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医改,加快打造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青岛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积极推进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区域内部资源整合+城市三甲医院包联”的跨层级、跨区域协作机制,由牵头医院常态化、制度化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开展人员“组团式”、专科“集成式”、管理“挂职式”精准帮扶,推动集团内机构整合、资源共享、药品统筹、管理同质,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持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基本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市南区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推出“知名专家号源直挂”服务,居民不需要到大医院排队,在社区就能预约名医专家号、开具检验检查单并直接结算,基层诊疗人次较同期增长52.61%。莱西市整合辖区全部公立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县域医共体,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整体托管,下沉125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持续输出品牌、管理、技术,县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增长44.3%,住院次均费用下降14%。

二、数字赋能,健康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智慧医疗系统汇聚健康医疗数据50亿条,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建成“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690家医疗机构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万项次,为患者节省费用7765万元。“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提供智慧便民服务164项,群众就诊环节从8个减少为3个,平均挂号时间从15分钟缩短为1分钟,就医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就医付费一件事”服务将缴费时间由线下30分钟缩减至线上1分钟,“出生一件事”服务将新生儿证件办理申报材料由19份缩减为4份。建成5G+智慧急救平台,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120平均受理派车时间缩短12秒、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2分钟。青岛市中心血站启用“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管理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内完成血费减免。

三、流程再造,改善医疗服务打出“组合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4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等提供全流程、集约化服务;保留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挂号方式,预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方便老年人就诊。15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开展“预住院”服务,患者可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检查检验,相关费用纳入住院报销,缩短术前等待时间。5家三级综合医院试点打造98个“无陪护”病房,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问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为入院患者提供院前检查导诊单,入院服务从“一摞纸”到“一单清”。青岛市急救中心航空医疗救援安全转运急危重症患者27例,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时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安排1名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在门诊值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

四、筑牢网底,群众基层诊疗量占比超过六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着力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开展“千名医护进乡村”活动,从城市医院选派1019名医护人员进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期一年的常态化坐诊和帮扶带教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效。全面推进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建立健全乡村医生保障政策,优化卫生人才引进服务环境,新招聘大学生乡医76名。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牵头医院打造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54个,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建成26家特色专科卫生院,改造提升769家薄弱村卫生室,为547家中心村卫生室选配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分析仪等设备。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3.59%,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

五、上下联动,建成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

青岛市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联合区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组建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打造“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妇幼保健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发挥妇科、产科、儿科等优势专科,辐射带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学科的整体发展和提升,实现基层盆底康复、子痫筛查、心理行为发育等特色门诊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突破。妇幼健康领域医疗服务与辖区管理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防治、儿童孤独症筛查和孕产期管理等工作质效稳步提升。全年完成5万余名孕产妇的妊娠风险监测和产前规范筛查,对49万余名0~6岁儿童进行孤独症筛查并确诊57例,经过系统的随访、治疗和康复,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六、智慧疾控,实现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一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将海关、气象、农业农村、学校等重点部门和单位涉疫信息纳入重大传染病监测范畴,及时捕捉、发现共性的“苗头信号”,打造“六网合一”“数智赋能”的“监测分析一张图”,做好预警信号早识别、应急处置早干预。加强预警信息的综合应用,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和健康提示,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微每月发布《重点传染病综合预报及流行风险分级》,指导市民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管理,并及时向医疗机构通报预警信息,指导医疗机构提前做好人员调配、物资储备等应急保障工作,确保需要时医疗救治工作能够迅速有序开展。青岛市“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及智能流调”案例,成功入选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应用场景(数字社会-健康医疗类),获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推广。

七、健康惠民,用心用情守护“一老一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持续完善“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将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托幼一体化”纳入市办实事。聚焦老年群体,着重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与覆盖面,通过实施早期疾病筛查、定期健康监测、指导患者规范服药以及推广科学生活方式等措施,及早发现并预防眼底病变、肾脏疾病等“三高”并发症,改善了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生活质量,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79.2%。出台《青岛市托育服务保育费补助和生均经费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对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500元、三孩60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助(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对备案的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托托位参照幼儿园标准给予生均经费补助。全市托育机构增至895家,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21个,有效缓解了“带娃难”。

八、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沉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青岛市中医医院专家曲崇昆,通过远程会诊为身患免疫系统疾病卧床三年不能自理的埃及患者辨证施治,使其6个月康复,中国驻亚历山大总使馆向山东省委外办发来感谢信,患者母亲专程来青为医院及专家赠送感谢牌,该事件被CHINA DAILY、中阿卫视官网、中国中医药报等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青岛还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联合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全民推广活动,录制八段锦教学视频,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市民推广,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骨干师资2000余人,组织群众习练超过124万人次,有效增强了市民体质,形成了科学健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加速了体育强市和中医药强市的建设步伐。

九、顶层设计,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出台《青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全方位医疗卫生服务、融合型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现代化治理”六大整合型服务体系,明确27项重点任务,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便捷舒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出台《青岛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优化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强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17项重点措施,高标准落实国家、省目标要求,创新性建设省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十、对口帮扶,医疗支援工作扎实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市认真落实国家、省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要求,根据“对方所需,我方所能”的原则,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式,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带到协作地,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填补了当地的技术空白,提升了当地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当地患者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福音。2024年,青岛选派192名以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为主的专业人才前往甘肃定西、陇南,西藏日喀则及山东菏泽等地医疗机构进行对口支援,同时接收300余名协作地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青岛的医疗机构跟岗锻炼学习,通过疑难病例讨论、手术示教、带教查房以及门诊、义诊、会诊等方式,为协作地培训医务人员1.3万余人次,服务患者万余人次。青岛市市立医院三次组建医疗团队奔赴西藏日喀则和甘肃陇南,成功为59名当地患者实施手术,并接收14名藏族同胞来青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