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这样一则视频。
一天晚上,妈妈在书桌旁辅导儿子写作业。
男孩有些懒散,很多题目不经思考就询问,已经完成的部分也因粗心出了许多错。
反复几次后,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对着他一顿怒吼。
见妈妈如此生气,小男孩也知道自己犯了错,变得战战兢兢。
发泄完情绪后,妈妈把笔往桌子上狠狠一摔,起身想要离开房间。
小男孩看到妈妈要走,赶忙伸出手扯着妈妈的衣服。
情绪上头的妈妈还是没平复下来,走到客厅里继续大声吼叫着。
小男孩害怕地趴在桌子上,不知所措地开始写作业。
大约一分钟左右,小男孩又悄悄躲到门后,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随后他拿起笔写了一封歉信:“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
并把这份道歉信递到了客厅里。
写完作业后,还不忘把被妈妈弄乱的桌面收拾整齐。
看到这里,只觉得格外心疼这个孩子。
然而,视频下方却出现了这样一条评论:“大多数孩子就是欠收拾,吼他一顿就老实了。”
这让我想起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的一个观点:
他说,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总觉得孩子就是得管一管、揍一揍,才会好好表现。
还有不少家长揍完孩子后,也不当一回事,觉得自家孩子皮实,过一会儿又高高兴兴跟没事人一样。
但实际上,孩子变得乖巧听话,不是因为怕了父母的棍棒,而是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远胜过我们爱他们。
那些一边流着泪一边写作业的孩子,那些默默忍受大人责骂、推搡的孩子,都不过是为了迎合父母,希望父母能够爱他,能够以他为荣罢了。
英语里有个词,叫“terrible two”,意思是“可怕的两岁”。
指的是孩子在两岁左右时会经历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原本乖巧可爱的小天使一夜之间就成了小恶魔,张嘴闭嘴就是“我不要”。
这一点,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儿子三岁多的时候,变得格外叛逆。
那段时间,我被儿子搞得焦头烂额,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好用的“魔咒”:
“我数到三,立刻给我……”
“一……”:儿子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怯怯地看着我。
“二……”:儿子匆匆忙忙站起来,执行我的指令。
“三……”:儿子的眼眶已经湿了,但还是努力吸着鼻子,小声地重复着:“妈妈,对不起。”
一开始我很是得意,觉得自己的方法灵验又省事,直到有一天,我听见儿子的房间里传来哭声。
我慌忙跑过去,儿子还在睡着,但却止不住地抽泣。
被我轻轻唤醒后,儿子愣了半天,然后一头扎进我怀里,放声大哭,嘴里还念叨着“妈妈,我再也不敢了……”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自以为能将“恐惧”当成控制孩子的武器,期待着孩子变为一只乖顺的绵羊。
但却摧毁了孩子的安全感,让他整日活在担忧和痛苦中。
1920年,心理学家华生找到了一个9个月大的小男孩小艾伯特。
他让男孩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触摸各种物品,小白鼠、小兔子、面具、棉絮、报纸等。
一开始,小艾伯特并不害怕这些。
直到2个月后,每当小艾伯特摸小白鼠时,华生就会制造出巨大的声响,把小艾伯特吓得哇哇大哭。
后来,小艾伯特对小白鼠的恐惧延伸到了其他事物上。
最后,一直生活在恐惧中的他,年仅五岁就去世了。
这个实验证明了,恐惧甚至能杀死一个孩子。
但后来,华生依旧将这种方式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他用恐惧和暴力控制着自己的三个孩子。
而这三个孩子长大后无一例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的女儿多次自杀未遂,一个儿子一直流浪,另一个儿子则在30岁时因无法摆脱父亲的阴影而自杀。
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网友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因不小心踩坏了同学的眼镜,被对方狠狠扇了6个巴掌。
然而,他不敢反抗,不敢求助,更不敢向父母诉说自己的遭遇。
因为从小到大,只要父母一不顺心就会对他又骂又吼,哪怕自己成绩优异也得不到父母的好脸色。
想到向父母倾诉后,可能要遭受他们的批评、责怪,甚至一顿殴打,他决定忍着。
因为在孩子眼中,盛怒下的父母,比真实的伤痛可怕多了。
他们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承受父母的二次伤害。
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说:
“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如果一个孩子在家被父母欺负,那他一定会被全世界欺负。
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和叛逆,不要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
不要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指责批评甚至辱骂孩子,摆出一副我就是权威的姿态。”
曾有一则新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高中男孩转学后,频频遭遇同学的霸凌:
食堂充值卡被人抢走、书包里总是被倒满辣椒酱、想坐下时会有人突然拉走椅子……言语暴力更是家常便饭。
男孩曾多次跟原来学校的同学吐槽,说自己被人欺负,很想念老同学。
而这一切,男孩的父母却一无所知。
在他们眼中,儿子一如既往乖巧懂事。
当父亲询问他跟新同学的矛盾时,男孩说:“事情已经解决了。”
当男孩的饭卡被抢走,不得已自己准备午饭便当时,他向疑惑的母亲解释说自己要省钱、想减肥。
甚至,在男孩决定赴死的前一天,他都不曾对父母说起自己心中的痛苦,而是亲自下厨,煮了晚餐给父母吃。
这个男孩是如此乖顺、安静,小心翼翼地承担下所有,只为不让父母担心,以至于最亲近的人也未能洞悉他千疮百孔的内心。
对此,心理学者伍罡有个形象的比喻: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就像一只被捆得漂漂亮亮的大闸蟹,再也不会因为乱跑乱爬互相打斗而缺胳膊少腿,但也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在家里,他们不敢顶嘴,不敢拒绝,也不敢犯错。
等出了家门,走向学校或社会后,他们也只会唯唯诺诺,任由自己被他人的恶意吞食。
儿童精神科专家希米·康把父母分为了三大类:
一类是“老虎”,他们习惯用恐吓、打压,甚至暴力的方式,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话;
一类是“水母”,他们面对孩子时软弱,没有原则,经常妥协。
而最理想的一类父母是“海豚”,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他们有自己的底线,除此之外,他们更愿意做孩子的同伴,和孩子平等对话。
就像歌手朴树的父亲濮祖荫。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初他也希望两个儿子能走一条相对传统的道路,但朴树和他哥哥都对父亲的领域不感兴趣。
他们直言:“你们希望我们做‘小刘萍’‘小濮祖荫’,是不可能的。”
濮祖荫并没有像大多数父母那样,用自己的权威逼着孩子就范。
相反,在那个收入不高的年代,濮祖荫把钱都攒下来,出国访问时给大儿子买了把电吉他,给小儿子朴树买了合音器。
时至今日,两个孩子都很感激父亲的尊重和付出。
很多时候,对孩子而言,活得太懂事,太小心,不过是一种无奈和隐忍。
能够让孩子勇敢做自己,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主持人白岩松曾跟儿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上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虽是玩笑,但白岩松的态度也让儿子从小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害怕考砸。
有一回在第二天有课的情况下,白岩松依旧同意了儿子在半夜看自己喜欢的比赛。
事后儿子骄傲地对他说:“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敢这样。”
也正因白岩松的教育,儿子从小到大都兴趣广泛、开朗大方,顺利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伦敦国王学院。
回顾儿子的成长时,白岩松总结道:
“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暇,那不是成长,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
成长是真实的、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很多时候,孩子的状态,折射出的是他们内心的模样。
小心翼翼、沉默不语、逆来顺受,都不是该属于孩子们的颜色;敢于说“不”、坚持做自己,才是一个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衣装。
最后,我想把海桑的小诗《一个小小孩儿》送给大家:
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
衣帽整齐,如果他规规矩矩
这可并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开口
便是叔叔阿姨好再见再见你好
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
这又有什么意义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又残酷的小动物
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
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
而不是朽坏下去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