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
商品有了“身份证”!扫一扫即知生产日期 这地已试点发放超4亿张
来源:央视财经
商品条码是商品的唯一身份标识,通常印制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也被称为商品的“身份证”。目前,全球多国正在推进商品“身份证”升级,也就是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提出的“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2022年,浙江成为国际物品编码组织确定的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首个示范区。自示范区建设以来,浙江省已累计为49.9万种产品发放4亿多张商品“二代身份证”,涉及经营主体9.1万余户,商品二维码使用量超5.6亿次,主要覆盖零售、食品、医药、化妆品等热门领域。
这种商品二维码是物品编码机构发放企业厂商识别代码,企业再按照《商品二维码》标准进行编制而来的。与以往商品上的条形码相比,商品二维码增加了信息共享、防伪溯源等功能,不仅给商品监管、严防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营造放心消费的环境提供了保障。而 对于经营者来说,商品“二代身份证”的应用也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085874069489391837&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439f2c1d-4dd8-42a1-8de6-32109ac4c0dc
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来源:中国科协
中国科协官网1月2日发布了《关于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表彰(支持)对象名单的公示》:经评审,共产生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9名拟表彰人选、5个拟表彰团队和10名第九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拟支持对象。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从2025年1月2日起,至2025年1月8日止。
https://www.cast.org.cn/xw/tzgg/ZZRC/art/2025/art_8731007aa2cc48c492b6c2e204042aa3.html
甘肃首条5G+智慧公路通车运营实现“车路协同”
来源:央视新闻
1月1日,甘肃省首条5G+智慧公路清傅公路就正式通车运营。这条公路为G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不仅缓解兰州城区内交通,还实现了公路的智能化管理,极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清傅公路起于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止于安宁区忠和镇,与G312线顺接,全长61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该公路进行了全路段车路协同管控,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行车体验。其中,八公里测试路段将开展自动驾驶测试、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服务区自动驾驶泊车等“车路协同”探索应用。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0580817735777142592&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0b5e40ba-ef26-4d47-929f-c2e2e45425a3
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亮相
来源:科技日报
1日,东南大学发布了由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该飞行汽车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
“东大·鲲鹏1号”整机尺寸为2.1×1.2×1.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500千克,飞行续航时间≥2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300米;其地面运动模式基于四轮毂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电液复合制动,最高时速可达60千米。这款陆空一体的飞行汽车以汽车为主要载体,而非当下以无人机为主技术路线,可以在地面行驶与飞行移动间随意切换。
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5-01/02/content_582794.htm?div=-1
世界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家电网12月31日宣布,当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变速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丰宁电站实现全面投产发电。
丰宁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紧邻京津冀负荷中心和冀北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由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电站总装机规模达36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66.1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87.16亿千瓦时。
自2021年12月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以来,丰宁电站已累计发电86.16亿千瓦时,消纳新能源和低谷电量109.02亿千瓦时。
丰宁电站全面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万吨,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降低碳排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931998104041902&wfr=spider&for=pc
人体的病变组织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塑料用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50万吨猛增到2021年的近3.907亿吨,这也让大量的微米塑料和纳米塑料颗粒(MNP)在环境、食物网和人体组织中积累。近期,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发表于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的研究中,揭示受损组织中的MNP浓度通常会更高。
研究人员收集了61篇关于人体组织中MNP检测的研究论文,以及840篇关于MNP毒理学机制的文章,并基于此绘制出了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中MNP的图谱。研究显示,在人的皮肤、动脉、静脉、血栓、骨髓、睾丸、精液、子宫和胎盘中,都检测到了MNP。MNP还存在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研究发现,颗粒丰度与特定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包括炎症性肠病、血栓形成、宫颈癌和子宫肌瘤。在病变组织中,检测到的MNP水平往往会高于未病变组织,包括发炎的肠道、纤维化的肺部或癌变组织,这表明MNP的积累和局部病理之间存在潜在的联系。研究还显示,MNP可以被人体细胞内化,引起氧化应激和促炎症反应,并导致遗传毒性和细胞凋亡。MNP甚至可能穿过人类肠脑轴和血脑屏障,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的潜在危害迫切需要关注。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993624005971?via%3Dihub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近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5年1月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善允介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全国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80%。气象监测国土覆盖率由29%提升至44%,冰雹、龙卷风和雷暴大风识别率分别达到84%、80%和85%。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运行黎明、上午、下午、倾斜等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
同时,气象预报核心技术向自主可控迈进,“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更加精准。我国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体系,成为全球拥有完整体系技术研发能力并实现业务应用的4个国家之一;积极拥抱新技术,“风雷”“风清”“风顺”“盘古”“风乌”“伏羲”等一批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气象大模型相继涌现,部分指标性能与国际主流大模型水平并驾齐驱;构建全球智能预报业务体系,实现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3至7天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过程,提前15天预测全国性重大天气过程。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5/1/382697.shtm?id=382697
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
来源:央视新闻
经过52个月的艰苦建设,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联通新疆南北的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天山胜利隧道今天贯通,它刷新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纪录。建成后穿越天山只需约20分钟,而现在通过216国道翻越天山要3个小时。
天山胜利隧道,是乌尉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单洞长达22.13公里,约为5座南京长江大桥的总和。 隧道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克服高寒、低氧的施工环境,还要攻克复杂的地质条件,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施工难度极高。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1166233854653622079&t=1735538667833&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copy_url&track_id=a729555e-a7a6-4d8d-b65e-671e17e87516
我国一新成果有望让无人机边飞边充电
我国科学家在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定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一种基于双频超表面的无线传能、感知定位与通信一体化原型系统,实现了自适应追踪的无线能量传输。在这一系统中,超表面不仅实现了精确的目标定位,还能根据实时变化的环境和目标,进行灵活的能量聚焦,实现跟踪式隔空输能。与传统的无线充电方式相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支持多个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进行高效的非接触式无线充电,例如运动中的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为其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495760349302294&wfr=spider&for=pc
新研究揭示光学湍流特性
来源:新疆天文台
光学湍流是影响天文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让光在经过大气时发生折射和散射,导致观测目标的图像模糊。这种现象会降低光学望远镜的空间分辨能力,也降低观测灵敏,对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天文观测影响显著。
近日,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慕士塔格观测站大气表层光学湍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物理条件的相关性,揭示该站点在光学观测领域的独特优势。
研究结果显示,慕士塔格观测站的大气光学湍流特性在日夜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湍流对光学观测的干扰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弱。夜间大气表面层光学湍流较弱且稳定性高,6米~30米中位视宁度为0.24arcsec,为高质量的天文观测提供了理想条件。同时,地表温度逆温现象与视宁度的改善密切相关。在逆温和较低的风速条件下,大气光学湍流活动更加平稳,更利于光学天文观测。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6890.shtm
最新高校人员任免动态一览表:
桑胜波(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官网)
日前,太原理工大学网站现任领导介绍更新显示,此前担任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的桑胜波已晋升为副校长。
https://www.tyut.edu.cn/xxgk1/xrld.htm
刘巧泉(来源:扬州大学教师主页综合门户中文)
12月20日,扬州大学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刘巧泉已任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https://www.yzu.edu.cn/xxgk/xrld.htm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