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历来是古人四时赏心乐事所在。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里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入了冬,晶莹剔透的雪花因为有了古人的精神意趣,而变得妖娆多姿。
比现代人更会玩,古人不仅有戏雪打闹带来的乐趣,更有诗情画意的浪漫。今天就和诗词君一起,欣赏下古人的玩雪指南!
1. 赏雪斗诗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下雪天最风雅的群体游戏莫过于斗诗了。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绘出岁月的静美;
杜甫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叹尽世事的沧桑;
张孝祥的“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流露出豪情与喜悦……
各式各样的雪花,
在诗词文章中纷飞了千百年。
《红楼梦》里一干姑娘们和宝哥哥要斗,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鼎盛之家,更要斗。
晋朝的宰相谢安特别爱风雅,
不仅打仗的时候能不慌不忙的下棋(淝水之战),
而且平时也爱和孩子们斗个诗。
一个下雪天,谢安不好好在家待着,
把儿子、女儿、侄女都叫出来玩雪。
雪很大、很急,老谢当老师当惯了,
问他家的小朋友们:“这场纷纷扬扬的白雪像啥呀?
你们每个人作一句诗,就是今天的作业。”
他的侄子最先交卷:“空中撒盐差可拟。”
他的侄女谢道韫答得最好:“未若柳絮因风起。”
后来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她的诗才也被后世称为“咏絮才”。
《雪夜访戴》图(局部)
2. 雪夜访友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唐代诗人李频喜欢雪夜访友: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下雪天正好闲来无事,雪夜访友,
就不用日日在心中挂念了。
据说,谢道韫后来嫁与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为妻,
她小叔子即王羲之五子王徽之(字子猷)
亦有“雪夜访戴”之行。
王徽之当时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
“夜大雪”,听见簌簌雪花飘落声,梦中苏醒,
让家仆打开屋门,“四望皎然”,
见白雪映月,皎洁无边,遂酌酒一杯,
吟起西晋左思《招隐诗》。
诗云:“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徽之沉吟良久,杯酒过半,忽觉此夜此雪此
酒此诗,需有人共赏对饮同吟方为畅快,
就想起好友戴逵即戴安道。
戴逵居住在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一带),
距离山阴将近200里。
如今开车一小时左右的距离,
在古代却是山高水长,更何况是雪夜赶路。
可王徽之不顾道阻且长,当夜便“乘小船就之”。
夜航一宿,方到戴逵门前。
正欲敲门,王徽之却“不前而返”,
转头即归。有人问其何故如此,
王徽之回道:“吾本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后人评价王徽之“任性放达”,
是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代表,
“雪夜访戴”之举,果不虚此名。
3. 对雪小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王徽之“雪夜访戴”期遇而未遇,
白居易却是雪还未落时便呼朋唤友。
一日傍晚,天色阴沉,
一场暮雪正在酝酿。
白居易家里的绿蚁酒刚刚酿到最佳时,
小泥炉的炉火烧得正旺,
嫣红的火苗映照着泡沫浮动的绿酒。
白居易写诗邀好友刘十九前来小饮: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除了这首著名的《问刘十九》,
他还写下过这样的句子:
“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
可见,对雪小酌并非兴起,而是常态。
有这样偏爱的还有大诗人李白,
他写“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可见雪夜饮酒,暖心暖身。
但同是雪夜,杜牧的饮酒却多了几份落寞。
贬任地方刺史的他“初冬夜饮”,
借酒消愁“偶求欢”,天寒岁暮,
秉烛独饮,只有“客袖侵霜与烛盘”,
更觉吊影自伤。酒侵愁肠愁更愁,
只得罢酒辍饮,凭栏而立,
见“砌下梨花一堆雪”,
不禁慨叹“明年谁此凭栏杆”。
流转无定、故园情思、仕途不遇、壮志难酬,
都在这杯雪酒中了。
北宋初年的一场雪夜对饮,
揭开重建一统的序幕。
当时宋朝初立,
太祖赵匡胤与弟赵光义雪夜访宰相赵普,
君臣三人围炉烤肉饮酒,
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
最终收拾唐末五代分裂的旧山河。
4. 踏雪寻梅
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
围炉对酌多时,身上不免热气腾腾。
有人便会按捺不住,
起身推门,踏雪寻梅,
看“梅花破玉、瑞雪飞瑶”。
宋人曾几喜欢雪后折梅放置灯下,
万物凋零的冬天,有梅花自雪中来,
可谓清新养眼:
“窗前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碧清新”。
南北朝梁国简文帝萧纲有《雪里觅梅花》,
诗云“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北宋欧阳修曾见“腊雪初销梅蕊绽,
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
南宋张孝祥写梅雪两相依,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
倘若梅上无雪,便少了几分兴致,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直言
“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
只有梅雪相和相依,才能相映成趣。
5. 煎药烹茶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飞雪无声,落花间为雅。
清茶有味,以雪烹为醇……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诗人才子遇此景
则以腊雪煎茶,吟诗咏曲,更唱迭和”。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古人喜将枝头新雪扫下煮沸沏茶。
“雪水味清,然有土气,以洁瓮储之,经年始可饮”,
所以真正风雅之人都是取花瓣上的积雪
融化后用罐瓮储存,深埋地下以备来年。
好比《红楼梦》里,
妙玉请黛玉和宝玉去她的小房间里喝茶。
妙玉抠唆的只给他们倒了一杯,
宝玉细细的喝了,觉得自己轻飘飘的简直要成仙。
黛玉忍不住问:“这是去年藏的雨水吗?”
妙玉听了傲娇的把嘲讽技能全开: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
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
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天夏天才开了。
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
你怎么尝不出来?
隔年储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松上雪,有清幽的木香。
梅上雪,有独特的香禀。
都是煮茶的好雪,
明人高濂在《扫雪烹茶玩画》一文里这样说:
“茶以雪烹,味更清冽,所为半天河水是也。
不受尘垢,幽人啜此,足以破寒。”
雪是至寒之物,却能破寒,
这多少有些“以毒攻毒”的意思。
6. 遇雪开筵
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
文人的阳春白雪固然风雅之至,
街巷邻里的万家灯火也有颇多情趣。
唐人经常以落雪为号,宴请宾客。
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不免有人缺衣少食,
皇帝会于“内藏库支拨官券数百万,
以犒诸军,及令临安府分给贫民,
或皇后殿别自支犒”。
在皇家的带动示范下,
“贵家富室,亦各以钱米犒闾里之贫者”。
宋代孟元老曾在《东京梦华录》中说:
“豪贵之家,遇雪即开筵。”,
这句话正是说的富贵人家,
一到下雪天就摆大席,
邀请亲朋好友坐在一起,
吃吃喝喝,顺便赏雪景。
7. 上山打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雪天有室内活动,自然也少不了室外活动。
貂皮轻暖珍贵,猎人们会在雪天循着脚印猎捕。
王维有诗《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秦时故都咸阳,平原草枯,积雪已消,
西北的长风吹不散将军的豪情。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号角迎风益振。
任何猎物都躲不过锐利的鹰眼,
都逃不过轻快的马蹄。
满载而归自是不在话下,
而载着胜利飞驰别有一番爽利,
眨眼间,就从咸阳奔到了长安。
回头再去看刚才打猎的地方,
当初是风起云涌,现在已是风定云平。
雪后的打猎飙车人,自是时代的弄潮儿。
《明史》中还有雪天行兵打仗的记载。
杨镐是万历八年进士,曾偕大帅董一元趁
“雪夜度墨山,袭蒙古炒花帐”,
最终得以大获全胜。
8. 雪夜静坐
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唐代诗人贾岛喜欢雪夜静坐,
他曾写过:“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
寥寥几笔,山寺、秃树、
清水寒流、僧人、雪夜,
呈现在同一个空间和纬度,清淡素朴,
清瘦寒凉,读来有一种凉慢慢侵肌入骨。
9. 雪夜苦读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一个叫孙康的青年为今天城市夜间照明,
提供了节能环保的另一种可能。
孙康是个爱学习的好少年,
但是家里穷,点不起灯,所以晚上看不了书,
只能早早睡觉。冬季的漫漫长夜,
就被这样睡过去,小孙觉得十分浪费。
一天夜里,他被冻醒了,
发现从破窗的缝隙里透出一丝光亮来。
原来,雪的反射率极高,
居然靠一点月光就把世界映得亮堂堂的。
孙康立即穿好衣服,拿起课本,
跑到屋外借着雪光读起书来。
手冻僵了,就搓一搓,脚冻僵了,就跑一跑。
从此,每一个雪夜他都不曾放过,
他的学业也突飞猛进,后来金榜题名做了高官。
10. 驾舟游湖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欧阳修踏雪寻梅,
张岱则是雪夜驾舟游湖。
明末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
张岱寓居杭州西湖之畔。
恰逢大雪连下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晚上“更定”即八点左右,
大雪初歇,云散月出,挂于中天,
张岱性之所至,雇一叶孤舟,着毳衣,
拥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舟行湖中,放眼望去,
只见“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宛若宣纸一张;
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彷如墨痕数道。
一幅雪夜西湖的山水卷轴在张岱面前徐徐展开。
深夜不眠,驾舟观雪,
已是痴雪之至,却未想雪中更有痴情者。
张岱刚到湖心亭,就见亭中已有两人
铺好毡席,相对而坐,
旁有一小童“烧酒炉正沸”。
亭中二人见张岱上来,
顿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
大喜言道“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说罢便拉张岱同饮。三人煮酒观雪,
张岱“强饮三大白”。
闲话生平,原来二人是金陵南京人氏,
亦是客居于此。酒后别过,张岱乘船而归,
船家喃喃语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 踏雪归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每年下雪的时候,
也是思乡之情最为浓烈的时候。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王昌龄的《从军行》慷慨悲壮,
诗人出征边塞,望着茫茫雪景,
立下雄心壮志,渴望早日凯旋归乡。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古人以雪寄乡愁,那些在外的游子们看到了雪,
就想到了家人,想起了家乡。
12. 花样滑冰
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
冰嬉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冬季奥运会。
这种活动起源于宋代,在北方民间较为普遍,
种类也多种多样,最长见到的有一下几种:
一是在有河的地方凤专供游乐的冰床。
二是冰上执球与踢球。
三是跑冰,穿有铁齿的鞋,溜行冰上,争先夺标取胜。
也有从冰山上下滑,称“打滑挞”。
四是花样溜冰。
五是冰上杂戏。
当时皇帝很热衷于这种冰上娱乐活动。
在清朝更是发展到巅峰,
以至与冰上运动被冠以“国俗”。
清代冰嬉运动员由一千多名八旗将士
和内务府上三旗官兵组成,
他们都是一身戎装,做各种项目的精彩表演。
在冰上杂技表演中,
最为精彩的当属冰上射箭比赛。
射箭冠军由皇上亲自颁奖,
可谓冬奥会最高荣誉,不过,与奥运会不同的是,
冰嬉人人有奖,只要参与了,
赢不赢皇上都准备了奖励。
13. 堆雪狮
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今人一到下雪就堆雪人。
而在宋代,更流行在雪天堆“狮子”,
北宋《东京梦华录》有载,每年大雪纷飞时,
都城的富户,就会宴请亲故,
同时,大家也会堆雪狮玩儿,
这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接近瑞雪灵光的祈愿。
南宋《武林旧事》中,还出现了宫廷戏雪的内容,
形态各异的雪狮,是人造景观的主角,
宫人们会将“彩索金铃”,装点在雪狮子上。
此外,还要配上人造雪花、雪灯等,
它们共同烘托着“狮子群”,
是大型“艺术装置”中的“绿叶”。
郎世宁 《弘历雪景行乐图轴》
宋词里说:“彩索金铃,佳人等塑狮儿”
(王沂孙《声声慢·催雪》)。
华丽的饰物,佳丽们一到冬天就会提前备好,
就等天公赐霜雪,如果天公决意不赐,
那么,佳人之心定然受挫不浅。
此种趣味游戏,从宋代起始,一直延续了很多代。
"衍生品"也不断增多,清代时,宫中依然盛行。
乾隆年间,宫人不仅堆雪狮子,
还附带着堆雪象。
嘉庆年间,还增加了雪马。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局部)
所有作品形神兼具,参与雕塑的人员之技艺,
丝毫不次于现今的专业冰雕艺术家。
此外,皇帝与众卿家,还会对景吟诗连句。
他们偶将雪狮子称做“盐虎”,
是因为,过去的人,常将盐做成老虎模样,
雪又与盐外形相似,因而,
人们倾向于将雪狮子与盐老虎相融合,
创作出一种混血式动物,
可能是喜爱“狮虎生威”的形象吧。
中国文化,历来都爱微妙融汇各种事物,
混和不清,才更能生出乐趣。
14. 雪中垂钓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天最有意境的就是钓鱼了,
冬天冰天雪地钓哪门子鱼?
但是我们都学过柳宗元的《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古人呐,就是有一些偏执风骨的人,
喜欢做些别人不做的事情,
这个蓑笠翁便是这样,柳宗元看到,
才能有感而发写出千古绝句,
所以,大家雪天没事出去钓钓鱼,捉捉鸟。
指不定还能激发某些才人的雅兴。
15. 拖冰床
一片冰河如明镜 五尺冰床闹津门。
冰床是以木材制成床形,
长五尺余,宽约三尺,可同时乘坐三四人。
在木床与冰面的结合处以铁条镶嵌,
以减少床的摩擦。
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绞连在一起,
置酒案于拖床上,饮酒赏景,
由多人牵引,驰走如飞,
其乐在陶然之中。
疾风知劲草,大雪见精神。
大雪纷飞之夜,有人安享岁月静好,
自然有人在为天下负重前行。
大漠“月黑雁飞高”,
边关将士“大雪满弓刀”追击夜遁单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将士冒雪出征“铁骑绕龙城”。
刘禹锡有诗云,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若无沙场风雪红旗半卷,
哪来苍生赏雪风雅浪漫。
从古至今,冰天雪地,
从来冻不住火热的心。
只因疾风知劲草,大雪见精神。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 于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原创,转载请注明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2025诗词日历:人间有味 是清欢》《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