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这幅书作是赵孟頫写给济公的,有人指出说普济不是济公的原型人物,但他的事迹被艺术作品中“济公”套用了不少。此作全称为《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全篇共计124行,约有1800余字之多,是一幅短篇小说之作了,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创作于大德十一年,即公元1307年,按时间推算,此时的赵孟頫应该是54岁在杭州任集贤直学士,此时的他,书法技艺已然炉火纯青,人生阅历与艺术感悟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杭州这座充满文化底蕴与宗教气息的城市,无疑为他创作《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提供了灵感的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篇便对佛教禅宗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从佛灭后腾兰传经、达摩传心,到派别五宗、临际一宗特盛,寥寥数语勾勒出禅宗千余年的传承脉络,如同一幅精简却又精准的宗教文化地图。

文中的主角大川禅师普济,其一生堪称传奇。生于四明奉化六诏张氏,19 岁毅然出家,自此踏上了漫长的求法之旅。

他的足迹遍及妙胜、补陀岳林、秀之报恩、鄞之大慈、越之天童、杭之净慈、灵隐等诸多名刹,八迁法席,横跨卅七年,如同一位坚毅的行者,在禅宗的天地里播撒智慧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净慈寺时,他倾囊诱施,建造楼阁,供奉三世佛,为湖山增色,其弘法之举不仅感化信众,还得到理庙的赏赐;于灵隐寺,又在京尹赵大资的支持与理庙的眷顾下,助力寺院兴盛。

直至宝祐癸丑示寂,留下诸多偈语,展现出超脱生死的禅者风范,其一生的经历在赵孟頫的笔下娓娓道来,成为禅宗发展历程中的生动注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在赵孟頫的笔下,笔法精妙绝伦,起笔多凌空取势、顺锋入纸,仿若捕捉到天地间灵动的气息,轻盈落于纸面,随后笔尖在纸上舞动,提按顿挫间尽显韵律。

衄挫、调锋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笔画之间,遒媚挺拔,衔接、绞转、方圆转化一气呵成,牵丝引带犹如灵动的音符,串联起一个个字符,顾盼生姿,于丰润之中潜藏着一股劲拔之力,观之字字如珠玉,温润而璀璨,恰似美人之丰肌秀骨,兼具柔美与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风格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李北海的神韵,可见赵体书法受其李北海的影响,字体宽绰舒展,似有大丈夫之气概,昂首阔步于宣纸之上;又丰润华美,仿若春日繁花绽放,娇艳欲滴却不失庄重。

四面开张的字势,打破常规的拘谨,于规整中营造出变化无穷的视觉效果。

字迹大小错落有致,墨色枯润相互映衬,字势正欹相依,布白疏密得当,每一个字都似在纸面上呼吸、交流,与周边的字呼应避让,高低错落,共同构筑起一个和谐而灵动的微观宇宙,展现出书法艺术的无限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一起纵观全卷,其中无一笔懈怠,更无一处败笔,赵孟頫凭借超凡的技艺,将书法的神韵、禅宗的空灵与历史的厚重完美融合,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虞集观后发出由衷慨叹,深感前代丛林诸尊宿的风范在赵孟頫的笔墨下得以重现,东南法社的流风余韵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是对先辈遗风的追思与对赵孟頫书法的赞誉。

在现代,北大教授李志敏更是给予极高评价,称其如同“元代之《文赋》,禅家之《兰亭》”,这绝非溢美之词。 它既是学习楷、行、草三种书体的上佳法帖,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临摹研习的范本,更是一座文化的丰碑,承载着元代的社会风貌、宗教情怀与书法审美。

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好文】点击下方蓝色标题跳转内容详细页面!

超多的书法学习资料,点击上方公众号名片,关注“书画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