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被选入了小学课本,
因此它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之一,
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名字,
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但很少有人知道,
两人的关系后来再次破裂,
在共同经历了“长平之战”后,
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
02
在众多历史学家的眼中,
赵国是最有潜力阻止秦国统一六国的国家,
尤其是在赵武灵王统治时期,
秦昭襄王甚至公开表示:
只要赵武灵王还在世,
秦国就不敢轻易攻打赵国。
这句话足以说明当时赵国的强大。
可惜赵武灵王自己作死,
最终被自己的儿子饿死在沙丘宫中,
他的次子赵惠文王继位,成为了赵国的新国君。
赵惠文王同样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他在位期间重用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
进一步增强了赵国的实力,
就连秦国在面对赵国时也不得不避其锋芒。
廉颇之所以能成为赵国的大将军,
完全是靠他在战场上拼杀,
通过积累军功一步步升迁,
而蔺相如则凭借“完璧归赵”一战成名。
这让廉颇心里很不服气,
并不是因为他嫉妒蔺相如的才能,
而是他觉得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
就能与自己平起平坐,
换做任何人都会感到不满。
毕竟廉颇的将军之位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而蔺相如却凭借口舌之利获得了更高的官职,
这让廉颇心里很不平衡。
仗着自己的军功和赵惠文王的宠信,
廉颇开始处处为难蔺相如,
最终引出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从那以后,
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赵国在这一文一武的配合下,
国力愈发强盛。
03
国运这种事情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赵国来说,
好不容易出了两代明君,
在赵国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
两位明君却接连去世,
导致赵国的崛起之路戛然而止。
赵惠文王去世后,
赵孝成王继位,
与他的父亲相比,
赵孝成王的表现堪称昏君的典范。
他上台后,
立刻启用自己信任的亲信,
对廉颇、蔺相如等老臣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
赵孝成王的任人唯亲让赵国逐渐走向衰落。
当时赵国的摊子铺得很大,
东边联合其他五国攻打齐国,
眼看就要灭掉齐国,
结果西边却被秦国偷袭了老家。
当时的赵国可以说是“六国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
六国伐齐时,乐毅担任大将军,
为什么不用廉颇呢?
因为廉颇擅长的是防守战,
赵惠文王深知这一点,
所以选择任用燕国大将乐毅来统领六国联军,
而赵孝成王继位后却看不清形势。
他觉得赵国已经如此强大,
就应该四处征战,
否则怎么证明自己的实力?
廉颇对此并不反对,
毕竟只要有仗打,
他就能积累军功。
虽然廉颇最擅长的是防守战,
但打阵地战他也不差。
然而,作为外交官出身的蔺相如却极力反对,
之前通过合纵连横对付秦国,
后来又联合其他国家攻打齐国,
赵国的外交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结果赵孝成王刚上台就要大动干戈,
这简直是在否定赵惠文王时期的外交成就。
尽管蔺相如再怎么反对,
他毕竟只是个文官,
最终惹怒了武将和赵孝成王,
导致他逐渐被排除在赵国的决策层之外。
这也是廉颇和蔺相如晚年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的职位不同,
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
两人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发生了冲突。
04
韩国在秦国的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
于是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
与其让秦国占领,
不如来个“祸水东引”,
让赵国来承受秦国的怒火。
整个赵国几乎都反对接手上党郡,
只有赵孝成王一个人欣然接受,
这也为赵国招来了后来的“长平之战”。
秦国派白起率领大军攻打这片土地,
赵孝成王派出老将廉颇迎战,
廉颇是当时赵国资历最深、功劳最大的将军,
并且他与秦军有过多次交手经验。
廉颇到达前线后,分析了双方的优劣势,
决定采用自己最擅长的防守战术来应对秦国的进攻,
毕竟秦国白起大军远道而来,
他们的粮草不足以支撑持久战。
秦昭襄王听从了相国范雎的建议,
成功“忽悠”了赵孝成王,
撤下廉颇,换上赵括,
这才有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的长平之战。
赵国在遭到重创后,赵孝成王重新启用廉颇,
廉颇不仅成功抵挡住了秦国的二次进攻,
还抵御了北边燕国的进攻,
并从企图趁火打劫的燕国手中夺回了五座城池,
这也成为了赵国最后的辉煌。
05
赵悼襄王登基后,
由于廉颇的功劳太大,
再加上郭开这个“名将终结者”的挑拨,
最终逼得廉颇逃亡到了魏国。
虽然魏王对廉颇十分敬重,
但心中的戒备让他不敢重用廉颇,
于是上演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经典典故,
一代名将最终在他乡郁郁而终。
相比于廉颇的结局,
蔺相如的结局更加悲惨,
他为了表达忠心,拄着拐杖也要上朝觐见,
只为阻止赵王撤换廉颇、启用赵括,
结果赵王直接将他的奏折扔在地上,
气得蔺相如当场吐血,倒地不起。
没过几天,
蔺相如便气绝身亡,
事实再次证明,
无论臣子有多大的才能,
也需要遇到一位开明的君主,
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