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索农业种植新模式

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新农人”夏毅斐

随着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乡野、扎根农村,用知识、文化、科技深耕农业沃土,既实现了人生价值,又推动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今天,我们来认识下金山这位95后“新农人”夏毅斐,看他是如何从一名农业“门外汉”,逐步成长为一名懂技术、会种植的新型职业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张堰镇百家村的上海毅添水稻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十余个现代化智能大棚十分引人注目。明亮的草莓大棚里,夏毅斐和父亲夏著瑜正在察看草莓长势情况,并不时地操作手机对大棚进行通风、浇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发现大棚内满满的科技感,在草莓根部的黑膜下有一根根黑色的滴灌管子,草莓上方空中则有二排喷灌管子,只需操作一下手机,草莓生长所需的水份和养料便能通过这些管道精准送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我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测草莓长势,掌握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夏毅斐表示。

其实,作为一名知识型、技术型的新农人,今年30岁的夏毅斐,并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只因从小看到父母种植农业很辛苦,深知经营农业的艰难。大学毕业后,他便回到了父母身边,跟随父母学习农业种植,凭借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他为父母带来了农业种植的新理念和新思路,还探索出一条智慧化农业种植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记者交谈中,夏毅斐从草莓根部泥土中拔起一个探头说,这是土壤多要素传感器,这里建有多套环境类、土壤类和植物本体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能通过手机和电脑实时获取环境中的温湿度、土壤参数值、植物长势等信息数据,智能大棚与新建成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相连接,可以实现数字化精准控制,这样种出来的草莓不仅高产、环保,而且口感和品质也更好。

据介绍,2023年以来,该合作社先后投入140余万元用于智能大棚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建设。以前,八十余亩的草莓灌溉、施肥,需要很多人工才能完成,费时又费力。现在智能化大棚安装好后,每天只需在手机上设置下就完成了,并且对水肥量和投放时间都精准控制,不仅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灌溉施肥效果也有了显著提升。与传统种植管理模式相比,智能化种植可节水50%以上,节肥15%以上,还大大降低人工成本等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事农业种植7年来,夏毅斐刻苦钻研草莓种植技术,又在中国农业大学进修相关农业课程,积极探索智慧化草莓园建设。其间,他引进了用捕食螨防治害虫的新技术,利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

同时,夏毅斐与他人合作撰写的论文《草莓新品种大棚栽培对比试验》,不久前还在《上海农业科技》杂志上发表。而最近,上海毅添水稻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获得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上海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农民田间学校”授牌,夏毅斐被授予“农民田间学校”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毅斐表示:“今后,我将继续深耕智慧农业领域,积极学习农业智能技术,推动农业种植模式转变,用科技助推农业发展,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出一个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智慧化草莓园,让草莓种植更加标准化、智能化,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王佩永

通讯员:高凌

编辑:俞萝寅

责编:干钰琼、冯生丹

审核:陈建军、林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