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遭难,会议上三位元帅全程竟一言不发,最终还是毛主席出面为他正名!
粟裕作为我国的开国大将,他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在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过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其中孟良崮战役更是打出了粟裕的威名。然而这样一位英雄为何会在1958年遭到批判呢?最后还是毛主席一句话为他正名, 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呢?
1958年,粟裕因工作问题,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了批判,这场会议本身就是为了对粟裕的工作问题进行纠正的,但随着会议的开始,针对粟裕的批判渐渐不受控制了,这场会议慢慢演变成了一场倒粟大会,会上很多人对粟裕的过往和一些行为做文章,给他扣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帽子,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粟裕涉嫌泄露国家机密。
因为之前粟裕将军接见过一位苏联的一位参谋长,两个人曾经交换过参考文件,这件事情便成为了这场会议上对于粟裕泄密的主要证据。对于这件事情,会上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有大部分人却还是以批判粟裕为主。
这场会议对于粟裕来说结果至关重要,考虑到这个问题以后,这次会议就有7位元帅参加,还有一些许多军政部门的人员参加。
会议中有许多元帅听着那些扣在粟裕身上的罪名一个比一个离谱,实在是忍不住了便站了起来仗义执言,不认同对粟裕的批判,不过也有三位元帅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言。
第一位便是林彪元帅,在开国十大元帅中,他和粟裕可以称为百年难遇的军事奇才,他和粟裕一样都是从最底层做起的,靠着自身过硬的军事能力,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的,林彪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他很少夸赞别人,对自己的手下要求也是非常严苛的,但是林彪非常喜欢粟裕,还多次称赞过粟裕的军事才能。
林彪参加这次会议的时候,心里也是非常矛盾,他不想批判粟裕,却又阻止不了这件事,在会上眼看着粟裕的处境越来越差,而他却非常的无助。他只能选择沉默,因为林彪本人一直都比较沉迷,坐在那里不发言也不会有旁人说什么。
第二位就是林彪的老搭档罗荣恒元帅,罗荣恒和粟裕两人是老乡,私下的关系都非常好。
罗荣恒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不会因为私下关系好就给开后门的。罗荣恒对这种对着自己人开枪的事情是很反感的,平日里,罗荣恒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形象出现在众人眼前,这次批判自己的好友粟裕,他内心是非常反感的,可是他不愿意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所以罗元帅也选择了沉默的方式来支持粟裕。但是这种做法让那些上蹿下跳的人不满意了,不少人竟把矛头指向了罗荣恒,说他与粟裕勾结。
最后一位便是贺龙元帅,贺龙其实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他就在一旁把玩着自己的烟斗。因为贺龙是一位很直爽的人,他面对不公平的事情会直接说出来,这次会议有些特殊,因为贺龙心里清楚,在会上加给粟裕的罪名都是假的,所以他才不愿意加入到这次会议当中,可是因为自己的身份由不得不参加,所以贺龙只好用这种方式表达抗议。
就在这场会议说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时候一位关键的人出现了,他就是箫劲光。
箫劲光是毛主席派去的,他一直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在会议的间隙,毛主席便让箫劲光过去汇报一下会议的进展。
当箫劲光见到毛主席的时候,箫劲光就把会上发生的事情讲给了毛主席,并且还对毛主席说,自己愿意为粟裕元帅做这个担保。当毛主席听完他说的这些点了点头说:“粟裕是很好的人,人品端正。”随后毛主席又表态:“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得好,是为公的,到了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都说是为私吧!”
于是箫劲光便把毛主席说的话说了出来,这才没有让事情发展的更大,最终粟裕把楚青所写的检讨一念。
众人看到粟裕的态度那么诚恳,也就没有继续为难他,他也算是过关了。
最终粟裕离开了一线战场,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粟裕早早离开一线战场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事情,没有了权力就不会引人关注,就像那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