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仁川,直捣汉城,美国海陆空三军踩过三八线逼近鸭绿江。当年半岛战事爆发时,毛主席和斯大林在电报中商议是否抗美援朝,杜鲁门在华盛顿不屑一笑,认为三八线只是中国的“外交棋”而已。

是否出兵抗美援朝,是毛主席一生中做过最艰难的决定之一。

据解密后的苏联档案的几封电报,解答了当时毛主席的真实想法。当时的毛主席,是怎么在电报中说的?他又是如何下定决心的呢?斯大林最后是怎么回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还不满一周年,美军就卷土重来,不但台海地区搞事情,还在我国沿海地区多次挑衅,这些对当时不少大将来说都只是挠痒痒,真正让毛主席紧张起来的,是美军试图在半岛挑起战事。

8月初,毛主席在会议上明确表示,“美帝得胜就会得意,朝鲜不能不帮,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唇亡则齿寒”,此时美军又开始在杜鲁门的安排下加大了在中国沿海的挑衅力度,美军的军机和军舰不断在山东、上海等地侵袭。毛主席当即下令,调集四个军由邓华领导驻扎在鸭绿江边,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打算。

如果美军的意图是东北,是中原腹地,中国不得不提早做出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份最坏的可能还是出现了,仅仅三天时间不到,美军从仁川登陆就攻下了汉城,随后一路向北毫无阻碍的跨过了三八线。

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时,斯大林曾向毛主席发送电报,称“派出五、六个师推进三八线”。

刚过完一周年国庆,半岛的局势迅速恶化,毛主席立刻开了一场内部会议,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出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当天凌晨时,毛主席还起草了一份“决定抗美援朝”的电报,预备在会后发给斯大林,结果大多数人都不同意,他只能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这份起草的电报暂时封存。随后斯大林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电报,“目前还是克制,暂不出兵。”为了避免局势突然变化,毛主席还在电报最后强调了一句“这只是最初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对新中国来说,这一仗实在是不太好打。毕竟当时全国大部分解放刚结束,战后经济困难,没钱、没工厂,全国各地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而且当时蒋介石刚撤退,很多特务和情报战并没有完全被摧毁、肃清。

更艰难的是,当时我军的军事兵力无法和美军抗衡,没有飞机,没有军舰,仅仅是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数量,美军就有一千多门,而我方一个军才36门。这个攻守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当时大多数人提出不出兵时,毛主席也有些动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正中杜鲁门的下怀。据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当时美军冲过三八线后,中苏两国均无动向,当时美国就断言,中国出兵的几率很小,并且“不足为患”。

尽管毛主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对于真正出兵仍然抱有疑虑。

没多久,一封加密电报从半岛传来,上面写的正是朝鲜请求中方出兵。毛主席彻夜难眠,中美之间军事实力太过悬殊,他不能排除这场战斗,美军会获胜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这样,美帝的侵略是否重新波及到中国腹地,东北鸭绿江边一旦让美军驻守,谁能保证哪天没有意外发生。

毛主席思绪紊乱。

10月4日,毛主席再次召开内部会议征求大多数人的看法,会议进行到一半,从西安赶回来的彭德怀才匆匆到了现场。听完会议上的内容后,彭德怀也失眠了。

在北京辗转反侧一整夜后,第二天彭德怀同毛主席吃了顿便饭。

两人谈到朝鲜问题时,彭德怀神情严肃回答,“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天晚上时,彭德怀就认为,这场仗躲不掉,他当时的想法是“老虎是要吃人的,向他让步是不行的,不同美国帝国主义见一见高地,我们的社会主义该如何建设。”

抱着这样的想法,彭德怀下定了决心。仅仅这一个字的回答,毛主席也拿定了主意。

这次全体的内部会议,彭老总掷地有声的表示“一定要打,打烂了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

10月8日,彭德怀和高岗接到抗美援朝的指令后立刻出发,大军已经箭在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时候,斯大林给出的计划出了岔子。在前几天中方代表去莫斯科商讨半岛战事时,当时斯大林计划,将出动空军和军援作后盾,弥补志愿军的空中火力不足。

可几天时间,斯大林就变卦,他向毛主席发送电报称,空军和军备物资或可能两个月后才到,不过他们可以先满足坦克、大炮等装备。

刚下达出兵命令的毛主席立刻给彭德怀发送急电,要求暂停行动并立刻返京。

一周后的大会上,大家一致决定,抗美援朝的决定不变,虽然斯大林现在说可以提供物资,但这些物资是拿钱买还是他们送呢,如果到时候他们再次变卦怎么办,没有空军支援,志愿军将暴露在美军的战斗机之下。这对我们的战斗非常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会议结束后没多久,斯大林最后一封电报送达了北京,果然,他们决定只在鸭绿江边设防,不准备进入半岛作战。

美军跨过三八线,战火很快烧到了鸭绿江,不出兵不行了。

10月18日,仅仅十多天的大军准备,毛主席终于拍板决定,没有苏联咱们也要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驻守在鸭绿江边的26万名志愿军跨过涛涛江水,在朝鲜度过了第一个艰难、寒冷的冬天。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一战,彻底让杜鲁门明白“三八线不是一步外交棋”。哪怕实力悬殊,志愿军战士依旧凭借刚强的意志取得胜利。这一战,也是新中国的成名之战,为后来几十年的发展争取到了关键期。

参考资料:
这是毛泽东一生之中最难的抉择之一,志愿军入朝决断始末
新湖南 • 智汇
2020-10-23 22: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