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王永先

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山西省文物局原古建工程管理总负责人

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会员

“一座古建筑保护下来,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就保存下来了。一旦整座建筑毁了,就都没了。”
从1972年毅然进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之后,几十年如一日,他和同事们跑遍山西全省,一次又一次地毯式普查,基本摸清了山西古建筑的家底,现存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古建筑数量位居全国之冠。
他还参与了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等一大批古建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并先后出版了《唐五代木构建筑》《平遥双林寺》等多本古建筑专著,将更多的传统文化留住。
他就是山西古建领域专家,被网友称为“斗拱王爷爷”的王永先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山西报道

一颗极致的心,能把一个人带向多远?74岁的王永先是一个答案。

在人人可以发声的互联网时代,文物工作者王永先也懂得占领舆论阵地,做起古建筑科普短视频,经营自己的账号“古建筑斗拱学堂”。

“在山西,有着‘南楼北塔’的说法。南楼指的就是我身后的飞云楼。”2024年10月17日,山西省万荣县,飞云楼下,王永先和我们讲起了飞云楼的建筑结构要点、修建以及文物那些事。

今年是王永先以古建筑科普博主身份出镜的第二个年头,经过摸索与运营,他创建的新媒体账号在全网收获了超百万的订阅量,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斗拱爷爷”。

退休后的他,并未“马放南山”,而是继续发挥余热和专业的功夫,在大学教授古建筑课程。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懂古建筑,爱上古建筑,爱上中华文明。为了普及古建知识,他自学起短视频制作和直播。还常常上山下乡,探寻古迹,心里那份对文物的挚爱,无休无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先老师正在精心编写制作《应县木塔不落架纠偏修复方案》。

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说过这样一句话:人这一生,其实只需要把一件事做好,那就是做好自己,懂得为自己而活的意义。

生在山西的王永先,是幸运的,这是一个“文物界”的超级大省,山西地上文物占全国文物总数的比重很大,地下也不乏“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藏着凝固的历史,记录着辉煌的过去,更是文化自信的源泉。王永先用脚丈量了山西大大小小的庙宇、古寺和名胜古迹,并用他那有吸引力的演说,向屏幕前喜欢文物的网友讲述那些在岁月中成为瑰宝的古建筑的一砖一瓦。

从1972年毅然进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之后,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和同事们跑遍山西全省,一次又一次地毯式普查,基本摸清了山西古建筑的家底,现存古建筑28027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古建筑数量位居全国之冠。

经由时间磨练和沉淀,王永先毫无悬念成为了山西省文物局古建工程管理负责人,与古建筑打了半个世纪交道的他,参与了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等一大批古建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并先后出版了《唐五代木构建筑》《平遥双林寺》等多本古建筑专著。

他深情地向我们说:“古建筑魅力无穷,承载着古代文化、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多方面的信息,是中华古代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集中载体。山西作为我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拥有各类古建筑28000余处,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其中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约占全国85%。因此,也一直有着‘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说法。生于斯长于斯,我从小就受到这些古建筑智慧的惠泽,也期望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向世人绽放属于他们的光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先1973年代,在山西下乡进行文物普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先在山西五台佛光寺唐代大殿进行勘查测量。

“做古建筑保护工作,经常需要穿梭在山间田野,爬柱子、上房梁、测绘记录,衣服上永远都是一身土。”王永先回忆起过往工作的点滴笑着说,因为总是爬上爬下,同事们之间都开玩笑地称呼彼此 “飞檐大侠”。

“一座古建筑保护下来,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就保存下来了。一旦整座建筑毁了,就都没了。”

王永先说,古建筑修缮通常要遵守 “四原原则”,即保留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和原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地把古建筑的历史信息、文物价值、文物信息等保留下来。“我们理想中的古建筑保护应该给与最小的干预,让建筑保持原状,但是一些结构损坏较大的建筑,又不得不采取较大的干预,这也是古建筑修缮工作中比较困难的地方。”

王永先从小热爱绘画,上中学时还进了美术特长班学习。“当时,我们的美术老师是山西大学美术系毕业的高材生,教得细致,我也学得用功。素描、速写、色彩、人物画、静物画等我都系统地学习了。”

正巧文物工作委员会需要绘画方面的人才做古建筑勘察,那时候,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古建筑保护专业和学校,作为那个特殊时期第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王永先和团队其他成员只能一边干一边学,学习的对象从相关文献,到建筑方面的老工匠、老专家。工作不久,他就参与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广胜寺的勘察、测量和绘图,及永乐宫元代壁画、岩山寺金代壁画、佛光寺唐代壁画的临摹工作。

在王永先看来,古建筑的修缮,是跟“死神”赛跑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文物工作委员会的普查,当时山西省面临抢救的古建筑有近3万处。王永先和同事来到这些建筑群现场时,往往看见的是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景象——有的建筑濒临坍塌、有的建筑地基下沉、有的建筑梁架歪散,还有的甚至屋顶已经塌落,露了天;大部分构件劈裂、歪朽、倒散。

“这类古建筑在当时如同一个病危老人,浑身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就极有可能毁于一旦。而我们的专业团队刚组成,面临着人员少、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等掣肘,为了加快建筑的修复进度,经常一个人顶十个人,马不停蹄地工作。”王永先说。

王永先和同事们采取的做法是,先摸清各类古建筑的受损程度和历史价值,然后排列出轻重缓急,再依次进行抢救。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损毁严重的,第一时间进行修缮;对价值排列较后的建筑也不能放之不顾,而是进行临时支顶,使其能长时间维持现状,不至于倒塌。在拟定修建方案后,请有关部门给予资金、人员的支持,最终到现场进行修复行动。

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一直塑造着中国。谈及工匠精神的传承,王永先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表示,从鲁班到蔡伦,从毕昇到李诫,一代代能工巧匠给我们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作品。我国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建造古建筑的工匠到我们这代修缮古建筑的工匠,对建筑的热爱、精益求精是精神的薪火相传。

当前所倡导的“大国工匠”在古建筑修缮保护领域由两方面组成,王永先说:一方面是由一线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组成的工匠,他们在现场烧制了每一块砖瓦、制作了每一根木构件,一砖一瓦组成了一个个建筑群;另一方面是将建筑的制作方法与文化相结合,能使古建筑文化和修建技法得以弘扬传承的工匠,我们称之为“哲匠”。

对于当代年轻人和新一代的古建筑保护者,王永先有着极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将工匠和哲匠两者结合,提高文化自信,将大国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对 话

王永先: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一直塑造着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山西省文物局古建工程管理总负责人王永先。

中国房地产报:您从20世纪70年代初加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开启了与古建筑打交道的职业生涯。是什么情况让您和这项工作发生了交集?

王永先:我在中学时期,赶上了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于是去县里当了两年农民,到1971年底,根据国家的政策才开始返城。1972年,在偶然的机会下,我听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招人,于是就决定去报名。到了报名处,招聘的老师却告诉我,“我们要招的是讲解员,得普通话好的女孩子才能胜任。”听了这话,我也没有气馁,跟这位老师据理力争了一番后,老师松了口表示,“如果你有些特长倒是可以试一试。”我告诉他,我会画画。正巧文物工作委员会需要绘画方面的人才来做古建筑勘察,于是老师当场给我出了考题,让我在5分钟之内用速写的方式把他画下来,我坐下只用了3分钟就将画完成。老师看了我的画后又将考题的难度升级,让我用透视的方法将招聘办公室画出来,我同样是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将画完成了。老师看完两幅画,并没有当场表态,这让我有点忐忑,但等到报名的3天后,录取的电话就打来了。我就这样正式开启了与古建筑50年的缘分。

实际上,我很热爱画画,上中学时还进了美术特长班学习了2~3年时间。当时,我们的美术老师是山西大学美术系毕业的的高材生,教得细致,我也学得用功,这为我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我想,我与山西古建筑的渊源或许早在冥冥之中注定。作为一个山西人,我生于斯,长于斯,对山西的寺庙、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等都非常熟悉,光是我居住的太原,就有晋祠、文庙、崇善寺等多个古建筑群。对与古建筑相关的传统文化,我也是从小耳融目染,有着浓厚的兴趣。

中国房地产报:进入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之前,您并没有学习过相关的知识,是如何快速适应文物工作的?

王永先:当时,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古建筑保护专业和学校,我们作为那个特殊时期第一批文物保护工作者,可以说一开始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只能一边干一边学。学习的对象从相关文献,到建筑方面的老专家、老工匠,有时候需要将刚学的知识马上投入到应用中,在古建筑保护现场遇到棘手的问题,要迅速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先1973年代,在山西下乡进行古建筑文物普查。

中国房地产报:在与古建筑打交道的过程中,有没有您印象比较深刻、难忘的事?最难的是什么?

王永先:古建筑的抢救、保护、修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非常讲究科学性、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我们首批古建筑保护工作者肩上的担子非常重。那时,山西省面临抢救的古建筑有近3万处,我们来到建筑现场看到的是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景象——有的建筑濒临坍塌、有的建筑地基下沉、有的建筑梁架歪散,还有的甚至屋顶塌落,露了天,大部分构件劈裂、歪朽、倒散。我们的修复过程,就是跟古建筑“死神”赛跑的过程。因为,这类建筑在当时如同一个病危老人,浑身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风吹草动、地震、台风,就极有可能毁于一旦。而我们的团队刚组成,面临着人员少、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等掣肘,为了加快建筑的修复进度,经常1个人顶10个人,马不停蹄地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摸清建筑的情况,分出轻重缓急、受损程度,然后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古建筑先进行抢救;其他的建筑也不能放之不顾,而是进行临时支顶,让其能长时间维持现状,不至于短时间内倒塌。然后,拟定修建方案,再请有关部门给予资金、人员的支持,到现场进行系统修缮行动。

建筑的修缮工程一般分几种:一种是小修小补、临时支顶;一种是落架大修,即做好方案科学解剖,将基础夯实,再根据原状搭建,比如晋祠·圣母殿等古建筑的修缮;落架大修中还有部分涉及异地搬迁,如芮城的永乐宫,当时因为三门峡工程,这个地方属于水淹区,因此要把整个建筑搬迁到其他安全区域;还有一种是复原仿古工程,如永济市的鹳雀楼,它的旅游价值、社会影响非常大,因此,当地政府采用了现代施工技术、现代建筑材料构筑对其进行了复原重建。

我们的抢救保护工程,需要遵守古建筑修缮的 “四原原则”,即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和原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原汁原味的把古建筑的历史信息、文物价值、文物信息等保留下来。这几十年来,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尽量保存古建筑的原件,原结构更换率不超过10%。我们理想中的古建筑保护应该给与最小的干预,让建筑保持原状,但是一些结构损坏较大的建筑,又不得不采取较大的干预,这也是古建筑修缮工作中比较困难的地方。

具体建筑要具体分析,一个建筑一个方案。以知名的应县木塔为例,它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正因时代久远,又是高层建筑,应县木塔不仅柱子倾斜扭转,还面临严重的木材劈裂、脱榫、腐朽、虫蛀、炮弹损伤等问题,这些都对木塔的健康以及修缮造成了很大困扰。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县木塔是我们重点抢救、保护的对象。我们为它专门成立了应县木塔工程领导组,后来又成立了应县木塔修缮委员会,同时,多次邀请中央、外省和本省的专家进行现场“会诊”,前后制定了十几套修缮方案,但是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专家们的意见并不一致。

方案之一是落架大修,但由于木塔体量过于庞大,结构过于复杂,如何落架(甚至连能罩住木塔的施工棚都很难搭建),以及落架之后能否将木构件按原貌组装起来,都面临巨大困难。

这种整体解剖落架方案,对木塔的构件和“文物原真性”会有很大损害,不符合现代文物古建修缮所倡导的,最小干预以及修旧如旧的理念。

方案二是分段抬升修缮,为了保证二层以下的结构安全,采用钢架支顶,将上面三层整体吊起。这个方案只是理论上解决修缮过程中分段抬升的问题,但是没有先例,对木塔倾斜糟朽构件的修缮复原及保护措施论述不足,所以实施风险也非常大。

方案三是最保守的,即继续对扭曲最严重的二三层进行局部加固,但治标不治本。

因为主张的不同,专家们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目的都是为了木塔这座国宝古建筑能够延年益寿,得到更好的保护。至今,应县木塔的修缮工作仍是一个难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房地产报:您从去年开始真人出镜,以“古建筑斗拱学堂”“斗拱爷爷”的名字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向网友科普建筑知识。您是如何关注到这种传播方式的?

王永先:在保护和修缮古建筑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也写了不少论文。于是,我就想将我的所知所想整理成文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古建筑。最初,我主要是以书面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向杂志社供稿,比如将我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整理成书籍出版。但是这一传播方式的效果有限,一本书畅销时销量也就上万册,覆盖面较窄。

关注到自媒体,是在我从退休后。那时,我在大学给大学生们教授古建筑课程,在闲暇时跟年轻人们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在玩抖音、B站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学生让我也试试。起初,我做自媒体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是用视频录下建筑结构的细节,以画外音讲解,浏览量也有限。后来,我女儿鼓励我说,“老爸,你出镜讲讲多好呢。”到2023年4月,我才走到镜头前做传播。我记得第一次出镜是在太原的晋祠,那一条视频的点击量第一次突破十几万,相对于杂志的几千到几万的传播量,这算是天文数字了。

不止视频浏览量高了,粉丝也增加了许多。通过粉丝的反馈我了解到,他们中除了单纯感兴趣的学生,还有不少是古建筑研究人员、大学老师、导游等。他们表示非常喜欢古建筑,也希望我将弘扬古建筑文化这件事做下去,多更新一些古建筑知识。于是,我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启了短视频“博主”之路。现在,我的全平台粉丝加起来也超过百万了,短视频的点击量也超过2000万。

中国房地产报:在账号的运营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儿?

王永先:在跟粉丝的互动中经常会遇到有趣的事儿。大家都知道我有两个账号,一个叫古建筑斗拱学堂,另一个斗拱爷爷。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斗拱爷爷”这个名字最早是粉丝给我取的。看到这个名字我觉得很亲切也很喜欢,就作为我新账号的名字了。

中国房地产报:与其他讲古建筑的账号比,您怎么做差异化?

王永先:与其他讲古建筑的账号相比,我们的特色是比较鲜明的,包括六个结合。

第一,我会深入古建筑现场,结合实例而不是照片和书本来讲述古建筑,这样视觉上更直观。

第二,我会结合自身古建筑保护的实际经验,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真实的案例。

第三,我会结合我的绘画特长,除了让大家看到斗拱的外貌,还能把斗拱内部结构画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

第四,我会结合模型来讲解古建筑斗拱结构的内部细节。我亲手制作了斗拱模型,再将它拆解,让人们对于其中榫卯结构的样子和构成有更清晰的了解。

第五,我会结合老工匠们的口诀,将一些拗口的名词用口诀教授,更容易记忆。

第六,我会结合现代科技,通过网络让远在万里的网友反馈,实时讲解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荣县东岳庙飞云楼。

中国房地产报:最近一款名为《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火了,该游戏中有20余处画面取景自山西的古文物建筑,很多年轻人开始对山西的古建筑文化感兴趣。您如何看待山西古建筑这次的“出圈”?

王永先:可以说,这款游戏带火了山西古建筑旅游。但是,古建筑魅力的展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背后是一个沉淀与厚积薄发的过程。

古建筑本身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包含了我们中华上下5000年的文明,承载着古代文化、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多方面的信息,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集中载体。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古建筑缺乏认知和兴趣。

经过数十年的修缮与保护工作,如今的古建筑正焕发新春,也终于可以向世人展现它无穷的魅力。通过游戏、影视等新的形式,能把古建筑宣传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它的价值,这是件好事。现在,古建筑由过去的冷门成了一个大热门,山西作为全国古建筑留存最多的省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想,这一现象级文化热潮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人们能在真实存在的古建筑上触摸到中华古代灿烂悠久文明的痕迹。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古建筑专家,您如何评价近年中国在古建筑保护和修缮方面的工作?

王永先:这个问题很好,也很现实。总的说来,我们山西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使绝大多数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之前也说到了古建筑修缮与保护过程中要面临的难题。比如应县木塔这样的高层建筑的保护一直是件棘手的事。再过30年,这座建筑就有1000岁了。历史上,它遭受了40多次强烈地震,达到六七级的就将近20次;在上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中,它还受到200多发炮弹的炮击。二层、三层中有五、六根主要承重柱严重歪斜达几十厘米,已经完全丧失支撑能力。近年来,应县木塔更是每年以几毫米的速度开始倾斜,在岁月侵蚀中,它犹如一位遍体鳞伤、多处骨折的高龄老人,勉强支撑,岌岌可危。

目前,木塔的彻底修缮方案一直悬而未决。已经“病危”的千年木塔,虽然在平和的自然环境中貌似安全,但是在一直未纠偏并未有效修复的情况下,遇强地震倒塌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是存在的。

作为一个文物保护工作者,我对木塔的安全一直忧心忡忡。我们绝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有着千年历史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葬送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呼吁、提请有关部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希望我们的有关文物保护部门,能够多方征求并确定修缮方案,立刻采取有效防震措施,确保木塔安全万无一失。民间的高手能献计献策,广大群众能群策群力,通过强大的现代科技力量介入,全民共同参与木塔的修缮保护,使这座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够再传承一千年!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老一辈的古建筑研究、修缮工作者,你们身上的历史的责任与使命是什么?对于新一代有什么期望与寄语?

王永先:从古至今,“工匠精神”一直塑造着中国。从鲁班到蔡伦,从毕昇到李诫,一代代能工巧匠给我们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作品。在古建筑方面,老一辈的工匠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古建文化遗产,我们要感谢老一辈的工匠。这份沉甸甸的古建筑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修缮古建筑的技术,作为无形文化遗产也需要传承。

我国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建造古建筑的工匠到我们这代修缮古建筑的工匠,对建筑的热爱、精益求精是精神的薪火相传。

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对工匠精神也有着崇敬之心。但在历史上,工匠一直是被轻视的职业,历史是由文人、官员来书写,这对于传统工匠是不公平的。到了我们这一代,对于工匠,一方面要尊重,给与公正的评价;一方面要将工匠技术总结和继承,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

我认为,当前所倡导的“大国工匠”在古建筑修缮保护领域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由一线千千万万普通劳动人民组成的工匠,他们在现场烧制了每一块砖瓦、制作了每一根构件,一砖一瓦组成了一个个建筑群;另一方面是将建筑的制作方法与文化相结合,能使古建筑文化和修建技法得以传承的工匠,我们称之为“哲匠”。古建筑学界的先贤前辈里,就有许多哲匠。比如梁思成、林徽因,他们研究、整理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也是建筑历史学和建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们还发掘了山西佛光寺、应县木塔的价值,并让世人了解到我国有这样的宝贵古建筑。

哲匠是工匠群体的杰出代表,当代古建哲匠不仅对古建筑修缮保护有精湛技艺和丰富实践经验,还多才多艺,格局高远,广泛涉猎历史、美学、文学、艺术,甚至包括易经、八卦等多学科知识,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古建哲匠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对重要国宝建筑,比如应县木塔的保护具有忧患意识。重视和践行文化传承,不仅要善于总结工匠智慧,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网络媒体新事物,为古建筑文化的科学普及带来新的活力,为中华优秀古建筑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