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下密杀令,卢汉盯着电报发愁,突然管家喊了一句:“谁挂的字画,反了,字的意思都变了。”闻此,卢汉突然坐起来,看着电报,想到了对策。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迅速采取行动,力图牢牢掌握西南地区的控制权。当时,卢汉正在越南河内担任驻越军总指挥,负责接受日军的投降,而蒋介石则借此机会调动云南的军事力量。
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通过第五军的将领策动了一次兵变,成功铲除了云南的地方军阀龙云,并将其软禁,实质上控制了云南。
龙云被免职后,蒋介石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然而,他并未赋予卢汉实权,只让其担任一个名义上的领导角色。
卢汉曾与龙云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深知自己一旦没有兵权,终究难以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卢汉开始积极争取对云南驻军的指挥权。
蒋介石虽然同意卢汉在一定程度上掌控军事力量,但依然设法控制了云南的军事大权,特别是拒绝卢汉将云南省的军事力量完全交由地方指挥,依旧保持了对驻军的上层领导。这种做法使得卢汉意识到,尽管他得到了名义上的控制,但蒋介石仍牢牢握住了云南的关键权力。
为了突破这一局面,卢汉决定成立云南保安司令部,这一新的军事机构迅速壮大,最终发展成为拥有五万余人军力的庞大军事力量。卢汉此举意在与蒋介石控制的警备司令部相抗衡,逐步夺回实质性的控制权。
面对这一局面,蒋介石虽然表面上仍然维持与卢汉的合作关系,但心中显然已不满。经过多次权谋斗争后,蒋介石最终同意撤销警备司令部,并设立云南绥靖公署,将其交由卢汉担任主任。这一举措表面上是为了平息云南的局势,实际上却意味着卢汉在云南逐步掌握了实权。
卢汉在云南的地位得到巩固后,打破了蒋介石原本计划中的西南防线。尤其是在解放战争的后期,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后,解放军迅速逼近西南地区,使得蒋介石曾寄予厚望的“大西南防线”彻底崩溃。
1949年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攻占南京,国民政府的标志性旗帜在总统府悄然降下,象征着蒋介石统治的终结。然而,蒋介石并未因此放弃抵抗。他着手计划“大西南防线”,意图以云南为基地,拉开与解放军的战略对抗,并寻求在西南地区继续维持其政权。
在这一计划中,卢汉成了蒋介石眼中的关键人物。然而,卢汉的立场却模糊不清。尤其在香港媒体曝光了他可能有起义的动向后,蒋介石的疑虑达到了极点。
为了确保忠诚,蒋介石指派国民党特务副头目沈醉亲自赴云南执行任务。沈醉迅速带领中统与军统的特务人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抓捕行动,逮捕了四百余名进步人士,包括一些潜伏的共产党党员。
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压,令卢汉震惊不已。他立刻与沈醉进行接触,试图了解真相。沈醉仅以“奉命行事”应答,令卢汉感到愤怒,但由于当时局势复杂,卢汉并未立刻采取激烈行动。
事实上,卢汉早已看出蒋介石“防线”计划的真实意图。他深知,蒋介石的真正目标是通过保住云南,拖延解放军的进攻,以便在西南继续实施偏安政策。卢汉心中早有起义之念,并且已与共产党方面展开秘密接触。
然而,卢汉的计划却因消息外泄而未能如愿。当时他还未做好充分准备,一旦起义失败,身边的亲信将会遭遇致命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卢汉选择暂时按兵不动,尽力保护那些被抓捕的爱国人士。
在卢汉的努力下,大部分被捕的进步人士获得了解救。通过与沈醉周旋,并利用金钱贿赂审理官员,他成功地使三百余人重获自由。然而,仍有九十余人被关押,并面临即将执行的枪决。蒋介石下令要求卢汉亲自执行这一命令。
卢汉试图通过电报与蒋介石商讨,希望能拖延此事,然而蒋介石仅回复了一张密令,上面写着“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八个字。这让卢汉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执行此命令将让他背上杀害同胞的罪名,另一方面,不执行命令则可能面临蒋介石的惩罚。
在深思熟虑后,卢汉意识到自己不能立即与蒋介石决裂。此时,管家突然从一旁走过,指着书房墙上的一幅字画说道:“这幅字画挂反了,字的意思都变了。”管家的话让卢汉猛然一震。
卢汉通过调换密令中的字词顺序,将“情有可原,罪无可逭”改为“罪无可逭,情有可原”。这样一来,命令的实质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既可以保全被捕者的生命,也为卢汉争取了更多时间准备起义。#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参考资料:姜晓德编著. 《历史与战争的故事》 20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