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说书叙录》,耿瑛著,耿柳、于嘉、耿作军整理,春风文艺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方说书叙录》,耿瑛著,耿柳、于嘉、耿作军整理,春风文艺出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收录北方评书、鼓书中长篇书目,以传统书目为主,兼有新编历史书目。按评书鼓书之别,分上下两编。参照北京评书研究会所列书目,部分传统书目配有书帽以述作品来源,某一书目各家版本胪列其后,先列全本,后列节本、别本。内容待考的传统书目,评书、鼓书中长篇现代书目,只列名目,按照作品形式分类列入附录。

目 录

导言:北方说书的四大类型

上编 评书书目

一、讲史演义书

列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隋唐

薛家将

粉妆楼

富贵寿考

残唐五代

炎宋兴

杨家将

万花楼

呼家将

精忠说岳

明英烈

铁冠图

清宫秘史

二、公案侠义书

绿牡丹

侠义忠烈传

水浒

大、小八义

明清八义

三侠剑

永庆生平

清烈传

彭公案

五女七贞

于公案

雍正剑侠图

三、神怪传说书

封神榜

六部春秋

西游记

济公传

聊斋

四、世情传奇书

下编 鼓书书目

一、讲史演义书

呼家将

二、公案侠义书

三、神怪传说书

六部春秋

四、世情传奇书

附录一:内容待考的传统书目

1.评书书目

2.鼓书书目

附录二:中长篇现代书目

1.已出版的中长篇评书现代书目

2.评书艺人演播的中长篇现代书目

3.已出版的中长篇鼓书现代书目

4.鼓书艺人演播的中长篇现代书目

索引

从执念到执念

——《北方说书叙录》整理后记

赫赫

那还是2001年中秋时节,我去著名曲艺家、编辑家耿瑛先生府上拜访,他把一本厚厚的《北方说书叙录》打印稿交给我。耿老告诉我,这部文稿是他花费两年多的时间编撰出来的,他让我对文稿内容进行校订,若有差误之处,我可自行修改。

《铁杆曲艺话今生:耿瑛回忆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杆曲艺话今生:耿瑛回忆录》

此举令我几分惶恐,几分不安。耿瑛是何等身份?且不说他在全国曲艺界享有盛誉,单说他凡事认真的工作态度更是尽人皆知的。

他的文稿历来以严谨周密著称,我岂敢轻易改动。几经谦让,最后推辞不过,我还是把任务承接下来。

我与耿瑛先生相识甚早,1958年年初,我刚加入沈阳市民众曲艺团学弹三弦,就见过他到团里宣读作品。此后六十年,感情不断加深,耿老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1981年秋天,沈阳市文化局在沈阳宾馆组织创作笔会,耿瑛作为专家到会讲学。当时他是春风文艺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

我还记得,他在笔会上讲述的内容是文艺作品原创与改编的关系,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心动。他说:传统评书经过整理或改编是可以出版的。

那日晚饭后,他在院中散步,我凑到跟前,小心地问道:“我想整理一部传统评书,您看行吗?”他说:“当然行!你说过评书,现在又是专业作者,可以尽快动手。”

《金沙滩・潘杨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沙滩・潘杨讼》

在耿瑛先生的鼓舞和支持下,我整理的《金沙滩・潘杨讼》于1982年出版。我拿到样书后,见书中的部分情节和语言经过耿瑛先生的加工修改,质量有很大提高。我当时想,耿瑛先生知识真丰富,他对传统评书竟然如此熟悉,对故事结构、人物塑造、悬念设计、语言运用竟然如此在行。

同时我还感觉到,他对作者如此负责,对工作如此认真。此后,我与耿瑛先生来往更密切。

他对每部图书都尽职尽责,对每位作者都关爱友善,《光明日报》1984年2月21日头版发文称“不图名不图利,精心帮助作者出书,编辑耿瑛甘为他人做嫁妆”,可谓实至名归。

辽宁能成为评书大省,站在第一线上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们功不可没。在色彩缤纷的舞台后面,还有着一个辛劳的群体,他们同样为辽宁评书的继承与发展做着奉献,耿瑛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骄傲。

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上出现一股“评书热”,不仅电台、电视台争相开办《评书连播》栏目,各家出版社也争相出版各类评书。

《中国评书精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评书精华》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1995年,全国各地共计出版传统评书与现代评书近三百部,单是春风文艺出版社一家就出版了八十多部评书,约占全国评书出版量的四分之一,不但数量拔取头筹,质量也公认为上品。新华社专稿中称“春风社刮起了评书春风”。刘兰芳的《岳飞传》、田连元的《杨家将》、陈青远的《三闹汴梁》、郝艳芳的《小将呼延庆》均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创作奖。

这些成绩既是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功劳,亦离不开耿瑛先生的勤奋努力。这八十多部评书,大部分都是耿瑛向艺人组来的书稿,并由他担当责任编辑。正是这些书籍的出版,才使得辽宁评书能够“两条腿”走路。在舞台上,观众可以欣赏辽宁评书的风采;在灯光下,读者可以品味辽宁评书的神韵。

书归正传,再回到本文的开头。

说书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就有职业说书人。北方说书起源于北京,何时传入东北,众说纷纭。据清代顺治年间刑部《题本》记载:“(庄头)石汉供称……我于太宗皇帝陛下说书六年”

著名学者陈汝衡先生在《说书史话》中考证,关东二帝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均“爱读《三国演义》等说部”。

《说书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书史话》

石汉是个庄头,“似乎不是什么文人学士”。他在沈阳清宫为皇太极说书六年,不太可能讲正史,多半是“演义类”的说书。清太宗皇太极于天聪十年(1636)称帝,距今已近四百年。刑部《题本》中的记载,是现存辽宁说书史上最早的文字见证。

几经沧桑,时至今日,北方说书早已遍布“三北”地区,尤其在辽宁,可谓名家辈出。早年的李庆魁、福坪安、赵玉峰、丁正洪、宋桐斌、李庆溪,近年的袁阔成、陈青远、杨田荣、王起仁、李鹤谦,当代的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等都可称书台上的骄子,各领风骚。锦州的刘阔漳、鞍山的黄乘刚、沈阳的聂田盛更是号称“三大书篓子”,他们会说的书目繁多,还有独家书目。

耿瑛先生与这些艺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虚心求教,掌握大批书目的内容梗概,抢救诸多的宝贵书道。

1993年,耿老到退休的年龄。我为他主持“从编四十年”座谈会,会上朋友们都希望他退休不退岗,为辽宁评书事业继续奉献自己的能量。

我与耿老相识数十年,深知他的性格,他是闲不住的人,就像人们常说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果然,耿老退休后,仍在勤奋地笔耕,除去撰写文章,他更是潜心研究北方说书书目,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和心血,编就这部《北方说书叙录》。

《东北大鼓漫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大鼓漫谈》

我遵从他的指令,拜读这部文稿,对耿老的务实精神万般赞佩。他在文稿中把评书、鼓书列为两部分,分别收录传统中长篇评书约两百七十部,西河大鼓、东北大鼓、河南坠子等北方主要曲种中的中长篇说唱刊本约两百三十部。

这五百余部书,涵括“讲史演义”“公案侠义”“神怪传说”“世情传奇”四大类别,以条目的形式具体闸述每部书的故事梗概、人物作为,作品发展和版本特色,全面翔实地梳理传统书目的内容。尤其是一些几近失传的传统书目,如今几乎无人知晓,是当年经耿老奋进发掘才重见天日的。

须知,在耿老编撰这部文稿的年代,网络尚不发达,很难在电脑上查询相关资料。这就需要他一本一本地去阅读原著,从中提取精华,写出书道,如春蚕吐丝,耿老的辛苦和耐力可想而知。

本书的整理者耿柳、于嘉、耿作军,都是如今曲坛的中坚力量。

《耿瑛曲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瑛曲艺选》

耿柳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曲艺文学专业高才生,现为辽宁广播电视台一级导演、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创评专业委员会主任。耿柳从小受父亲熏陶,十分喜爱评书艺术。早在幼儿园时,她就曾登台表演评书《李達大闹忠义堂》。她很早就熟悉掌握评书创编规律,整理过《万仙阵》《红袍女侠》《杨宗保招亲》《刘公案》《薛丁山与樊梨花》《隋唐演义》等传统长篇大书。

耿瑛先生逝世后,女承父业,她撰写出版《铁杆曲艺话今生》一书,以父女对话的形式,讲述耿老的人世沧桑。

她还把父亲的遗作《耿瑛中国民间故事集》整理出版,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在编撰《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辽宁卷》时,耿柳担任副主编,她工作踏实,勤劳务实,大有乃父之风,真可谓有其父必有其女。

于嘉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史论方向研究生,现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他二十年如一日对相声、评书等曲种做田野调查研究,合著《风雅京华一-古都北京的文学艺术》《当代北京广播史话》,参编《相声大词典》《北京相声史话》等,是业内公认的实力派,同时也是编辑辞书的行家。

《东北大鼓传统曲目大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大鼓传统曲目大全》

耿作军是耿老晚年收的四个徒弟之一,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沈阳出版社曲艺编辑,编辑出版过《剑锋春秋・万象森罗阵》《新编评书・秦始皇》《岫岩皮影戏音乐》《岫岩东北大鼓》《黑山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等书,业余时间从事曲艺创作。

三位整理者按照耿老生前遗愿补充包括2000年之后出版的流传在北方的说书书目,对之前出版的书目一一核对,增润完善条目内容,使本书书目拓展为评书书目四百三十八条(含书帽三十四条),鼓书书目三百八十二条(含书帽两条),合计八百二十个条目。又在每个条目内容中增补该书目的相关曲种名目和代表艺人,多角度活态化地展现每一部书的风采。

此外,整理者对内容不详的评书、鼓书作品,分列名目,日后待考,重新整理现当代书目,分为四类,编制表格,二者均以附录形式列在最后。

出版这部《北方说书叙录》,不仅是曲艺界的幸事,同时也是为广大读者奉献的一本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好书。耿瑛先生生前一直期盼这部文稿能与读者见面,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如愿。

在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的大力关照下,此书即将问世。我受耿柳委托,为此书作序。写到此处,收笔静听,我似乎听到耿老在天堂里的笑声。

2022年9月于沈阳

《书林内外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林内外集》

凡 例

一、《北方说书叙录》(简称《叙录》)主要收录北方评书、鼓书中长篇书目,以传统书目为主,兼有新编历史书目。按评书、鼓书之别,分上下两编。参照北京评书研究会所列书目,部分传统书目配有书帽以述作品来源,某一书目各家版本胪列其后,先列全本,后列节本、別本。内容待考的传统书目,评书、鼓书中长篇现代书目,只列名目,按照作品形式分类列入附录。

二、上下两编书目分別按照北方说书四大类型(讲史演义、公案侠义、神怪传说、世情传奇)顺序介绍,每种类型中的书目按照故事背景所处年代排序。

三、条目编写,读者熟悉的书目简要记述内容,不大熟悉的书目则略细记述。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书目,多选其一详述内容,余者略同参阅,两书内容大异者,尽力分别记述。有关书目的源流、曲种、代表艺人等,多随同书目内容加以介绍,未尽事项以按语补充。

四、评书、鼓书书目十之八九渊源深厚,分编排列以见曲种之别,然内容介绍各有主次之别,互为参见,个别者在条目中讲明演变方向。

五、关于书目版本信息来源,凡已出版者,据原书原作记述,未出版者,则参考艺人口述、演出本、稿本、记录本、音像资料等或有关资料记述。

六、书目所涉人名、地名、事件名,各家版本因种种缘故难免用字不同,历史上确实存在者,按真名记述,已出版者按原书记述。

《舞台上下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舞台上下集》

从执念到执念

——《北方说书叙录》整理后记

百感交集。

父亲耿瑛走了四年多了。

他临终前反反复复叮嘱我的,似乎只有一件事,我嘴上數衍,潜台词却是“这事,太难啦”。

我从来没有执念要做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我估计父亲对我挺失望的,从他陆续把家中藏书中的两千余册捐赠给他处也可以看出来。这里面除去“要将有用的资料给有用的人”的境界,肯定也有“给你,你也不看”的无奈。

《老戏新编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戏新编集》

我家中收藏了评书、鼓书数百种。早在我1993年退休时,就想编写一部书目提要。直到2001年,才完成初稿。起初,我想分为长、中、短篇三编。后来删去了已经写完的短篇鼓词条目五百多个。改为评书、鼓书两部分。

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袁阔成、田连元、王樵、王印权、郝赫、裴福存等曲坛良友的支持。我在此对上述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看花容易绣花难。编写此书也不容易。大部分看完原书才能编写。因此,有时候几天时间,才能写出一个条目。也有的一个条目写了几稿。

此外,原先想评书、评话全收,有不少南方评话书目已经写好,后来考虑到书目不全,又决定全部删去,也有不少无效劳动。

现稿北方评鼓书传统书目,总算写完了,现代书目尚未编写条目,仅将所见书目附录于书后。如果将来能正式出版,我再修改定稿,了却多年的心愿。

多年的心愿?对,父亲反反复复叮嘱我的就是:“我有一天不在了,你把我那几本没出版的书,想办法给我出了……”

他心之念念、魂去思缠的是怎样的书呢?

《辽宁曲艺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曲艺史》

这部《北方说书叙录》,父亲从1997年开始编写,2001年完成初稿,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他老人家是如何费力地编写此书。这样一部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在一个编一辈子书的编辑家手中,生前未能付梓。真应了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

原因很简单。父亲甘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写的书常常是自己花钱出版。他的理论著作,不是畅销书。他一生清贫,自费出书的事已尽到心力。父亲所留遗稿尚有六部,对于一个著作等身的老艺术家来说,多一本少一本又能怎么样呢?为何这般执念出书?斯人已去,我也不想深思。

中国曲艺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剧作家崔凯先生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说唱・辽宁卷》时,把一些作品交给我,让我参考父亲留下的资料编辑校对。几卷大系数百万字,有诸多疑难点,我努力在父亲的书稿中寻找答案。

这个过程苦而漫长,却真正改变我原有的生活态度。不知不觉,父亲的执念,变成我的执念。深夜静思,如果不是他和同道一辈子的坚守与努力,很多民间瑰宝会石沉大海,湮没在历史长河。如此积简充栋,真正功德无量。

父亲一生编书五百余部,发表过千余篇作品及理论文章。他的著作皆是多年潜心钻研的垦荒之作,是中国曲艺史上的珍贵资料。

《怎样写二人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写二人转》

他的《怎样写二人转》是我国较早出版的科普读本,他的《曲艺纵横谈》是洗练翔实的曲艺理论教科书,他的《辽宁曲艺史》(与穆凯合作)是辽海地域文化的补缺之作,他的《正说东北二人转》为三百年的民族艺术正名,他的《东北大鼓漫谈》绘制出鼓韵声声的历史画卷,他的《关东艺林》(与王传章合作)奉献出白山黑水民间艺术的第一手资料,他的《关东梨园百戏》(与耿柳合作)历数从宫廷到民间关东的戏剧、曲艺、杂技,他的《耿瑛中国民间故事集》让祖辈艺人的口头文学得以存留,还有《书林内外集》《舞台上下集》《耿瑛曲艺选》等皆是他深入艺林多年潜心研究的硕果。

这部《北方说书叙录》化繁为简,化他为我,是父亲深入研究中国北方说书艺术的总结和提炼。他之所以要劳神费力,至死不渝,是想把他所掌握的东西留下来,传下去。

对他这份心思,我始终不能深解。辽宁省文联、辽宁省曲协的相关领导和同志,知晓这部书稿的情况以后,克服种种困难,奔走呼吁,终于使得这部凝聚着父亲心血的著作问世,终于使父亲的多年心愿得以实现。

在2010年时,父亲委托爱徒耿作军补写2000年后的北方说书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说书叙录》补录工作愈加艰巨。一边体会着父亲在没有互联网时代编写条目的辛苦溢味,一边寻求同道专家帮助。

《耿瑛中国民间故事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耿瑛中国民间故事集》

《北方说书叙录》整理过程中,我不断向老曲艺家郝赫先生和沈阳市曲协主席穆凯求证,问题之多之琐碎,一言难尽。这一老一少两位艺术家尽心尽力地帮助我,还提供了父亲当年关于评书出版工作的通信记录等珍贵的史料作为参考。

家居北京的评书专家梁彦先生听说此书即将出版,前后两次逐字逐句校对,多次补充了袁阔成、连丽如二位先生的部分书目介绍,并向我推荐青年曲艺学者、编辑于嘉,说他肯帮助审阅一遍书稿,质量能够更有保证。于嘉是编字典、编辞典的行家里手,一个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做过二十年田野调查研究的曲艺专家。

两年来,绝大多数的节假日和业余时间,于嘉都在修改此稿。他查阅大量书籍资料,除补充部分书目提要外,为体现书目的动态发展过程,还系统梳理了所有书目的代表性艺人。

《北方说书叙录》遗稿16万多字,现稿已超30万字,这多出来的部分,大部分都是于嘉完成的。文字是静止的,表演是流动的。现《北方说书叙录》条目以介绍中国北方评鼓书书目的渊源和书情内容为主,兼记代表艺人和书目流布情况。

《刘公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公案》

这次整理编辑过程中,赵连甲、田连元、王印权、石连壁、石印红、田立禾、马岐、刘延广、伍振英、李少朋、杨佩琴、于万海、孙福海、李颖、陈丽洁、王满库、单慧莉、赵淳、牟洋、孙岩、张杰兰、朱明、方正宇、王刚、袁冀民、谢岩、邵缨、张丹、刘蕾、关勇超、王現波、虹桥、孙力、孙钢、裴冠红、张伟、王封臣、王军、叶子、洪兆宇、张博、侣童强、李锦、杨荐平、武宗亮、张颖等良师益友有问必答,不厌其烦,鼎力支持,在此由衷地表示感谢!部分条目整理时参考《中国曲艺志》北方各卷,特向原编者致敬!

说书艺术,历经千年积累,书目浩瀚。有些书目演说者众,流派纷呈又互相借鉴,传承谱系枝蔓交错,说唱情况和出版情况也较庞杂,此书的整理工作并不顺利。

而最感困难的,是有许多书目根本找不到资料核对。除去失传的书目,还有一些信息在统一体例时需要查阅原书,部分藏书已经被父亲捐赠,我又重新在网上购买。

即便这样,我们想要写出一本比较全面的北方说书叙录,将北方评鼓书都网罗进来,难免还是会有遗珠之憾。而书目选择的标准、分类标准、排序标准等,也存在困惑。

《关东艺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东艺林》

我们三位整理者不断揣摩这部遗稿的内在逻辑,也把父亲生前所写过的近三十部评鼓书作品序跋都看了几遍,查阅了能找到的前辈艺人记录、的书目提纲。很多问题争论不休,甚至面红耳赤。

比如由武侠小说改编的评书,无法应收尽收,最后归在了附录中。少数民族的说书作品,特别是现存的六十二部满族说部,最终只保留了影响最大的《女真谱评》。

还有受体例限制,删除已经编好的快板书、山东快书等书目介绍。为保持全书体例体系的完整性,几经修改的《东北的说书艺术》及《二十世纪评书研究》两篇长文,再三斟酌后,最终割爱。

整理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联络说书家本人或者其家属、弟子,以校准内容和补充条目。父亲是读完全书才写一个条目,能一句话说明白的绝无二句,且力求通俗易懂。我们在补录书目时,没有做到对原书通览通阅,部分条目所涉书道为演员撰写或口述,故条目编写风格亦未完全统一。我们虽尽力而为,但疏漏不足定还存在。望父亲瑶台不怪,更望读者指点海涵。

《关东梨园百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东梨园百戏》

《北方说书叙录》前后历经二十余载,反复增删。数百个不眠之夜与父亲隔着时空对望,似见他指点迷津,欲语还休。

这部书稿,饱含了一片真情,凝结着两代执念,常伴随三更灯火,幸有助四海宾朋,书成之日,不禁五内感触。

著名学者薛永年先生这样评价父亲耿瑛的著作:“先生文章写得好,好就好在经得考。墨尽笔干无虚处,留下华章视为宝。”借用这几句收尾,希望《北方说书叙录》能为中国说书艺术今后更全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耿柳

2022年9月

《韩小窗子弟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小窗子弟书》

作者简介

耿瑛,著名曲艺理论家、出版家、作家,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2010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曾任春风文艺出版社曲艺编辑室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耿瑛编辑曲艺类图书600多种,其中刘兰芳《岳飞传》、田连元《杨家将》、陈青远《三闹汴梁》与郝艳芳鼓书《小将呼延庆》等影响深远。参与编写《东北俗文化史》《中国曲艺通史》《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发表过曲艺作品及评论文章近千篇。出版曲艺类专著及论文集有《二人转写作知识》《曲艺纵横谈》《关东梨园百戏》《东北大鼓漫谈》《书林内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