其矫堂弟蔡其雀、堂侄蔡荣生的照料下,庭院花木郁郁葱葱,至今仍保留着蔡其矫栽种的花草与写诗的书房。展馆墙上,蔡先生的照片、诗歌与老物件琳琅满目,根据年代被有序地展陈在四个房间,被归纳为“归侨”“英雄”“海洋”与“乡土”的89年人生令人钦佩。初读代表作《波浪》,则如同在脑海里演奏过交响,让我折服于他“呼风唤雨”的才情。
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却也忐忑难安。一是“故人”与大众认知存在一定距离;二是其阅历的丰富性与传奇性,在短视频篇幅内存在难度。拍摄前期,我向蔡其矫诗歌研究会的刘志峰、邱景华、蔡三强、蔡荣生老师们讨教,结合蔡其矫研究系列丛书、《波浪的诗魂——蔡其矫论》《海的子民——蔡其矫年谱新编》等资料的阅读,试着走近这位宝藏诗人的传奇片刻。并将通过他们收集到的蔡其矫手稿呈现在诗歌字幕里,呈现诗作的原生态。
蔡其矫从小就有“英雄梦”,最初崇拜的英雄是关公;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唤醒了他具体的英雄意识,转为崇拜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正在泉州培元中学读书的仅13岁的印尼小归侨蔡其矫就积极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救亡学生运动。1934年,到上海暨南大学附中就读后又轰轰烈烈地参加救国会组织的各种抗日行动,青春激情和追求理想的勇气迸发而出。
中学毕业后,蔡其矫遵父命前往印尼。但是,面对祖国的战火,他如何能在泗水的洋房里过着舒适富有的生活呢?1938年,蔡其矫不顾家人劝阻,奔赴到祖国的革命圣地延安,开始在窑洞里写诗。从那时候起,诗人蔡其矫崭露头角,他先考入鲁迅艺术学院,后调入晋察冀军区,当过作战科的军事报道参谋兼战地记者。在革命的烽火年代,一首《肉搏》闻名于世,近四十年来被普遍认为是表现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英雄精神的杰作。采访时,我曾让蔡荣生尝试朗读此篇,读着读着,他捏了捏鼻子,潸然泪下。
一个青年,
我们团里的一个新兵,
飞似地前进,
子弹在脚下扬起缕缕烟尘。
而在山岩后,一个日本军曹迎上来。
于是开始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
只因为勇士的刺刀
比日本人的刺刀短几分,
才没有叫颤栗的敌人倒下来,
我们的勇士没有时间思索,
有的是决心,
他猛力把胸膛往前一挺,
让敌人的刺刀穿过了背梁,
勇士的刺刀
同时深深地刺入敌人的胸膛,
敌人倒下,勇士站立着。
山谷顿时寂静!
—— 蔡其矫《肉搏》1942年
蔡其矫的英雄情节不仅在土地上,还延续在广阔的海洋。蔡其矫的故乡泉州,就是一块独特的蔚蓝色乡土,从小往返于故乡与印尼之间,令他积累了长程航海的经验,“不晕船”的天赋让蔡其矫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
他热爱大海,就连写信用的墨水也是纯蓝色的。他探索大海,50年代曾先后随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至福建、浙江沿海等地体验生活;他特别喜欢乘坐军舰时乘风破浪的感觉,不管在碧波万顷的晴日,还是在台风横行的夜里,与海军官兵一起在狂风巨浪中置生死于不顾的英雄气概,总是让蔡其矫感到自豪和骄傲,“风啊!风啊!你是大海的朋友,水兵的爱人!”就如《风和水兵》所表达的那样浪漫、激越、乐观。
“蔡其矫在海洋大海里面得到过很多的启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光明采访时介绍,“蔡其矫是海洋诗歌的开拓者之一,他为汤养宗的诗集《水上“吉普赛”》作序时,便提出了‘海洋诗人’的概念。”读蔡其矫的海洋诗,会发现其题材之多,情绪之丰富,涉及了地理、历史和人文。其中,蔡其矫流传最广、传诵最多的代表作《波浪》(1962年创作),也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据蔡其矫诗歌研究专家邱景华分析:它继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海是自由象征”的主题,但又有很大的发展;他把人道主义思想,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都融入诗中。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爱憎分明的“波浪性子”;或者说,“波浪性子”就是蔡其矫最鲜明最独特的性格。
永无止息地运动,
应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
一切都因你而生动,
波浪啊!
没有你,天空和大海多么单调,
没有你,海上的道路就可怕地寂寞;
你是航海者最亲密的伙伴,
波浪啊!
你抚爱船只,照耀白帆,
飞溅的水花是你露出雪白的牙齿
微笑着,伴随船上的水手
走遍天涯海角。
对水藻是细语,
对巨风是抗争,
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
波——浪——啊!
——蔡其矫《波浪》1962年(节选)
笔者特别喜欢蔡其矫对诗歌的定义:“人生的一段经验或一时感受,加上全人类的文化成果,等于诗。”他的风格正是如此,既抒发了个性,又联系了文明的宏观,像星辰与宇宙的纠缠。虽然《波浪》是一首相对“个性化”“抽象化”的作品,但在拍摄时,我尝试将视觉延展至自然与人文,既有实意的波浪,也有人文的“波浪”。
为呼应、探索蔡其矫的乡土情节,《波浪》取景于他故乡晋江的海岸。从清晨至日落,我们沿海大通道,记录了基岩、沙滩、海湾、滩涂等多种海岸风貌。“拍海”的过程,其实就是“讨海”的过程,即靠天吃饭。
巧的是,虽两次拍摄都赶上了台风的影响,但也正是在风雨之前,让惊喜得以捕捉:破晓,金井下寮村的潮汐刚开始退去,露出海面的“海蛎王国”,是渔民如复一日的“战场”;午后,台风前空无一人的溜江沙滩展示了动感的波浪;傍晚,深沪渔港的渔船热闹地起鱼卸货,展示起重机械的高效与繁忙;日暮黄昏,围头海畔的渔村迎来家人的安全归来……一朝一夕,潮涨潮落,似乎呼应了《波浪》的那句“永无止息地运动,应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生命与生活,本就是生生不息的“波浪”。
在我的印象中,蔡其矫是位“闲不住”“爱生活”“懂浪漫”的诗人。他如波浪般永无休止地创作,也如候鸟般不辍不绝地游历。常年辗转于北京、福州、晋江三个家,也酷爱旅行,年近八十时还能独自一人拎着背包漫游西藏。但在“奔波”的灵魂深处,有栖息的故乡。
“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他一定要回老家。”堂侄蔡荣生说,伯父一回来,僻静的园坂便成为欢乐、诗意的园坂。他亲炙故土,访亲会友,培植花木,在远离尘嚣的园坂写写诗,“他也不看电视,晚上早早就睡了,凌晨2点就起来写诗。”蔡荣生回忆说。《福建集》的诗大多是在园坂写成的,在诗集的扉页,蔡其矫曾题词:“乡土之情是永恒的!”,写尽了八闽山川风物,尽抒对故乡、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王光明教授就曾评价蔡其矫:“擅长写乡土,是在中国现当代诗人中,写福建、写自己的故土最多的诗人。”
1976年4月,蔡其矫在晋江紫帽园坂老家听新闻
离世前,蔡其矫曾让侄儿蔡荣生快去北京接他,因为“死也要死在家乡。”他要葬在母亲的身旁。如今,在济阳楼的后山上,蔡其矫的墓与常青树相伴。墓碑上刻着的一句诗:“我是大海的子民”,以“波浪”的灵魂,守望他的家乡,直到永远。
有限的篇幅必然不足以完整、完好地表达蔡其矫的一生,但实践的过程这也证明了文艺创作是需要朝乾夕惕、久久为功的。蔡其矫是一位值得深挖的宝藏诗人,希望我能借《听见这片海》作为起点,以影像创作践行福建海洋文化传播,以海洋文学为载体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片深蓝。
PS:
《听见这片海:永无休止的波浪》作品及本文,发表在蔡其矫先生逝世(2007年1月3日)后18年的当天,以表纪念。同时,特别鸣谢为《听见这片海:永无休止的波浪》节目提供支持与帮助的学者、文人前辈们。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王丽明
读完点个【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