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如今似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曾经凭借“什叶派之弧”这一张大网,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然而,随着阿萨德政权动荡不安,这根弦也几乎被拉到了极限。伊朗发现自己岌岌可危,尤其是在美国和以色列针锋相对的压力下。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伊朗把视线投向了中国。尽管在国际事务上难以找到公正的发声者,但中国似乎成为了伊朗最后的稻草。这一转变标志着伊朗外交策略的调整:求和与求变成为新主题。阿拉格齐外长前往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的会谈便是这一转变的体现。王毅明确表示,解决伊核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重启对话,而这正暗合伊朗想要通过缓和关系来缓解国际压力的意图。
紧握这颗“定心丸”,伊朗高调宣布了一系列动作,伊朗将于1月13日与英国、法国、德国举行新一轮对话。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声明是在纪念被美国暗杀的伊朗将领苏莱曼尼的活动上发表的。苏莱曼尼曾是伊朗军事系统中的中流砥柱,他的遇害让伊朗上下愤怒不已。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加里巴巴迪副外长却选择在这样的场合抛出橄榄枝,足见伊朗内部心态的变化。
那么,美国会不会接过这根橄榄枝呢?恐怕难度不小。特朗普回归白宫的风声再起,而众所周知,他在处理伊核问题上的态度与其毒舌政见如出一辙,二者都是“寸步不让”。上一轮弃约举动重新点燃了这一问题的争议火焰,此番伊朗若指望这一方向能有所改善,可能依旧无从入手。
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关键变量:美国强硬的立场和不容置疑的制裁。特朗普的策略本质上是放任“什叶派之弧”的自我崩塌,他相信,只要坚持施压,总会促成伊朗主动裂隙。伊朗如今示好的姿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压力下的产物。然而,美国却没有理由在这个时机上主动妥协,因为等待伊朗彻底软化或许更符合美国的长远战略。
目前伊朗似乎已经意识到,单靠外部支持无法实现自我救赎。自助才是天助,自弃则必然遭天弃。德黑兰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巩固内外政策,这样在与西方交锋时,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同时,伊朗的核计划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浓缩铀丰度持续攀升,核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得外界不得不担忧其和平承诺的真实性。诚然,丰度达到90%的核材料才能用于武器制造,但随着现有的技术进步,要跨越这一步的门槛似乎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国际社会频频呼吁理智对话,以避免局势失控,然而谁又不清楚,政治博弈从来就不缺少刺激与变数。
地缘政治这盘大棋,让伊朗夹在了多方摆布之间。而杜绝冲突升级的方式显然不仅仅是喊话,要想真正稳住中东这片热土,美国和伊朗需要摒弃成见,坐下来好好谈。但愿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奢望。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走向,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国际局势。我们可以看到,伊朗似乎在艰难中慢慢求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