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政绩观在很多时候,比一般的贪污受贿危害更大
反腐大片上新!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将于1月5日至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播出。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江西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唐一军,山东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孙述涛等出镜忏悔。
孙述涛表示:“为了提拔,为了追求政绩,GDP突然弄那么高,这个我是很后悔的。”孙述涛走到今天,与其扭曲的政绩观不无关系。此前,针对孙述涛的“双开”通报曾提到,“政绩观扭曲,为谋求个人进步搞经济数据造假;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大搞权钱交易……”
如今让孙述涛等人出镜,就是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其指向之一就是要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扭曲的政绩观,往往不遵循实际、不尊重科学。孙述涛为了把GDP“弄高”,不惜搞数据造假是一种体现,盲目强推、一味蛮干也是一种体现。比如,孙志刚曾在贵州强推农村产业改革,一年“消灭”近800万亩玉米。
扭曲的政绩观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大敌。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做表面文章,就容易心浮气躁、好大喜功;信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容易忽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干什么样的事,如果率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凸显政绩,那大概率干不成事、干不出好事。
扭曲的政绩观,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从执纪执法的实践来看,政绩观错位是党员领导干部众多违纪违法行为特别是“四风”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贵州省原副省长李再勇在执政六盘水市期间,提出打造刺梨产业100万亩。他后来表示,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好看,希望领导在车上能看到,到处都是产业。
扭曲的政绩观也是一种腐败。甚至在很多时候,比一般的贪污受贿危害更大。它往往直接导致一地或一部门行政决策出现方向性偏差,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以统计数据造假为例,不只是会干扰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还会影响后续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政绩观正不正,其实和权力观、事业观是一体的。党员干部在履职尽责的时候,一定要想明白一个根本问题:权力从何而来?所干事业是谁的事业?
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权力从人民中来,当官是为人民服务的,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最大的政绩。政绩是为人民服务质量的体现,而不是为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给自己邀官的铺路砖。只有时时刻刻把民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自己的“升官”“发财”欲念越位,才能守住健康的政绩观。
反腐警钟长鸣。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查处中管干部58名,反腐高压态势持续增强。一起起典型案例,一个个“忏悔镜头”,都是生动而深刻的教训。每一位手握权力、肩负职责的党员干部,都应以专题片为鉴,检视自身。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翟礼
编辑 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