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2024-2025赛季CBA联赛正在进行中

近期,上海久事大鲨鱼男篮

展现出火热状态

本期体“谈”记忆

小体带你回顾

解放前上海篮球运动的发展

及上海男篮在旧中国历届全运会上的战绩

20世纪初篮球运动在沪开展

1908年,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成立,把篮球列入教学内容。1914年,圣约翰大学开展了篮球运动,此后各大学也相继开展。1916年,在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爱国女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出现了女子篮球。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协进会筹建了中华运动场,场内设立了一座可容纳2000名观众、较正规的木板篮球房。同年,上海篮球联合会成立。联合会成立后即开始举办全市性比赛,参赛者多数为大学队,也有社会团体,如三育、乐群等,他们的球员很多是田径、足球的兼项选手。

聚居在上海租界地区的外侨也经常在划船总会健身房进行篮球活动,至1925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举办“上海万国篮球锦标赛”时,有5支外侨队参赛。1928年,西侨青年会体育馆落成,开始举办西青篮球邀请赛,除外侨队外,中国的球队也可报名参加。由于参赛队多,影响也较大,西青的邀请赛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万国篮球锦标赛

抗日战争开始后,部分学校内迁,学校球队减少,而社会团体组织的球队相应增多,如抗战初期在租界举办的各种为难民募捐的慈善赛,主要是由社会球队进行的。而这一时期较为正规的比赛只有1939年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中青邀请赛,它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抗战期间出现的较为著名的社会球队,前期有百乐门队,后期男子有华联队,女子有绿队。抗战胜利以后,社会球队得到继续发展,1946年成立的上海篮球委员会组织了上海市篮球联赛,有72队参加,参赛队中社会球队已占主要地位。

篮球运动国际交往始于学校

上海篮球运动的国际交往最早也始于学校。1924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与日本圣保罗大学结为姐妹学校,两校间开始了篮球对抗赛,当年日本圣保罗篮球队访问上海圣约翰大学,1926年3月圣约翰大学回访日本。

上世纪30年代,上海篮球运动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来访者有美国的西岸明星队、福克斯明星队、华盛顿大学和菲律宾的球队。女篮以出访为主,1935年两江女篮应邀赴南洋诸国访问,经15个城市,赛40场,其中与男子赛12场,胜负各6场,与女子赛28场均获胜。抗战胜利后,有菲律宾群声男篮于1946年9月访沪,天津华胜和陆军的征轮队均会聚上海。结果群声队在沪赛9场皆胜,该队采用的跑8字快速打法和全场紧逼盯人、短传快攻等新技术给上海的球队以启发,使上海的球队在技、战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联队(右)赠群声队锦旗

说起篮球运动的规则,在这项运动传入上海的初期,并没有统一的规则,使得比赛有很大的随意性。直到1916年2月,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按照美国的版本,把篮球规则翻译成汉文,但在比赛之前,还要由双方商定临时细则,这一状况一直保持到1936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订出国际统一规则为止。

技术与战术也是随着规则的变化而发展,1927年前,传球和切入的进攻和人盯人的防守已是上海篮球界普遍采用的攻守战术,此后一些强队开始重视控球,多数队增加了区域防守的训练。1938年前,规则规定每次投中得分后,必须在中圈重新跳球,为此在中圈跳球争得球后的进攻配合成为各队的重要战术。到上世纪30年代后期,受到外国球队的启发,出现了单手投篮技术。40年代,单手投篮技术已成为上海大公队的特色,到了50年代则在全国篮球界产生影响并在女子中得到推广。

上海男篮在旧中国历届全运会上的战绩

1910年在南京举行的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竞赛项目,上海篮球队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体育训练班为代表参加比赛,当时参加篮球赛的只有上海、吴宁、华北(天津队)三个队。比赛采用淘汰制,第一轮华北队轮空,上海胜吴宁。上海对华北的决赛,改在大会结束后在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健身房进行,这也是在上海举行篮球全国性比赛的开端,结果华北胜上海获冠军,上海为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上海篮球队参加了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1914年在北京天坛举行的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上,参加篮球赛的仅有两个队,华东区(上海)和华北区队。但最终华东队因部分队员参加田径比赛,故不能组队而告弃权。

1924年5月在武昌举行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参加篮球赛的有华东(上海)、华北、华中(包括湖南、湖北、贵州)和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华侨篮球队共四个队。华东队在半决赛中以31:23淘汰了菲华侨队,决赛时以18:21三分之差败于华北区队,仍居亚军。当时华东区队由复旦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为主体组成。

1930年在杭州举行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参加篮球赛的有17个省、市和日本神户的华侨篮球队。上海队在半决赛中以47:43胜香港队,决赛中以23:38败给天津队。当时,市队队员以沪江大学和持志大学学生为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旧中国第四届全运会天津队与上海队篮球比赛

1933年10月在南京举行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男篮比赛经过数日淘汰赛后,产生上海、河北、广东、南京四个队参加半决赛。决赛时,河北队以49:30胜上海队,上海仍为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河北队与上海队进行篮球决赛

1935年10月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参加男篮赛的有24个省、市队,还有马来亚华侨、菲律宾华侨两支队。这届的篮球水平比以往高,比赛自始至终都较紧张。竞赛仍采用淘汰制。上海队第一轮遇山西,山西队一路领先,到最后一分钟时,山西队仍领先一球。当时山西队采用区域联防,阻止上海队突破投篮。在此关键时刻,上海队稳扎稳打,利用山西联防中的两侧空档突破上篮,许文奎连中三元,反以37:34获胜。接着上海又以41:31胜湖北。半决赛时,上海队遇到南京队,以28:42失利。

1948年5月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参加男篮比赛的单位除省、市、地区、华侨团体外,还增加军警代表队,共31支队。比赛采用淘汰循环制,分锦标赛和落选赛,锦标赛的最后四支队再进行单循环赛,胜者得两分,以得分多少决定前四名的名次。经过几天交锋,锦标赛的最后四队为上海队、菲律宾华侨队(以群声队为主体组成,实力比历届菲华侨队强)、联勤队、全国警察队。上海队首战全国警察队,双方队员都是老对手,知己知彼,上海队以57:27胜。第二战,上海队对联勤队,上海队在全场比赛中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联勤队则用区域联防阻止上海队的内线进攻,上半时由于上海队中远投发挥不佳,又不能取得篮下优势,因此打得非常拘谨,比分始终不能拉开,命中率都很低,下半时上海队采用缓攻法,打成功率,使比分控制在领先地位,到终场才以39:37两分优势战胜联勤队。

最后上海队与菲律宾华侨队争夺冠军。上海队出场阵容是吴成章、蔡忠强、蔡文华、包松园、蔡演雄,队长李震中在场外观察战况。菲律宾华侨队出场队员是李世侨、陈金置、于进、陈金德、杨人辉。两队都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进攻则采用掩护和中区策应结合突破的配合方法。开局后,菲律宾华侨队先声夺人,以8:2领先六分,上海队紧紧追赶,当比分为10:6,李震时中替换蔡演雄,钳制了李世侨的活动,破坏了李世侨与陈金置的策应配合,比分转变为对上海队有利的局面。下半时,吴成章、蔡文华、包松园控制了两个篮下,多次投篮命中,上海队曾以40:34领先六分。此时,陈金置、陈金德、于进投篮得手,比分追至48:46,上海队只领先两分,当比赛时间只剩50秒左右时,上海队采用控制球打法,不料在最后3秒左右蔡文华篮下投篮未中,反被菲律宾华侨队的陈金德夺得篮板球快速推进到中场线处,扬手远投球中锣响,两队打成48平局。延长五分钟再揭战幕,双方人员不变,上海队大胆进攻并加强半场紧逼防守,蔡忠强、李震中相继连中三球,而菲律宾华侨队仅陈金置罚中一分。最终上海队以54:49胜,取得三战三胜的成绩,这也是上海男篮参加旧中国全运会篮球锦标赛以来首次获得冠军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上海队与菲律宾华侨队进行篮球决赛

解放前,我国篮球运动的技术风格和打法曾有南北流派之分,上海被称为南派风格,以灵巧、细腻、稳健、善于打配合闻名于全国;天津、北京被称为北派风格,以勇猛、快速打法为其特长,基本功扎实并占有身高体强的优势,是他们能战胜上海的有利条件。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队吸取了优秀球队的技术和战术,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丰富充实了新的打法,所以直到解放初期,上海的篮球运动水平都较为突出。

文:李震中、董怡如、黎宝骏、夏泽人

图: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东方体育日报、

《艺文画报》

来源:《上海体育史话》第25期、《上海体育志》

编辑:金雷、沈毓烨

审核:叶蕙心