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春夏绿意盎然,秋季遍山红叶,冬季白雪皑皑……”这是吉林画家刘广眼中的大东北,也是令万千人神往的诗意与远方。随着纪录片《大东北》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的播出,这片蕴含故事与希望的土地,再一次走进人们视野,受到人们热议。
“白山黑水”“大国粮仓”“老工业基地”“林海雪原”,不同标签的背后,是每一个人心中对东北的不同解读。然而如果仅用一个词来概括东北,那必然离不开“大”——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几千年积淀的博大文化,1亿人口的庞大规模,“共和国长子”的大贡献,新时代里的大担当,还有东北人与生俱来的大气、大度、大胸怀……纪录片《大东北》在大写意中描绘东北,用大笔墨讲述东北,以大格局解码东北,不仅呈现了东北的壮丽风光,展现了东北的成就担当,更揭示了独属于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精神底色。作为东北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大东北》中的吉林同样无处不彰显着其山水之阔、文化之博、胸怀之广、担当之大,透过《大东北》中的吉林元素,让我们共同领略、解读“大吉林”的热血与魅力。
大情怀:赓续“北上”精神走向
“东人崇文,吉林文人何在?我匡亚明在!我于省吾在!唐敖庆、佟冬、蔡镏生、余瑞璜、陶慰荪……”这是出现在《大东北》第二集《广阔天地》中的动人一幕。吉林大学的校园里,话剧《先生向北》正在上演,这部讲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全国顶尖的自然科学家、艺术家、文化大家奔赴东北、建设东北感人往事的话剧,正感染着新一代有为青年扎根东北、奉献东北。
先生们聚拢东北,令东北的文脉遽然隆起。而吉林长春,则处于这次隆起的中心地带。先生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改吉林风貌,为黑土地增添了浓烈厚重的文化气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日月其迈,时光荏苒,在东北处于全面振兴关键阶段的今天,《先生向北》的余音仍不绝于耳,一批批优秀人才再次聚集于此,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毕业于日本严手大学的杨溪就是其中的一位,在聆听了吉林大学举办的海外人才引进宣讲会后,杨溪动了去东北的念头,并于2015年回国加入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他参与的人工智能与青铜器交叉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推出了“吉金识辨”青铜器断代智能小程序。狠抓人才引育留用,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发展,曾经因才而兴的吉林,如今再次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2020年以来,58.2万人回到吉林创新创业,全省高端人才连续实现进大于出,助力人口由持续净流出到2023年实现净流入4.34万人。
大担当: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在东北一座粮仓有多大?
一栋平房仓就有108米长、54米宽,接近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可储粮3.3万吨。
这是《大东北》第五集《大国粮仓》中给出的一组数据。背靠沃野千里的辽阔,无数个大东北的丰盈粮仓,让14亿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粮,托举起大国粮仓的担当。而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吉林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发展方向,将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全力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
春耕时节,梨树县的百万亩试验田里,一台台大型机械正在忙着播种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耕播种,这种既节本增效,又保护耕地的方式,被称为“梨树模式”。为了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中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们集聚在梨树,开启了黑土地保护的征程。通过秸秆覆盖还田,让黑土地不直接裸露,既防止了土壤被侵蚀,也保住了土壤的水肥蒸发,让土壤的肥力慢慢提高。实践证明,实施“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5年,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梨树模式”为黑土地“永葆青春”开创了新路径、提供了新示范。2020年以来,“梨树模式”吉林省推广面积达到了3700万亩,东北四省区推广面积接近1亿亩,黑土层变薄、变瘦、变硬趋势实现逆转。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在“吉林一号”卫星科研基地,一幅巨大的卫星遥感影像映入眼帘,108颗在轨卫星犹如一双双“火眼金睛”,日夜俯瞰着吉林省9800多万亩的黑土区耕地,通过精准的图像技术实时分析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信息,为黑土地耕作开出“良方”。 良地、良种、良技、良方,通过打好重农强农“组合拳”,吉林连续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800亿斤,2024年更是实现粮食产量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为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大气象:让万物生长交响曲持续奏响
“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的茫茫森林到绵延2200多公里的最北海岸线,从沃野千里的三江平原到披上绿衣的科尔沁沙地,东北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海绘制成一幅幅壮美的山河画卷,生命的火花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竞相绽放,共同演绎着万物生长的交响。”在第六集《万物生长》中,镜头聚焦东北生态保护,将“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生态写照再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
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过程中,吉林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是万物休养生息的家园,也是福泽后人的金山银山。走近被称为“野人教授”的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野外工作负责人冯利民,一段印证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的故事正在生动演绎。从被告知中国境内无繁殖或可持续发展的东北虎种群,到发现中国境内的第一只雌虎“十月”,再到重见“诸山皆有虎”的景象,冯利民和他的团队在长白山经历了长达20年的艰难跋涉。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栖息繁衍环境不断改善,目前仅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就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数量达80只左右,百兽竞逐、万物共生的“生态绿、生命春”已悄然绽放在吉林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人参、貂皮、鹿茸角,这是被人们所熟知的东北三宝。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东北三宝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吉林新篇章有了全新的内涵,吉林从大自然馈赠的资源宝库里,重新界定了长白山三宝——人参、矿泉、松花砚。从原来的东北三宝到长白山三宝,新旧三宝的转变,不仅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精神,文化属性也日益凸显。其中,作为三宝之首的人参更是在吉林“大破大立” “各个击破”的政策推动下,开启了“百草之王”的荣耀之旅。2024年,吉林把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专项部署,强化政策保障和机制创新,依托长白山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吉林人参产业正向千亿级产业强势迈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吉林以全面推进美丽吉林建设为“主题”,稳定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吉林蓝”成为常态,“松辽水”日益清澈秀美,黑土地焕发勃勃生机,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吉林的显著标识和吉林人民高品质生活的标配。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米韵熹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