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还能结婚?
在不丹这个神秘的国度,一位19岁的年轻僧人,爱上了“比自己父母年纪还大”的北京姑娘,为了爱情,他毅然还俗。
而38岁的益姐只是去旅个游、闭个关,却意外遇到了她的“命中注定”,收获了一段“忘年恋”。
为了和年轻僧人“长相厮守”,她卖掉了自己在北京的房产,花500万在不丹建了座“不属于自己”的寺庙。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只要相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但这段跨越19岁年龄差的跨国婚姻,真的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美好吗?
你相信命中注定吗?
1974年出生在北京的益姐,虽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的童年生活却充满了坎坷。
父亲是军官,平时很少回家,而自己和哥哥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抚养,母亲一个人又照顾不过来,就将年幼的她送到了单位的托儿所。
在托儿所里,小小的益姐遭受了无数的委屈,好不容易父亲复员,一家人能够团聚,但她又在家里挨打受骂,只能一个人默默将苦吞下。
随着年龄的增长,益姐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不到二十岁的她就已经有了失眠的烦恼,甚至想要从楼顶一跃而下。
但冥冥之中有个声音告诉她,要活着。
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抑郁症,她一边吃药,一边找着其他方法治疗。
在朋友的牵线下,她学了心理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印度佛教,令人震惊的是,她在印度只用了半个月,就将抑郁症完全治好了。
于是,她越发沉迷于坐禅,甚至还花了五年时间,在印度学习“静心”。
2012年秋天,38岁的益姐来到不丹旅游。
在当地著名的虎穴寺,益姐决定进行一次短期闭关。
就在闭关结束的那一刻,命运之神仿佛早有安排,19岁的僧人阿旺恰好从她身边经过。
就在这一瞬间,益姐仿佛看到了阿旺背后写着"丈夫"两个字,而这两个字只有她能看到。
这种奇妙的感觉让益姐确信,阿旺就是上天为她安排的另一半。
同样神奇的是,阿旺也在第一眼就觉得益姐是他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尽管两人素未谋面,但都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灵共鸣,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在导游的牵线搭桥下,益姐和阿旺开始了进一步的接触。
但益姐是来自北京的成熟女性,而阿旺是不丹的年轻人,两人之间横亘着19岁的年龄差,以及国籍、文化、语言等诸多障碍。
更不用说,作为一名僧人,阿旺本不应该对世俗之爱产生任何念想。
为爱还俗
可爱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面对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阿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爱情,他愿意还俗。
这个决定震惊了身边的所有人。
对于阿旺来说,还俗意味着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从9岁开始,他就在寺庙里度过了大半生,师父对他疼爱有加。
脱下僧袍,不仅仅是放弃了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告别了一个他深深热爱的精神世界。
然而,阿旺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情,这份决心令人敬佩。
阿旺的决心感动了益姐。
她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眼中的坚定,明白自己遇到了一个真正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人。
于是,在众人的质疑声中,这对"姐弟恋"情侣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之旅。
益姐虽然不是佛教徒,但她长期研究心理学和冥想,对东方哲学有着独特的理解。
这与阿旺的僧侣背景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使得两人在精神层面有着深刻的交流,让两人更加亲密。
经过一年的相处,两人更加确定彼此就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喇嘛的见证下,阿旺正式还俗。
随后,他们举行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婚礼,将中国和不丹的传统巧妙融合。
益姐的亲戚从中国远道而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国度。
不丹宾客则对这群中国人报以同样好奇的目光。
两国的饮食习惯在自助餐上得到了充分展现:中国客人的盘子里荤素搭配,主食配菜样样俱全;不丹客人则是将米饭堆成小山,只配一点点菜。
卖房盖庙
在众人的祝福下,两人结为了夫妻。
但结婚后,跨国婚姻的现实困境很快显现出来。
由于中国和不丹尚未建交,两人无法领到结婚证,这也意味着,双方都没办法获得对方国家的长期居留权。
益姐在不丹只能以游客身份停留,每天都要缴纳费用。
而阿旺到中国,也只能申请一个月的签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选择在尼泊尔定居。
这个决定意味着两人都要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
为了能与阿旺长相厮守,益姐决定:在不丹建造一座寺庙。
不过建造寺庙的过程并不顺利,不丹的寺庙数量已经饱和,想要新建一座寺庙难上加难。
与此同时,经济压力也如影随形。
益姐为了多挣些钱来建造寺庙,在国内尝试创业,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
所有的积蓄都亏损殆尽,一时间债台高筑。
她四处借钱度日,却遭到了亲朋好友的冷遇。
然而,远在异国的阿旺给了妻子支持和鼓励,他安慰益姐说:"没有什么是不能重新开始的,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这份坚定的爱让益姐重拾信心,决心与丈夫携手度过难关。
最终,益姐卖掉了自己在北京以及不丹的房产,耗资500万元,历时四年才建成这座寺庙。
但你以为益姐辛辛苦苦建造的这座寺庙就完全属于她个人吗?
其实并不是的,益姐一家只拥有这座寺庙的免费的居住权,而寺庙则是归属于不丹的所有百姓的。
所以,卖掉房子盖寺庙这个决定,在很多人看来是不理智的。
毕竟,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房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资产。
不过,在益姐眼中,能与真爱在一起,远比房产更有价值。
甜蜜与考验:跨国婚姻的日常
2015年,益姐与阿旺喜得一女,一家三口的生活看似其乐融融,但现实的考验接踵而至。
从一个单纯的僧人到抚养孩子的父亲,这种角色转变给阿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虽然阿旺能说一些简单的中文,但益姐对不丹语却一窍不通。
日常交流主要靠英语和肢体语言。
这种语言障碍在教育女儿时尤为明显。
有次阿旺辅导女儿功课,滔滔不绝地讲着口音奇特的英语,女儿却是一脸茫然,这也让阿旺急的一直用手比划。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益姐和阿旺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这又是为什么呢?
益姐曾坦言,她和阿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代沟”。
益姐经历过复杂的原生家庭创伤,而阿旺从小在寺庙长大,对世俗生活知之甚少。
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显现,有时会引发误会和争执。
但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阿旺虽然年轻,但他的单纯和善良治愈了益姐内心的创伤。
而益姐的人生阅历和智慧,也帮助阿旺更好地适应世俗生活。
两人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完善自我。
有一次,益姐希望给女儿补充营养,就买了几条鱼来吃。
但阿旺十分却抗拒吃鱼,他不仅自己不愿意吃,还担心河里的水不干净。
这种看似小事的分歧,背后其实反映了两人价值观和认知的差异。
不过,阿旺和益姐却没有爆发严重的争吵,阿旺没有强硬地让益姐听他的,而是给了她尝试的机会。
而益姐也把阿旺的话听进去了,将发臭的鱼扔掉,只用了没味道的鱼,但吃了以后还是觉得不新鲜,此后她也没有再买过。
两人在信仰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共鸣,是这段感情的开端,两个人对彼此的包容,让这段婚姻的关系更加稳固。
但婚姻并不只是两个人的事,还事关两个家庭的融合。
在阿旺的农村老家,益姐体验到了不丹传统的生活方式。
家人们席地而坐,用手抓着饭吃。
这种饮食习惯让习惯了筷子的益姐一时难以适应。
但她却尊重对方的文化,努力融入到这种朴实无华的氛围中,也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疫情困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这个跨国家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益姐和女儿因疫情被困在中国,而阿旺则滞留在国外。
这场意外的分离持续了整整四年。
每天,益姐都在思念和忐忑中度过。
远距离的煎熬让益姐倍感焦虑,她开始担心年轻的丈夫是否还爱着自己,是否会在异国他乡变心。
但阿旺并没有让她失望,他们通过视频电话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共同克服困难。
正是这场漫长的分离,让两人更加珍惜彼此。
阿旺学会了如何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益姐则更加坚定了对这段感情的信心。
当四年后两人终于重逢时,那种喜悦和感动溢于言表。
益姐惊喜地发现,阿旺不仅没有变心,反而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而阿旺看到益姐的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在虎穴寺初见的场景,内心依旧悸动不已。
其乐融融
经历了四年分离的磨炼,两人感情更加坚固。
现在的益姐和阿旺还是分居两地,益姐经常住在尼泊尔,会在平台上卖一些不丹的香,而阿旺就在不丹经营着他们建造的寺庙。
就在上个月,益姐将一直没出过国的公公婆婆,邀请去了尼泊尔旅游,坐空中缆车、逛动物园、吃中餐,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隔着屏幕都溢了出来。
益姐和阿旺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应该被年龄、国籍、文化等外在因素所束缚,只要真心相爱,就没有什么不可能战胜的困难。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段跨国婚姻背后付出的艰辛和面临的挑战。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希望益姐和阿旺能继续携手前行,用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人勇敢追求真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