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导论》

杨红 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推荐

这部《文化资源导论》具有四大特色。第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度高。与国外各门类文化资源管理理念与实践案例相互衔接。第二,案例具有前沿性。包含众多国内新近涌现的案例和国外案例。第三,实践性强。包含文化资源在当代创新中的许多实操经验。第四,便于教学使用。添加数字资源,便于开展网络教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讲授“文化资源学”“非遗传播与数字化展示”等课程,著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文化体验设计与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丝路非遗的价值发现与重塑—以丝路新疆段为例》(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编著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等。

内容简介

《文化资源导论》是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文化资源学”的配套教材。本书整合了文化遗产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应用理论,提供了文物、非遗等文化资源类型的基础知识体系,将“文化作为资源”的价值认识论与实践能动性相结合,着重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思维及方法。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文化资源入门

第一节 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

第二节 无形文化资源与有形文化资源

第三节 资源观与文化资源

第四节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五节 文化资源学习指南

第二章 文化资源的类型

第一节 从精神产品角度分类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类型划分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价值

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属性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文化资源价值形成的过程

第四节 文化资源价值评估

第四章 可移动文物和博物馆

第一节 可移动文物和文物收藏

第二节 博物馆

第五章 不可移动文物与遗产旅游

第一节 不可移动文物

第二节 文化遗产与旅游

第六章 历史城市、历史街区与传统村落

第一节 历史城市

第二节 历史街区

第三节 传统村落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非遗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非遗的不同门类

第三节 非遗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 非遗的转化利用

第八章 世界遗产及文献遗产

第一节 世界遗产

第二节 文献遗产

第九章 工业遗产与数字遗产

第一节 工业遗产

第二节 数字遗产

第十章 文化版权资源

第一节 现代文化资源

第二节 文化版权

第三节 文化版权资源分类

第四节 文化版权资源保护和经营

第五节 品牌授权

第十一章 总结与思考

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学习意义

第二节 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

第三节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

第四节 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无穷可能性

后记

精彩书摘

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

中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门类众多,认识文化资源是参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让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焕发蓬勃生命力的基础。从历史性视角出发,文化资源大体可分为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资源以时间维度来区分,传统文化资源指向的文化资源生成于“过去时”,包括古代建成的文物古迹、传统民俗节日活动、传统戏剧曲艺等,均属于传统文化资源范畴。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因而本书界定的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是指1840年前生成的文化资源。1840年之后,近现代产生的文化成果和积累,被称为现代文化资源。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的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都是现代文化资源。

以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为例,可了解文化资源生成的时间与其认定的直接相关性。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试行)》中规定,在古遗址、古墓葬方面,元代以前的直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明代至1911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在石窟寺、石刻方面,1911年以前的直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1911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在古建筑方面,1840年以前建造的本体尚存的直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1840—1949年建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1949年以后建造的特别重要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建筑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可见,近现代建造的建筑等也可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但对其意义和典型性等要求更高。

可移动文物藏品的定级,也与时间维度相关。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中,近现代文物定级为一级文物的标准(见图1-1-1、1-1-2)表述如下:与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有关的特别重要的代表性文物。

【案例】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泛指敦煌地区及其附近的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敦煌石窟是中国中古时期的重要佛教文化遗存。回顾敦煌石窟的考古发现及保护研究的历史,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俄国的鄂登堡在考察敦煌期间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骗购、掠夺等行为,这给敦煌石窟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这些外来者也引进了考古方法,发布了最初一批考察资料。此后中国学者对敦煌的石窟艺术、绘画及造像艺术的研究不断增加,如吴作人、张大千等临摹敦煌壁画,出版《莫高窟记》,激发了更多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意识。1944年,敦煌研究院的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等老一辈的敦煌学者相继开展涉及石窟建筑、雕塑、壁画等方面的敦煌艺术研究,对敦煌石窟开展调查测绘,撰写考古报告,开展清理、发掘等抢救保护工作,并从断代与分期研究、内容研究等方面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1. 敦煌石窟的多元价值

敦煌现存石窟800余个,是自南北朝时期到元代,跨越1200年的艺术集成,包含宗教、文化、民族、历史等多元化价值。石窟在文物保护体系里隶属石窟寺石刻一类,这一类包括石窟寺、石刻、岩画等类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敦煌莫高窟有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3000余身彩塑以及石窟古建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常见的壁画类型有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中国传统神仙画、装饰图案及供养人画像等。其中,经变画自隋唐以后大量出现,其通过绘画的方式解释和讲述了佛经内的故事,用当代视角来看就是对佛经的形象化和可视化;供养人画像,是指在绘画、雕刻艺术作品中精心绘制的功德主及其家族成员或相关人士的画像;装饰图案则主要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代表性的敦煌石窟装饰画有藻井图案(见图1-1-3)、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而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其蕴含的丰富美学价值可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素材源泉,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的重要见证。它以汉地文化为基础,吸纳了印度等西域佛教文化的艺术精髓,同时兼容并蓄藏传佛教艺术及多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系统完善、历时悠久的中国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佛教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浸润敦煌石窟,跨越千年而熠熠生辉。其中,藏经洞中的相关文献资料,属于可移动文物、文献遗产。

敦煌石窟是中国石窟建筑的杰出范例,又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洞窟布置合理,结构稳固,融合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与地质环境因素,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丰富成果,成为了解中国古代营造技艺及知识体系的重要窗口。

同时,敦煌石窟及敦煌遗书等文化遗产蕴藏敦煌千百年间的社会、文化风貌,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同时又承载了中西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的印记,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敦煌石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为数很少的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条评定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世界文化遗产的六个标准:一是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二是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三是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四是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五是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六是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的世界遗产地。敦煌石窟作为建筑、雕塑、壁画、文献等相结合的综合、立体文化宝库,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东西文明交汇的重要见证,宗教、艺术、文化在此交融,展示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光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标志见图1-1-4。

点击书籍图片即可优惠加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