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行书《三宿岩》诗
立轴 水墨绫本 251.5×50.5 cm
释 文:不知何代寺,终古驻斜曛。客至寻碑版,僧眠梦洞云。战争前宋事,吴楚大明春。江外猿声急,泬寥几客闻。
题 识:三宿岩作,寻下落碑字。王铎。
钤 印 :王铎之印、字觉斯
出 版
1.《王铎书画全集》,第11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
2.《条幅名品精选·王铎》,金城出版社,2020年。
3.《天津艺术教育进修学院全国通用美术考级规范教材》,第51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
4.《证券日报》,A04版,2024年3月30日。
诗文著录 《拟山园选集》,卷一,第674页,台湾学生书局。
王铎草书自作诗《三宿岩》,绫本巨轴,诗见《拟山园选集》,文句略有不同。清代初期的书法主要延续明代的帖学传统,但风貌大相径庭,一些由明入清的书家承接明末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等人的书风,以个性鲜明、直抒胸怀、狂放朴拙的行草书风名极一时,其中尤以王铎、傅山、八大山人最为重要。遗憾的是,这一路书风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消失在书法史演进的洪流中,成为乱世绝响。
王铎,与倪元璐、黄道周为同榜进士,入清后官至礼部尚书,书法胎出二王,旁参米芾,尤以行草大字见长。王铎对二王书风有着深刻的喜好和理解,从所作宋拓《圣教序》跋文中可见一斑,“每遇烦惫,一披瞩辄有清气拂人,似游海外奇山,风恬浪定,天光水像,空荡无岸。此中消息,如文如诗。口之晓泠,不可单也。即强形容,他人未必喻。故曰:可为知者道”。对二王法书的勤奋钻研一直持续到晚年,“一日临帖,一日应索”。就内容而言,王铎书法大致分作“临帖”和“应索”两类。从临帖作品中,能够窥探他对于古代经典的研习和取舍;从应索作品中,能够体会他熔古人精粹,进而突规破矩,自立风标,表现出强烈鲜明的个人风格。故而名重于时,友人彭而述尝为王铎《拟山园选集》作序,“四十年来,荐绅士大夫罘罳绮疏,无先生一字,则以为其人鄙不足道。”(《拟山园选集》序,彭而述)文辞虽略有夸张,却道出了王铎在当时备受推重的事实。黄道周赞之,“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黄漳浦集》,卷十四,《书品论》)同为书法巨匠,傅山对于王铎的书风变化有着清醒的观察,“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霜红龛书论》)
王连起先生认为,王铎对于二王的研习既着意于晋人法度严谨,更重视其时书体的转化、笔法与章法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对于王铎找到自己的书法面貌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认准羲献,就是认准了书法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晋唐以后,王铎只学米芾一人,也是因为米书有纵横奇险、笔势凌厉、锋开八面而沉着痛快的强雄之风。”(《论王铎书法学古意义与得失》,王连起)
本件自作诗《三宿岩》巨轴大致作于45岁左右,用笔或方或圆,时见折笔顿挫,结字奇崛险茂而富于变化,章法恣纵错落而不失法度,笔势连绵流畅而大气磅礴,于秀逸婉转之中追求刚健豪迈、苍郁雄畅的“气骨”。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