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牧野 勇士教育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战役后,解放军进行全军大整编,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下辖第1、2兵团,共15.5万人[1]。1949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华北军区第18、19兵团等部共20万人,改隶第一野战军[2],第一野战军数量达到34万左右,西北战场长期以来敌众我寡的形势得到根本改观[3]。经过春季战役、陕中战役、粉碎胡马反扑作战、扶眉战役、陇东追击作战之后,第一野战军重创了胡宗南嫡系主力,形成兵临兰州之势。

一、谨慎决策,进军兰州

但在上述作战中,马家军十分机警,再加上国民党军各派系之间相互猜忌,经常提前撤退,其基本实力并没有受到损伤。

8月14日,国民党行政院长阎锡山在广州紧急召开西北联防会议。为缓和二马之间的矛盾,会议任命“青马”首领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任命“宁马”首领马鸿逵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会议拟制了“兰州决战计划”,决定以马步芳部坚守兰州,吸引解放军决战,以马鸿逵部和胡宗南麾下的4个军,伺机攻击第一野战军侧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步芳

马步芳认为兰州之战是其势力存亡的关键,决心联合“宁马”等势力,拼死一战。根据计划,马步芳以主力第82军(原整编82师)等部共5万人防守兰州城区;以91军、81军(属马鸿逵部)等部共约3万人,保障兰州左冀安全;以新组建的骑兵军约2万人,保障兰州右冀安全。兰州守军以马继援为总指挥。

对于与马家军主力作战,解放军高层一直持谨慎态度。7月I4日,毛泽东在致彭德怀电报中明确指出:“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4]进军兰州前,彭德怀也分析认为:马步芳在兰州的架式是妄图死守,第一野战军在兰州的作战将是一场艰巨的攻坚战。8月4日,第一野战军要求各兵团,以一部牵制宁夏马鸿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青甘地区之马步芳部”[5]。

8月20日,第2兵团和19兵团从东、西、南三面逼近兰州,与马家军的决战迅速拉开帷幕。

二、首战受挫,再定方略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也是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兰州城北是滔滔黄河,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南郊的南山,是天然防御屏障,经马步芳多年经营,修筑了大量永备工事,构筑了能相互支援和掩护的钢筋水泥碉堡群;阵地的外斜面修有6至10米的环形人工峭壁,峭壁中部火力点密布;峭壁外有1至2道深宽各3至6米的外壕,壕外埋设大量地雷和铁丝网。马继援扬言: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上将

解放军各部抵近兰州的第二天,即8月21日,第一野战军命令19兵团5个团和第2兵团4个团,对兰州进行试攻。马家军再次展示了自身的强悍和顽强,他们据险坚守,死战不退。激战整整1天,解放军未能取得任何进展。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后来向彭德怀报告说:19兵团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攻敌人几个阵地一天多,结果却一个也拿不下来。[7]

试攻受挫引起了彭德怀的警觉,他立即下令停止进攻。经全面侦察和分析,解放军发现马家军把主力置于南山,北面的黄河铁桥则是唯一的撤退道路。彭德怀据此断定,攻占南山是解放兰州的重点,夺取黄河铁桥则是能否全歼敌人的关键[8]。根据这一判断,解放军重新调整了攻城部署。

三、攻山断桥,围歼青马

8月25日拂晓,解放军经过周密准备,对兰州发起总攻。马家军指挥官用机枪和大刀督战,连续向解放军发动反冲击,战斗异常激烈。解放军每攻占一条壕沟,攀登一条峭壁,夺取一个阵地,都要经过反复较量,拼刺刀和肉搏战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占领沈家岭

沈家岭、营盘岭、马家山三个阵地,是兰州防御体系的关键,分别由“青马”82军的3个精锐师防守。围绕这三个阵地,双方拼死搏杀,鲜血染红了每一寸黄土。解放军官兵充分发扬战斗精神,危急之时,不惜手托炸药包开辟前进通道。激战到黄昏时分,沈家岭、营盘岭、马家山等3个主阵地先后被攻克,解放军也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有的团建制1500余人,战斗结束时仅仅只剩下数百人[9]。

随着主阵地的沦陷,“青马”坚守兰州的决心逐渐动摇。同一时期,“宁马”和胡宗南两路部队,始终没有派一兵一卒支援兰州。当日下午,兰州守军总指挥马继援秘密撤走主力,趁黄昏时分经黄河铁桥北撤。早有准备的解放军很快发现敌人的企图,迅即发起追击。8月26日凌晨2时,解放军第3军攻占兰州西关,用火力封锁黄河铁桥,堵死了马家军唯一的撤退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占黄河铁桥

曾经不可一世的马家军,终于走到了强弩之末。解放军各部先后突入城内,在激烈的巷战中,将敌人逐一歼灭。8月26日中午,兰州解放,“青马”主力几乎遭到全歼,仅跳入黄河淹死的就有2000余人[10],马继援侥幸逃脱。

四、一战决胜,尽雪前耻

兰州攻坚战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是解放军与“青马”主力之间的决战,也是西北战场的最后一次大战。此战守军之凶悍顽强、工事之坚固绵密,第一野战军集中兵力之多、火器之强,战役影响之大、意义之深远,在西北战场上都是空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祝兰州解放

在国民党军各派军阀当中,马家军战斗力的强悍(尤其是“青马”),是一致公认的。但即使是如此劲敌,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却连一个昼夜也撑不过去,这无疑对西北反动势力产生了致命的精神打击。此外,马家军对解放军一向残暴异常,无论早期与西路军的作战,还是后来的西府、陇东战役,马家军一旦得势,往往肆意屠杀俘虏,枭首、割胆、分尸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解放军在兰州的胜利,彻底摧毁了“青马”骨干力量,一举洗雪了之前与马家军对决中遭遇的所有耻辱。

兰州一役后,解放军士气如虹,周围国民党军皆成惊弓之鸟,大西北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解放军前进。9月1日,第1兵团解放青海省会西宁;9月23日,第19兵团进驻银川;9月28日,河西走廊追击作战获得全胜;10月20日,第1兵团先遣支队抵达迪化(今乌鲁木齐)[11],大部队随后陆续进驻新疆各地。这一切,与毛泽东之前的预料几乎完全一致:歼灭马家军主力后,“占领甘、宁、青、新四省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问题,没有严重的作战问题。”[12]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4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48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67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7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5]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67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6]《彭德怀传》编写组,《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彭德怀传》,380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7]《彭德怀传》编写组,《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彭德怀传》,381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8]《彭德怀传》编写组,《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彭德怀传》,381、382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9]《彭德怀传》编写组,《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彭德怀传》,382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0]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89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1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313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1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五卷,278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